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史蒂夫·乔布斯传(2014修订版) 读书笔记5000字

史蒂夫·乔布斯传(2014修订版)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史蒂夫·乔布斯有如过山车般精彩的人生和炽热激越的性格成就了一个传奇,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企业领袖,他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使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六大产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传》出版;在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推出了修订版。在原有《乔布斯传》的基础上,修订了全部译文,采纳了读者对翻译的众多建议,使得整体译文更加完善,更加精良。此外,修订版一大亮点是新增补作者亲自撰写的后记,描述了乔布斯去世后的相关过程,包括葬礼等,对读者有新的吸引点,也更完美了此部经典著作。

史蒂夫·乔布斯传(2014修订版) 读书笔记

为了表达对乔布斯的敬意,我把三本传记一起看完,并把书评写在一起。

这是我今年读得最认真的书,从他的一些遭遇中感同身受,从他的一些智慧中受益匪浅,也为他的离去而潸然泪下。

他的经历让我更加坚信:真正伟大的产品经理是艺术家,是进化而来,而不是培训出来的(用“产品经理”其实已经不合适了,伟大的“产品经理”既是艺术家,也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这既体现在伟大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产品的世界观往往就是产品经理价值观的体现;也体现在伟大的产品是不断进化、打磨出来,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三本书的对比

《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乔布斯亲自邀请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书,乔布斯这样说:“我意识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会写我,而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他们会全都搞错,所以我想确保有人能听到我想说的话。”

乔布斯本人并没有干预作者的写作,给了作者充分的权力去采访和观察,这意味着这本书将是最真实还原乔布斯思想的传记——实际上我的感受也是如此,五星推荐。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书是我2年前读的第一本乔布斯传,我忘了是得到APP上哪位大佬说这本才是最值得一读的乔布斯传。

现在回头看来实际上这本书有点把乔布斯神化了,强调乔布斯的成就(结果),而不太了解乔布斯的内心(初心和过程),因此只给三颗星。(这样的评价是相对于第一本而言,实际上细微的差别很难感受到。)

《追随你的心:乔布斯演讲实录》这本是乔布斯的演讲实录,读完上面两本再读这本有跟乔布斯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更有收获。

但实际上并不是他的所有演讲都值得收录,值得领悟的是他对于生命(人生观)、价值的理解,而不是学习他“如何介绍产品”的演讲技巧,这本书且给四星。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很幸运地,在18年历经磨难、对人生有所思考以后,在19年读了《乔布斯传》,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我抱着了解他如何做产品的心态,找到了几个创新的密码。

Dream big:乔布斯致力于推动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的普及,他认为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下一个结合点是生物技术和科技。我们虽然可能无法企及乔布斯的高度,但不代表不能像他一样树立远大的抱负,这个时代最聪明的脑袋在想着怎么骗点击率,而这并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Think different:乔布斯从不按套路出牌,他说:“不要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一个企业的目标就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但无法形容和表达的需求。”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特别,找到那些真正有社会价值而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追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走下去;

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他看似独裁,但在正确的事情面前他承认自己的过错

跟最优秀的人合作:事实上,苹果系列产品并不是乔布斯一开始就想到怎么实现的,这离不开他的团队,和团队鼓励创新的文化。但要跟最优秀的人合作,自己要足够优秀,以及抱着一颗初学者的心态。

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好的产品是整体性的,意味着软件、硬件、内容出自同一家公司,举个非常细节的例子就是iPad的磁吸保护盖是跟iPad一起设计出来的,这就是苹果创造艺术品、封闭而不开放的原因。

相比之下,比尔盖茨更像是商人,而不是产品经理。

同样的道理,市面上真正算得上是“产品”的有多少呢?

大多数不过是装着商业的壳罢了,大多数产品经理也是有套路而没有灵魂的,泯然众人矣。

乔布斯也是凡人

乔布斯用强大的信念、艺术特质、成长型思维、完美主义打造了苹果、皮克斯这样伟大的富有创造力的公司,我相信即使他不处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浪潮之下,也能带给社会一些新的变化。

不可否认地,他的这些特质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和际遇:

一出生就被抛弃这件事让他更加独立,和加强了掌控欲;

父亲做木匠时打磨衣柜背后看不到的细节,让他领悟到完美主义;

青年时和沃兹开发的破坏电话系统的蓝盒子卖出后赚了第一桶金,让他对自己建立了信心,并在日后领会到信心是可以传递给其他人的;

印度的禅宗之旅,让他领悟到极简主义设计和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嗑迷幻药让他清楚创造伟大发明比赚钱更重要,他想尽自己所能在人类历史和思想长河下留下一些东西;

对埃奇勒地产的房屋的欣赏,激发了他为大众制造设计精良产品的热情;

……

乔布斯不是事先就想好要做成什么样的产品,他的一切“神技”来自于他的感悟力、不断迭代进化的成长型思维(相对于固定型思维),这一点在做第一代iPhone时最有代表性:

在iPod成功以后,乔布斯发现带摄像头的手机有取代数码相机的趋势,意识到如果人人都有能播放音乐的手机,将不需要随身听,于是开始筹备手机项目;

一开始苹果并没打算自己做手机,而是选择了跟摩托罗拉合作做出了ROKR,在其中内置iPod,但它外观复杂而丑陋、下载困难、只能容纳500首歌,它的硬件、软件和内容并非同一家公司控制,与乔布斯理念相悖,乔布斯决定自己做;

手机项目交给AirPort无线基站团队来做,准备做一款类iPod滚轮输入的手机;

手机团队在与秘密进行的平板团队交流后,认为可以将用于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技术用于手机上,但由于生产技术不成熟,有无法上市的风险,因此两款手机同时做;

最后,多点触控胜出了,诞生了现在的iPhone。

人生苦短,做那些值得刻到墓碑的事情

娱乐至死的时代,“人生苦短,及时享乐”的思想充斥着这个社会,殊不知这些人只是疲于奔命,活在别人用心经营的游戏下罢了。

而只有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才有机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我摘抄了几句乔布斯的原话:

每一个人的时间有限,所以你不要为别人活着,千万不要重复别人的生活。不要让自己内心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要活在他人的观念里,更不要被平庸的教条限制。最重要的是,坚定地寻找和倾听自己心灵里发出的声音,那才是你的真实想法。要相信你的直觉和心灵,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你的工作将会占据你的大部分时间,做你自己认为最了不起的工作是唯一让你真正满意的方法。而做好你最满意的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情。因此,继续找你满意的工作,直到找到它,不要气馁。你如果做某件事情,效果非常好,那你就应该尝试一下其他有意义的事,不要长久地停留在一件事情上,要经常想想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我讨厌一种人,他们把自己称为“企业家”,实际上真正想做的却是创建一家企业,然后把它卖掉或上市,他们就可以将其变现,一走了之。他们不愿意费力气打造一家真正的公司,而这正是商业领域里最艰难的工作。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有所贡献,才能为前人留下的遗产添砖加瓦。你要打造一家再过一两代人仍然屹立不倒的公司。那就是沃尔特·迪士尼、休利特和帕卡德,还有创建英特尔的人所做的。他们创造了传世的公司,而不仅仅是赚了钱。这正是我对苹果的期望。

25岁的我,走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幸运的是,2018年的诸多磨难并没有将我打倒,反而让我更强大,也让我深刻认知自我,找到了足够伟大、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事情。

现在,我每一天都不愿意白过,这也是我今年要读100本书的原因,韬光养晦,希望可以在墓碑刻上该有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史蒂夫·乔布斯传(2014修订版) 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