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读书笔记5000字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

作者:霍奇斯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是图灵诞辰100周年纪念版,本书是世界共认的最权威的图灵传记,据此改编的电影《模仿游戏》获得2015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艾伦·图灵是现代人工智能的鼻祖,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作者是一名数学家,也是一名同性恋者。他对图灵的生平有切身的体会,并实地走访调查图灵生前亲友,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写就此书。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读书笔记

今年上半年看了ALAN TURING THE ENIGMA《艾伦图灵传-如迷的解谜者》这本书,书名一词多意很喜欢,下面的内容摘自我看完这本书写的读书笔记。略长。

图灵生于1912年6月23日,在1922年有人送了图灵一本书叫《儿童必读的自然奇迹》这本书改变了图灵,让他知道世界上存在一种知识叫作科学。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1912年出版的,更巧的是在1911年10月1日的时候,当艾伦图灵的细胞第一次分裂的时候,作者向英国学报告说:“生理学的本质问题,就像谜一样不可理解。”多么有趣的巧合。

7岁通过观察蜜蜂的飞行路线,并通过标出交汇点,确定蜂巢的方位。

10岁的时候质疑数学老师。

12岁就会自己做实验 用海藻提取碘(学化学的应该知道这个的困难程度)。

14岁迷上了法语,用法语做密码。

15岁时,可以独立给出反正切函数的无穷级数。

17岁的图灵给他亲爱的克利斯写信讨论薛定谔的量子理论。

图灵和当时的天才们,不止术业有专攻,并且在物理、生物、化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见解也颇为深刻。当图灵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时候他致力于量子物理和纯数学这两个领域的深入思考,年轻的图灵对化学、天文学和绘制地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是很了不起的。在他死前,当他离开实验室,开始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时,他的涉猎范围充分的展开,对学术的态度也更加开放。所以我们看到的关于天才们的成就介绍,一般都会涉及很多领域。

如果要写类似上面的内容,我想这答案写不完了,下面从七个方面说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图灵是个怎样的人

无疑,图灵是个天才。但我想,在他身上更重要的特质是纯粹。图灵是个纯粹的人。他对待科学的态度对待计算机的态度也是纯粹的,他只是想找到事物的规律,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从没主张把计算机用于军事,也没想过用它促进社会进步或者经济发展。如果有人说图灵的一生具有悲剧色彩,那么单凭这点我就不服。

他是严肃的,什么事都要有原因,都要讲逻辑。他剑走偏锋,不屈服于体制。他是自由的,他是个迷。

欺骗是图灵不能容忍的,图灵至死都坚守诺言。

图灵晕血,对缓慢很缺乏耐心,但又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提高沟通效率。

图灵只关注跟他自己有关的,然后忽略其余的一切。他会主观地区分,哪些人是正经的,哪些人是不正经的,然后绝不在后者身上,浪费一丁点儿时间。

图灵总是喜欢把问题解决到底。

图灵有太多太多的属性了,这一切都让他显得那么独特。

引用一段书中的话:蠢货对智者的言谈所做的翻译,永远都不可能准确,因为他会不知不觉地把他听到的话翻译成他自己能理解的东西。

二、冯诺依曼和纽曼

冯诺依曼和图灵都是计算机的先驱,但却是非常不同的人。冯诺依曼家境富有,18岁就出版了第一篇论文。作为20世纪数学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冯诺依曼身上的特点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成功的,举止庄重,老于世故,幽默风趣,英语是他的第四语言。而图灵害羞,邋遢,不善沟通,只说英语都有些结巴。

不过数学和科学不在乎这些,所以冯·诺伊曼对图灵非常钦佩,多次对别人提到图灵,并且对图灵的《可计算数》高度认可。

麦克斯•纽曼是图灵的老师和朋友,因在图灵在可计算数方面所做的工作,曾和罗素一起推荐图灵评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在图灵被判“严重猥亵罪”时,有人质问纽曼,能否接受图灵这样的家庭成员,纽曼回答,他已经这样做了,图灵是他们夫妻最亲密的朋友,而且是一位非常真诚厚道的朋友。「他完全沉迷于工作中,」纽曼说道,「他是当世最精深最纯粹的数学家之一。」

三、图灵的爱人——克利斯朵夫默卡

艾伦对他的第一个爱人,克利斯朵夫的评价是:他让所有人看起来都那么平庸。如果说改变图灵的书是《儿童必读的自然奇迹》,那么改变图灵的人就是默卡。从图灵对他的评价和喜爱就可以看出默卡有多优秀了,但是很可惜默卡在21岁就死于牛结核病。默卡让图灵更加热爱科学,在默卡死后,图灵没有消沉,他那时候还不是无神论者,他依然觉得默卡就在他周围,他要好好活着,才不辜负默卡的期望。

在1936年,图灵不再相信关于灵魂不死和灵魂感应,他很快就成为一个坚定地唯物义者,并声明自己是无神论者。默卡在图灵心里又死了一次。

四、二战

在众多介绍图灵的文章中,描写图灵对二战的贡献都是最浓重的一笔。其中最具说服力的一句是:历史学家认为,他让二战提早了2年结束,至少拯救了2000万人的生命。

在战争中,因为图灵和众多科学家的智慧,让信息具有毁灭的力量。如果把战争形容成扑克游戏,那么在1941年8月,英国在对手的牌后安插了一面镜子,从而几乎能够看清德国所有的牌。当然这也是丘吉尔识货,当时的英国军官意识不到图灵他们破解的这些宝贵的信息有多么重要,也不会利用这些信息,直到科学家们给丘吉尔上书,丘吉尔给了布莱切利很高的特权,才使得信息发挥了它原本的作用。第二个让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德国的情报部门太信任Enigma机,实际上,他们非常肯定,英国人一定通过某种方法,得知了U艇的位置。但是,德国海军指挥部情报部门的领导坚持认为,敌人不可能破译通信。如果他们改变Enigma的使用方式,那么战争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

不过,英国人也有犯傻的时候,他们在破解德国通信时,把思想和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在自己防守时,却总是犯下最低级的错误,让德过对盟军护航路线了如指掌。但与德国不同,英国人知错能改。

在布莱切利,可以说科学高于制度之上,所以这时候,也是图灵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因为不善交际的图灵,在战争结束之后,不得不被制度束缚。

破解密码不是一蹴而就的,赢得战争也不是某个人的努力。这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图灵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包括对计算机的建造,但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成就。然而电影《模仿游戏》所展示的就像是图灵一个古怪的书呆子式的科学家,在万般阻挠下,破解了德军的Enigma机。电影中对图灵小时候的描述,对他第一个爱人克里斯的诠释,都有很大的偏颇。

电影中图灵是一个怪人,让人讨厌。但是事实上,在他破译密码期间,大家都很喜欢他。书中式这样写到:在一系列灾难之后,图卜鲁格沦陷了,而就在这时,艾伦迎来了30岁生日。这些新来的年轻人们都很喜欢艾伦,他们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孩子气的人,竟然已经30岁了。他们同样也很想象,这样一位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人,竟然只有30岁。

他总是用各种方式,解决各种问题,从来不会瞧不起什么。如果某件事在具体实践中很难操作,他就会亲自去做。我们都很受他的鼓舞……和他一起工作非常快乐。他对那些不如他有天分的人也很耐心。我记得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他都会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们都非常非常喜欢他。

可能电影就是要通过夸张的剧情来赚取关注和票房吧,总之,我不太喜欢部电影。

在二战的后期,对德军的Enigma机的破译已经很成熟了,图灵这时候被派去美国做访问交流。说是交流其实是英国提供技术,美国提供资金。然后大家一起生产更多的机器,以便更快的破译密码。

这次交流还使得图灵和香农产生了思想的碰撞。香农是以为科学家兼哲学家型的工程师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回国后没过多久,图灵又去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语音加密系统。他还研究了贝尔实验室其它语音系统的大量细节。一位部门领导很担心,怕图灵搞出专利纠纷,图灵对此不屑一笑,因为贝尔实验室没有任何能让他瞧得起的东西。

艾伦说,这只是一次「跨过大洋握手」,什么东西能与如此崇高的想法相提并论?这个想法,对任何一个专利局来说,都显得过于高大,以至于他们根本看不到。

大家如果对如何破解Enigma感兴趣可以看《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是如何破译英格玛的?中十一点半的回答。

链接:《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是如何破译英格玛的? - 十一点半的回答

五、计算机和计算机的逻辑

这节我们要从《可计算数》和图灵机说起,图灵的《可计算数》也不是他最早提出的,可是这篇论文是图灵独立完成的,因为图灵做什么都喜欢靠自己,自己创造,用自己的规则,所以在《可计算数》发表之前,图灵完全不知道巴贝奇提出过这个观点。在《可计算数》发表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个概念是100年前巴贝奇首先提出的,但是图灵的更加完善。冯诺依曼说巴贝奇没有提出的基本概念,全部应该归功于图灵。

言简意赅的说,计算机的逻辑就是利用所有的二进制运算都可以用与、或、非来表示成布尔代数。控制机器的物理状态就是利用开关的功能来回切换,开或关,0或1,真或假。图灵用的开关是继电器,通过电流来实现计算机的逻辑,变成实际的物理工作。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这意味着图灵越过了数学与工程、逻辑与物理之间的界线,开始面对这个实体的世界了。

那么什么是图灵机呢?大家自己检索吧,不然答案太长了。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于计算机的研究力度是比英国大的。当时冯诺依曼参与原子弹的制造,其中有一个构造射程表的问题,如果需要人工计算会很慢。有人就向冯诺依曼提出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建造ENIAC于是,冯诺依曼参与到了这个项目,此后的ENIAC就是为了构造射程表而设计的。

在美国开始构造ENIAC时,英国的科学家们开始了ACE项目。不过这个项目最终流产了,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存储。此外,ACE项目还面临着一个更加全局性的困难,图灵把领先世界几十年的思想,倾注在了一个迂腐落后的组织中。计算机成功的关键在于跨越「数学」和「工程」之间的鸿沟,而这实在太困难了。英国人没能实现,所以教科书中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都写的是美国的ENIAC。

六、图灵的死亡

1954年6月7日夜里,图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12年到1954年,像他的一生一样,图灵的死亡也成了迷。

图灵的同性恋是公学造成的,是社会造成的,现在社会又将他处死了。这个社会到底是荒唐的,还是本该如此。

关于图灵的死,作者进行了大胆的猜想,那就是图灵在二战后,被判“严重猥亵罪”之前还是一直是英国和美国情报部门的重要一员。由于当时社会和政府的逼迫,他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蔑视这个社会,但又不得不屈服。但是他的提前离开一定是人类的损失。

七、对数学的认识

这段不贴了,都是书中提到的数学知识。

提一点,图灵很喜欢研究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和自然的关系。平时用心观察的话,自然中很多的植物生长都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向日葵(这里遵循的是斐波那契螺旋线):

真正的数学家的真正的数学,比如费马,欧拉,高斯,阿贝尔和黎曼的数学,几乎都是完全没有用的(无论是数学还是纯数学,都是这样的)。不能以用途为标准,来评价真正专业的数学家……在现代,应用数学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目前无论在哪个层面,这些科目都几乎和数论一样没用。这是应用数学最基本的部分,也是纯数学最基本的部分,正是这个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科学只关注事物本来的样子,这与人类的动机无关,与人类的价值判断无关,更与人类的感情无关。

天才到底是不可触及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