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他,是洞穿心灵的作家。咖啡店,他与她的相遇,他给她讲了个十八只狐狸的故事,令她为之着迷。她很惊讶,他讲的故事何以如此动人?她想看透他的技巧,想知道他更多的故事,于是,从这天起,每周六晚上六点半,他都会出现在这个咖啡馆,给她讲述“理心”的故事。何谓“理心”故事?他说这是他的“自我心理故事疗法”,能帮人看清别人,看清自己,看清未来。而她渐渐明白,他的每个故事,都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个个阻碍人心智成熟的内在心结,同时也是打开这些潜在心结的方法。他讲故事的时候,从不把自己不带入其中,因此也能更客观,更容易帮助听故事的人处理自己的情绪。
竟然想通了读书笔记本书用了六个夜晚,讲述了六个层次的故事:这些神奇的故事,既是问题,又是疗法。每个人的问题不同,需要不同的故事来“疏通”内心。
读这些故事时,你既能读到自己的往事,又能被故事中的观点所牵引,不断梳理着自己心底隐藏的心结,看见它们,了解它们,打开它们,然后,你会一步步看见最真实的样子——那个最有力量的你。>> 每个人的问题不同,需要不同的故事来‘疏通’心灵,换个角度去看问题、看别人、看自己,这样才可能有所改变
◆ 第一夜 关于世界——他人即是地狱?
无论你最终能否获得自由,你始终有‘选择’的自由。 现实决定了我现在的生活,我的选择决定了我日后的生活。
很多时候,只是知道结局,很难说真相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看,决定了真相如何被看到。
一个人即使坐上了神的位子,也做不到全知全善。妄加干涉、判断他人,自以为出于善意,在他人立场看来又何尝不是祸害呢?当人以为自己客观到足以评判他人时,也许就一念成魔了。
以不同的参考值,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人心难测,别把人想太坏,也不排除有坏人的可能。
零和博弈,两方看似有利益冲突,其实是有可能都达到Win-Win的结果。这时候,胜出的方式就不是勇,而是智了。
在不幸面前,选择帮别人承担一些,至少可以更容易从自怨自艾中走出来,让状况转往好的方向。
短途,还是快捷方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有时候换个角度,绕远路反而是最快的。
真正的危险是未知,在不知道的地方,也有能给我们带来巨大伤害的事物存在。
在现实的危机中,人们更容易放弃理性思考,按照惯性思维去寻求解决方案,却往往会因此陷入更大的危机。
现在所做的一切,将决定未来的结果。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困境,更多的也许不是突发的灾难,而是这种小小的选择。视角对了,一个个小选择连起来,也许就会改变命运。
◆ 第二夜 关于认可——总是没人在意你?
穿上红背心。不努力没机会,努力了却不表现,‘深藏功与名’,一样是没机会的。这里的机会,不仅是自己获得的上升机会,也是别人发现自己的机会。
要学会再试一次。
能力不足,自然不容易被肯定。然而,能力是可以成长的,如果自我设限,就连成长的机会都没有了。
兴趣未必让一个人更容易成功,只是让他有更多的耐心去忍受成功前的一万小时而已。
与其说要看到远处的目标,倒不如说看能否有所成长。
如果你想永不停步,一直成长,就不能让自己被‘装满’。”
正因为我们常常只会去衡量别人有多少‘水’,却很少会想到自己有多大的‘瓶’,所以,遇到一个很厉害的导师,你未必能获得很大提升,而向一个比你水平高不太多的人学习,反而会更有收获。既能看到老师的‘水’,又能看到自己的‘瓶’,才更容易扩大自己的‘水瓶’。”
只要在优势战场充分发挥特长就能生存,成为胜利者。
实际上,你能想到的坏事,对你的伤害往往不是最大的。最坏的情况是在你来不及看清的时候,不幸就从背后袭来,让你瞬间陷入绝境:陷入绝境之后,有没有比之前更好的变化产生。
所谓天才,其实是某些人靠常人难以坚持的长期训练,再加上合适的表现机会,最后被人们认可并崇拜之后贴上的标签。人们通常看不到天才的轨迹,以为他们有命运的眷顾,其实是因为这些路在一般人眼中根本不存在。
能想象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长期愿景,才能更容易看到自己现在缺乏的东西是什么。
◆ 第三夜 关于未来——总为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
知识似乎能为他们带来更多机会。可是,知识始终是一种历史,是来自过去的东西。而机会,正好相反,是未来的成功投射到现在的影子。
‘未来’这种东西,本质上,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无论多么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这意味着它‘不唯一’,除了一种已经被人们看到的结果,还有其他没有被看到的结果。
未来并非一个点,而是一张网。
面对未知的未来,保持希望,不断尝试。
真正的理想绝不是某种居于个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无条件肯定自我的一种有力表现’。不论世界是否险恶,你都要内心强大’
无知的时候,不会因为过分担心而失去行动的勇气,这是‘无畏’;另外一种情况下,无知能让人不会因为自作聪明而轻易冒险,这是‘无危’。
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多余的想法和欲望会让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瞬间提高。把思路再放宽一些来看,凡是会引起巨大欲望的美丽事物,往往都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坏结局。这样的事物,犹如潘多拉的盒子,人们一旦发现,没办法忍住不去打开。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对它们保持无知。
“比如‘马屁股定律’,学名叫‘路径依赖’,“是说人一旦做出某种选择,会依照惯性一路走下去,很难再改变。
未来虽然难测,命运的轨迹却可以从一个人的性格、处世态度上看出影子。所以,只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大概可以预想到自己的命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不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掌握的信息愈多,愈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时候人需要的只是,多爬一米的勇气,‘多走一步’的毅力。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要想遇到好味道,只能不断尝试,不断去体验吧!
人无法回避的东西,不是痛苦,而是未知;未知给人的困惑,不是无路可走,而是不知如何选择一条路并坚持走下去
每件事到最后都是好事,如果不好,说明还没到最后。
如何面对未知,其实答案就是面对未知。
◆ 第四夜 关于自己——不敢直视真实的自己?
只有当他转变对自己的看法时,才有可能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
在现实中,即使一个人足够理性,也很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认识自己。这是因为人为了在社会中认识自己,往往‘以人为镜’,透过他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可是,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戴许多‘面具’,有时候,你很难分清楚别人的态度是针对你,还是针对你的面具。
一种人完全依靠别人的评价判断自己,另一种则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认识自己。
价格不等于价值,重要的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我是否是有价值的真金,是否知道自己的价值。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不要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遵从你内心的选择。
自我察觉,认识自我,固然重要,但我们一开始就说了,这只是起点,不是终极目的。如果被自我所限,给自己贴上标签,反而有可能看不到出路。
人也要学会‘无知’的智慧
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也许一开始,这种理想只是一种自我暗示,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 但只要不断坚信,并不断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行动标准,最后也许能真的变成理想中的自己。
◆ 第五夜 关于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大家都以为自己真的想要追求的东西,很可能是在参考了周围人的标准之后,认为自己‘需要’并‘应该’达到的目标。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幸愈是深刻地了解,愈是会被伸向自己的援助之手而感动。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助人为快乐之本,
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数,可是数到第九、九十九、九百九十九的时候,那个‘一’就算本来没有,也会在人的心里投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爱好带来的是自由的乐趣,一旦与名利挂钩,就失去了自由,自然也就没有乐趣可言了。
知足常乐’,只要不贪心,快乐就很简单。当你尝试替生活做‘减法’的时候,你才能更容易学会满足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发现生活中那些已经获得的宝物。这是获得快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已有的东西都不能让你满足,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那就把你已有的东西都分给别人吧,将自己的所有物尽可能地赠给需要的人,甚至有可能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跳出狭隘的自我,融入群体中。
无论是幸福还是快乐,都像是一群小鸟。当人们向它们靠近时,它们会逃离,当人们不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时,它们又在人们四周散步。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基本的幸福,也许就是保持健康的身体了。
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
要想获得健康和自在一点,就必须尊重自己的生命,舍弃那些‘多余’的东西。
关于幸福和快乐的种种问题,回归到基本,还是要身心健康,把身体和心灵上多余的东西舍弃,顺应自然,快乐或许并不是那么遥远。
◆ 第六夜 关于依赖——总是无法独自面对这世界?
对管理公司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相信员工的力量和智慧。
最高的智慧就是相信他人。
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你替他人付出了,他人也会回报你,可能不是以你想象的方式而已。而且,你要相信,你获得的一定会比你失去的多很多。
任何一个最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最初的时候都不是完美无缺的。
我们总是想找到解救自己的办法,找到内心疑问的答案。可是,那些爱我们的人呢?他们就没有痛苦了吗?我们既然找不到解救自己的办法,既然已经无法让自己好一些,至少可以试图让他们过得好一些。
喜剧大师卓别林的一句名言:‘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个喜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竟然想通了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