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意练习”这个主题,并在5年前开始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写书。在那段时间,本书在我们两人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以至于我们现在都难以分辨,书中的哪一部分观点由谁提出。我们只知道,本书由我们两人合写,比由我们单独去写要好得多,也完全不同。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读书笔记刻意练习的What Why How
3.5星吧。值得一看,但是没有想象中那样有参考价值。
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听过这本书的讲书音频,讲书者都称这不是一本创造并贩卖概念的畅销书,而是一本学术论文型书籍。书一开始就否定了看似和这本书内容很相似的“1万小时成大师定律”的概念。
这本书的优点是大框架比较清晰,内容比较全面且没有跑题。缺点是案例太杂太冗长,没有读案例的欲望,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把一些没太大用的案例去除,全书大概可以精简一半。
个人认为,对这种非虚构类的书(尤其还带点学术性质的),一定要在读之前浏览目录,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会更高效一些。读之前我只有三个问题:what?why?how?所以以下书评只总结了我认为在书中能找到的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其他还有很多内容,不包含在书评中。
1 What:什么是刻意练习?
1.1 天真的练习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1.2 有目的的练习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一步步有效引导练习。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这点也说明了10000小时定律不一定都有效的原因,如果只是没有精进地、原地踏步地练,多久都没用。
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
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
(5)遇到瓶颈怎么办: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意识到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1.3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刻意练习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而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
(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也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2)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学生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3)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4)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5)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6)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7)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
2 Why:为什么刻意练习有用?
2.1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表征。对于所有的心理表征,有一点是相同的:尽管短时记忆存在局限,但它们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
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2.2 心理表征的好处
(1)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理解和解读信息,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2)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精心创建的心理表征的一个主要优势是:你可以立即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不只是拥有必要的知识,而是能够将这种知识组织起来,以便提出可能的结果,并聚焦于最有可能的结果。
(3)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心理表征可以用来为很多行业和领域做计划,表征越好,计划就高效。
(4)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3 How:如何运用刻意练习
3.1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
(1)摒弃三种错误思想:
第一,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我不能”“我做不到”。
第二,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一定会更擅长。这种思想错在哪里,我们很清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某件事情,并不是提高绩效和表现的秘诀;它会使人们停下前进的脚步,并且缓慢地下滑。
第三,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如果足够刻苦,你会更加优秀
(2)边干边学,
“边干边学”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这种以练习为导向的心态,与杰出人物的心态非常相似,他们总是不停地练习,并且想尽各种办法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磨砺自己的技能。
(3)王牌训练方法:及时反省、定时提问、你注意到什么、采取什么行动、为何选择行动、犯了什么错、如何改正。并且做到即时反馈。
3.2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
(1)找位好导师:
和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来观察你并向你提供反馈相比,单凭自己的力量来练习,不但艰难得多,而且效果差得多。
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
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
(2)专注投入:
不论你在做什么,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
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3)自己设计练习方法:
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机会。
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5)保持动机:
动机与意志力完全是两码事。我们在各种不同的时候,在各种不同的局面下,全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动机。
你要保持动机,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和你自己达成一个协议,你将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者跨越停滞阶段,然后你再放弃。到那个时候,也许你不会放弃了。
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
(6)精心设计目标:
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3.3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1)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对未来的杰出人物来讲,他们小时候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之间这种好玩的互动,是他们最终对这件事物充满热情的第一步。
(2)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帮助孩子创建心理表征,可以增强他们欣赏自己正在学习的技能的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动机。那些长大后成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孩子,有着“自加燃料、自我激励的动机来从事繁重的工作”,尽管他们依然需要父母亲和导师“情绪的和技术的支持”。
(3)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一般来讲,这些未来的杰出人物在12~13岁或者15~16岁时,要付出巨大的投入,才能成为自己领域或行业中最杰出的人物。
(4)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超越了他们的领域和行业中现有的知识,做出了独特的创造性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