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自深深处读书笔记5000字

自深深处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

《自深深处》记录了王尔德的情殇之路:1895年,王尔德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波西的父亲昆斯贝理侯爵,因为儿子与王尔德之间的不伦交往,愤而起诉王尔德。王尔德在波西的怂恿下,进行反诉,最终被判入狱。 从入狱时几近窒息的锥心痛苦,到出狱时的宁和平静。一代才子到人生的最后旅程(出狱三年后,王尔德即病逝)才彻悟生命是以悲苦而非欣悦为底色的。而本书的文学价值也正在于艺术家诚实地面对自己命运的苦难,并在苦难中领悟到爱的伟大。本文译笔功力不俗,译文流畅,语词华美,情真意切,较好地还原了王尔德华丽唯美的写作风格。

自深深处读书笔记

自深深处

奥斯卡·王尔德

◆ 译者序

最爱的作家没有之一,最想推荐的书没有之一

>> 王尔德之所以为王尔德,不在于他在一己私情中耽溺,而在于他的超越。《自深深处》的文学价值在于艺术家诚实地面对自己苦难的命运,并在苦难中体验领悟到了神子博大的爱。

>> 但即使遭受痛击,王尔德仍是无所保留地付出自己的情感,这是古今艺术家的通性。

◆ 里丁,H.M.监狱

>> 如果你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虚假的借口,那你会很快找到一百个

>> 记住,众神眼中的蠢人和凡人眼中的笨蛋不可同日而语。

>> 一个人可能对艺术的嬗变形式和思想的进步形态毫不知晓,对拉丁诗恢宏庄严的气度和希腊语嘹亮丰富的音韵毫无感觉,对托斯卡纳的雕塑视而不见,或对伊丽莎白风格的歌曲置若罔闻,但这个人依然可以饱含最美好的智慧。真正的愚蠢之辈是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正如那些受众神嘲笑或损毁的人。

>> 但是对于一位艺术家,当软弱令想象力瘫痪时,软弱几乎就是犯罪。

>> 你的索求没有雅趣,你的接受不带感恩。

>> 正式礼仪会令亲密的友谊窒息

>> 但是简单的与人相伴时的甜美雅致、愉快谈吐的魅力,即希腊人所称的“愉快的谈话

>> 以及所有那些让生活变得可爱温和的人性光芒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对生活的陪衬,就像音乐能让沉默的蛮荒之地回荡着温柔和谐的旋律一样。

>> 一直以为在小事上对你让步无关紧要,待到重大时刻到来时,我会重新行使卓越的意志力。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到了重大时刻,我却彻底丧失了意志力。生活其实没有大事小事之分,所有事物都有着相同的价值。我对你事事迁就的习惯不知不觉已成为自己性情中真实的一部分,它将我的性情浇铸为一种永久性的致命情绪,而我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

>> 一直以为在小事上对你让步无关紧要,待到重大时刻到来时,我会重新行使卓越的意志力。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到了重大时刻,我却彻底丧失了意志力。

>> 形成习惯就注定失败

>> 一种习惯的形成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而且还有毁灭

>> 所有伙伴关系的维系纽带,不管是婚姻还是友谊,最终都归于对话,而对话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在两个文化差异悬殊的人之间,共同基础只可能是最低级的。

>> 思想与行动中的每一个琐细之处都是迷人的,我将之视为蕴含在戏剧和悖论中璀璨智慧的底色。

>> 但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监狱中,除了痛苦一无所有的人来说,痛苦的悸动和对苦怨时刻的记录是我们计量时间的晷度

>> 苦难是我们生存的方式

>> 我们每一时刻能意识的是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悖论:人是完全自由的,但同时又完全受制于法则

>> 认识不到同一个心灵是没有让这两种激情同时生长的空间的。在这座精雕细琢的美丽“房子”里,爱和恨是不能同生共存的。爱是靠想象力滋养的,想象力能让我们比我们所知的更聪慧,比我们所感的更美好,比我们本身更高贵。通过想象力,我们能完整地看见生活本身,也只有想象力能让我们像了解理想中的那样去了解现实状态下人和人建立的关系。唯有在本就美好又受人们美好的想象力咀嚼过的事物中才能滋养爱,但是恨却可受任何事物的滋养。

>> 生命中的那些致命错误并不是由于人缺乏理性——非理性的时刻可能是人最好的时刻,因为人的逻辑往往会引发某些致命的错误。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 世界的其他爱与艺术之爱相比如同沼泽之水之于红酒,抑或是沼泽泥潭上的萤火虫之于如镜圆月之神光。

>> 仇恨让你件件事都称心如意,它的确是一位对你百般溺爱的主子。确实,只要谁愿意追随它,它对谁都是这样。

>> 最高层次的邪恶是肤浅。

>> 不管什么,能被认识到的总是好的。

>> 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天性去了解万物,如果他们对此无所感知也不能明白,那么仅靠他人告知是徒劳无益的。

>> 其实你的爱恨没人在乎。

>> 恨是一个永恒的消极力量;从情感方面考虑,仇恨意味着一种官能的萎缩和退化,它消灭一切,唯留自身

>>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守护我心中的爱。如果我因受困囹圄就抛别爱,我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

>> 肉体的罪孽不足为道,如果它们必须治疗,医生们足以对付它们;只有灵魂的罪孽才是可耻的。

>> 但是爱不是市场上的交易,不是小贩们的磅秤可称量的。如同精神的快乐,爱的快乐是感受到爱本身的生命流动。爱的目的就是爱,不多也不少。

>> 如果你的灵魂因悲伤而布满伤痕,因悔恨而扭曲弯折,因痛苦而卑躬屈膝——为了自身的完美灵魂本该经历这些——它就不会选择这个假名来借其阴影的掩护进入这所痛苦之屋了!

>> 生活中的伟大之物就是它们表面呈现在你眼前的模样,恰是这个原因,要解读它们也是困难的,你可能会觉得这听上去很怪吧。但是生活中的渺小事物都有其象征含义,我们最易通过它们接受痛苦的教训。你看似漫不经心选择的这样一个假名就是一个象征符号,并且它将会一直保持下去,它将你暴露得一览无余。

>> 永不停止的变动才是外部世界存在的本质力量

>> 播种收获的场景,弯腰割谷的农人,穿梭于葡萄园的采摘工,果园的草地上或飘落着碎白花朵,或散缀着落地熟果……所有这些人间景象我们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对于我们狱中人只有一个季节:痛苦的季节。

>> 失去母亲于我是可怕的,曾经是语言骄子的我,竟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哀痛和羞辱。即使对艺术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也找不到准确的词句来承受如此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也找不到一组足够合适的音乐来表达我无法言传的悲痛。

>> 哪里有悲伤哪里就有圣地

>> 你可知道:你若受苦我也一样受苦;你若哭泣我也泪水纵横;你若身陷奴役之屋受人唾弃,我会强忍悲伤再建筑一屋当作宝库,将别人不给你的东西上百倍地置放屋内,等你到来,为你疗伤;若苦涩的必尽之责或谨慎之心阻挡我来到你的身边

>> 在彻底的孤寂中,我不得不承受着自己人生难以承受的重担——追忆亡母给我带来的悲凉和痛悔。

>> 穷人是有智慧的,他们比我们更慈悲,更体贴,更善解人意。

>> 我们的在场会亵渎别人的享乐,绝没有人欢迎我们出狱重生,就连月光也不允许我们多看一眼。

>> 任何能治愈和支撑我们的力量,能给伤痕累累的心灵带来清凉的香膏,能给痛苦的灵魂带来安宁的净水,在我们都是遥不可及的了。

>> 无论是你,还是你的父亲,还是再强大千百倍的人,都不可能摧毁像我这样的人,是我自己毁了自己。因为一个人无论伟大还是渺小,都不能被毁灭,除非是他自己动手毁灭自己。

人好像只有被生活重创之后才能彻底反思自己,就像《向死而生》里一样,李开复如果没有经历过癌症,他也不会有机会发现自己以前的种种不足,苦难作为我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给我们带来的折磨也往往伴随着幸运,因为一个人是很难在一种舒服的环境下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我们都不喜欢做费劲的事

>> 但与我这些才华并存的还有一些不同的东西。我禁不住诱惑,任由自己陷入愚蠢的纵欲迷局。我在浪荡子、花花公子、时尚达人等不同角色间流连辗转,乐此不疲。我周旋于蝇营狗苟之辈,随意挥霍我的天赋,浪费永恒青春反倒给我一种奇特的快感。厌倦了峰顶的风光,我特意坠入谷底寻找新的官能刺激。悖论在我思想领域的作用正如堕落在我激情领域的作用,最终欲望蜕变成一种病态,或一种疯狂,或两者兼而有之。我开始对别人的生活满不在乎,我只攫取生活中取悦我的部分,其余的一概掠过不理。我忘了每一个平常日子的每一个微小举动都能铸就或毁灭性格,因此,一个人在密室中所进行的苟且之事总有一天自己会爬上屋顶告白于天下。我不再是自己的主宰,不再是自己灵魂的掌舵人,甚至变得认不出自己的灵魂。

>> 我入狱已近两年了。我的性情时而是几近疯狂的绝望,时而是人见人怜的悲伤,时而是狂暴无力的愤怒,时而是尖酸刻薄的嘲弄。号啕大哭的悲伤,欲诉无言的凄惨,木然失语的哀痛,所有这些灵魂的磨难,我都一一品尝过了。我想我比华兹华斯本人更能深深理解他创作的诗句:

苦难是永恒的,晦涩的,黑暗的,

无限是它的本性。

>> 世间万物都有其意义,苦难尤列其中。

>> 这如宝藏般蕴藏在我心田的,就是谦卑之心。

这是我所拥有的最后的,却也是最好的珍宝了。这是我的终极发现,也是我新生命发展的起点。我对谦卑的悟道完全是自发的,所以我想它来得正当其时,不早也不晚。如果之前有人将它告诉我,我会断然拒绝;有人将它送予我,我会拒之于门外。但现在是我自己发现的,我想保留它。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它蕴含了众多生活要素,对我来说是一种崭新的生命。谦卑德行在世间万物中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无法将之赠送予人,别人也无法将之转赠予他。只有当一个人将自己拥有的全部放弃,他方可获得谦卑;只有当一个人失去了拥有的全部,他方知自己已具备谦卑品质。

现在我已认识到谦卑就在我心中,我已相当清楚我应该做什么,事实上是我必须做什么。我说的“必须”并不是指外来的命令或制约,我对它们一概不认。比之过去,我现在更是一个彻底的独立主义者。在我看来,任何事物如果不是由本人自发自觉地获得,它的价值就荡然无存。我的天性正寻找一种新的自我实现方式,这是我现在关注的全部。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从任何怨你恨你的心绪中解脱出来。

>> 富甲天下者通常贪婪吝啬,一贫如洗者总愿与人分享。

>> 个人的错误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成了什么样的人,能明白这点是好的。

>> 正如艺术关注的是某一特定的物体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对某一个人的特定意味,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一个人个性的伦理进化。

>> 正如艺术关注的是某一特定的物体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对某一个人的特定意味

>> 我要让发生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成为好事:木板床,难以下咽的食物,要撕成麻絮的硬绳和因撕这些硬绳而变得疼痛麻木的十指指尖,从早到晚的杂役贱活,使日常按部就班的秩序得以维持的那些严酷指令,让悲伤看起来都怪异可笑的可怕的囚服,沉默,孤独,耻辱……所有这些我都要将其一一转化为一种精神体验。没有一样肉身所受的屈辱我会舍弃不理,我一定要将之转化为升华灵魂的醍醐。

>> 我想明确地、不带任何矫饰地讲明一个简单但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两件事促使我的生命发生了重大转折:一件是我父亲送我到牛津读大学,另一件是社会送我入监狱服刑。我不会说入狱是有生以来我经历过的最好事情,这样的言辞我自己听上去都觉得过于悲苦。我宁愿自己或别人这样说我:王尔德是他这个时代里典型的孩子,他任性忤逆,并且正因为如此任性忤逆,把自己生命中的善变为恶,恶却变为善。然而,不管是我自己还是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我今后要去做并且必须去做的要事是,如果我短暂的余生时光不再被肢解、玷污或损毁,我将毫无怨言地把所有发生的事一一融入我的天性,让它成为我生命的有机部分,我将无所畏惧、毫无怨言、满怀热忱地接纳它。至恶是浅薄,能意识到的一切都是对的。

>> 我想明确地、不带任何矫饰地讲明一个简单但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两件事促使我的生命发生了重大转折:一件是我父亲送我到牛津读大学,另一件是社会送我入监狱服刑。我不会说入狱是有生以来我经历过的最好事情,这样的言辞我自己听上去都觉得过于悲苦。我宁愿自己或别人这样说我:王尔德是他这个时代里典型的孩子,他任性忤逆,并且正因为如此任性忤逆,把自己生命中的善变为恶,恶却变为善。

>> 放弃自己的经历就等于遏制自己的成长,否认自己的经历无异于向生命之唇塞进一则谎言,它简直就是否认灵魂。

>> 灵魂也有其滋养人心的作用,它也能把灵魂本身卑劣、残忍和堕落的成分转化成高贵的思想,蕴含高尚意味的激情,并且可在这些思想激情中找到它最威严的语言,也经常通过原本亵渎毁灭的举动最完美地彰显自己。

>> 如果一个人为所受的惩罚感到羞耻,那他还不如不要接受惩罚。

>> 人会因自己所行的善和恶一并受到惩罚

>> 许多人出狱后仍身扛无形的监狱,将其作为一个不可告人的耻辱隐藏在心里,最后就像一个中毒甚深的可怜生物般爬入某个洞穴无声无息地死去。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此情此景让人觉得非常可怜。而逼迫他们这样做的社会是错误的,是完全错误的。社会有对个体施以严刑酷罚的权利,但是社会本身也有“浅薄”这样的至恶,并且它还意识不到自身做了什么。当对一个人的惩罚结束后,社会就将他扔至一边任其自生自灭了,换言之,恰是在社会应该对个体尽最高义务的时刻,它却将个体抛弃了。它这样做是因为它实际上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它在躲避那些受它惩罚的人,就像人们会躲避一位他们欠下了无法偿清的债务的债主,或是躲避对其犯下了无法弥补的错误的蒙冤之人。我个人认为,如果我意识到自己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社会也应意识到它曾怎样地惩罚我,并且双方都不应再抱有痛苦和仇恨。

>> 如果生活要为难我——这一点毋庸置疑——那我只能同样为难生活。

>> 我曾经凭借直觉知道什么是幸福,或者说以为自己知道了什么是幸福。

>> 那时我们心中愁云密布,

而阳光中甜美的空气喜气洋洋。

>> 在住院两个月后我被移送到这里,身体渐渐好起来,心里却充满了愤怒,我下决心在出狱那天自杀。又过了一段时间,那种邪恶的心情消失,我又下决心要活着,但要让自己像国王披着紫袍一样裹卷在忧郁中,永远不要再笑了。

>> 我渴望活着,这样就能去探寻这个对我来说全新的世界

>> 悲伤以及它教给人的一切是我的新世界。过去的我完全是为享乐而活着,对任何悲伤和苦难都躲避甚至讨厌它们。我决心尽可能忽略它们,即将它们视作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模式,从我的生活规划中排斥出去;我的哲学中没有它们的位置。

>> 从未在悲伤中咀嚼过面包,

从未在午夜时分

哭泣着等待黎明的人

是不了解你的——来自天国的力量。

>> 个人凭直觉模糊感觉到的艺术真谛,将会通过完美清晰的想象和极其强烈的体悟在智力和情感上得以领会。

>> 我现在明白,悲伤是人类所有情感的极致,它既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试金石。

>> 现在明白,悲伤是人类所有情感的极致,它既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所有伟大艺术的试金石。艺术家一直要寻找的生存状态是灵与肉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外表能诉说内里,最终凝结为一种艺术形式

>> 这样的生存样态并不很多,有时可将青春以及专注于表现青春的艺术视为其中的一种模式,另一些时候也可将现代风景艺术归为此大类。因为它以对印象精准敏锐的捕捉提示人们那栖居在万物表象之内的精魂,它以大地、天空、雾霭和城市为衣裾,把一种忧郁的同情糅合进自己的气氛、明暗和颜色里,用图像的形式实现了古希腊人以完美的造型艺术所表达的艺术精髓。能融所有主题于一体的音乐正是其中一个较精微的例子,而花朵或孩子则可作为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但唯有悲伤才是生活和艺术的根本类型。

欢笑是悲伤的面具,悲伤没有面具

>> 欢笑背后可能隐藏着粗糙、坚硬和冷漠的性情,但悲伤背后总是悲伤。痛苦不像享乐,它不戴面具

>> 艺术真理是一事物与它本身融为一体,外形呈现内里,灵魂得以化身,肉身洋溢着精神。

>> 除此之外,悲伤亦包含了一种强烈的、不同于一般的现实。我曾说自己象征着我所生活时代的艺术和文化,其实,与我一起屈身于这可怜之地的每一个可怜人,无不象征着与生活真正秘密之间的联系,这一秘密就是人生意味着苦难。苦难隐藏在万物背后。人之初时,甜美之事如此甜美,痛苦之事如此痛苦,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将所有的渴望都引向追逐舒适愉快,并且“不止一两个月以蜜糖为食”,而是经年累月以它为食,对其他食品一概拒斥,殊不知这样做真有可能让自己的灵魂忍饥挨饿。

>> 尽管她本人并不知道。只要想想她真真实实地存在着,毫无虚饰地在做她自己,对人们来说,她便既是个理想又是种影响,暗示着人可能成为什么,同时也向这一破蛹成蝶的进程提供了帮助。她能使普通的空气变得甜美,使精神变得就像阳光和大海那样简单自然,对她,美丽和悲伤是携手并进的,两者有着相同的含义。

>> 如果世界真的是由悲伤建成,那它也是由爱之手创建的。

>> 快乐可使肉身美丽,但痛苦则让灵魂升华。

>> 个人可以在某一时刻实现某一心愿,但在随后漫长沉重的时间之旅中又会失去它。要保持“灵魂能取得的高度”是如此困难。我们想着永恒,却步履迟缓地在光阴中穿过。

>> 个人可以在某一时刻实现某一心愿,但在随后漫长沉重的时间之旅中又会失去它。

>> 监狱最可怕的不是令人心碎——人心生来原本就是被击碎的——而是将人心变为石头。

>> 我将带着自己灵魂中的激情走进世界,我想尝遍天下花园所有树上的果子。

>> 我唯一的错误就是将自己完全限制于花园树木中见阳的部分,避开了树木阴影昏暗的另一面。失败、耻辱、贫穷、悲伤、绝望、苦难,甚至眼泪,发自痛苦双唇的片言断语,促使人行走在荆棘丛中的悔恨,出自良知的谴责,出于自卑的惩罚,撒灰于头的哀伤,穿麻衣饮胆汁所表达的悲痛——所有这些都是我所害怕的。由于当初下决心拒绝了解它们,结果现在被迫将它们一一品尝,并且整整一季以它们为食,我确实没有再吃过其他食品。我对自己曾快乐活着从未有过片刻的后悔,我将它做到了极致,正如一个人应将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做到极致。这世上没有一种欢乐我没有体验过。我将我的灵魂之珠扔进了红酒杯,穿过报春花径去追寻长笛之乐,整日啜饮着蜜汁。但要继续同样的生活将是错误的,因为那将是逼仄狭隘的。我必须继续前行,花园的另一半也有秘密在等待着我。

>> 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既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

>> 艺术之所以成为象征,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 艺术家的谦卑就是他对所有经历的坦然接受,正如艺术家的爱就是他对美的感知,并借此将美的灵和肉展现给世界

>> 一个人若要像耶稣一样生活,就必须完全彻底地成为他自己。这样,我的角色就不仅是山边的牧羊人和牢笼中的囚犯,而且也是描绘世界盛典的画家和歌吟世界的诗人。

>> 个人若要像耶稣一样生活,就必须完全彻底地成为他自己。这样,我的角色就不仅是山边的牧羊人和牢笼中的囚犯,而且也是描绘世界盛典的画家和歌吟世界的诗人。

>> 别人身上发生的一切都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 一个人只有滤去所有外在的激情,所有习得的文化,所有无论善恶的外在财物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灵魂。

>> 但令人悲哀的是,又有多少人在临死之前曾“拥有过自己的灵魂”?爱默生曾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发自灵魂的行动更为稀有。”这是真实的,大多数人都是自己的他者。他们的想法是别人的意见,他们的生活只是一场模仿秀,他们的激情是对他人的引用。

>> 当他说“原谅你的敌人吧”的时候,他不是为了敌人而是为了他自己,因为爱比恨更美丽。

>> 尽管耶稣并未对人直说“为他人活着吧”,他却指出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别无二致。这样,耶稣奉献给人类的是一种广阔的、如巨人般的人格。自他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分离的个体生命都成为或能变为整个人类史。

>> 对于艺术家而言,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是唯一能让他感知生活的方式,哑然无言对他就意味着死亡

>> 只有在人脑中,罂粟才是红的,苹果才是芬芳的,云雀才在歌唱。

>> 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我丝毫都不能浪费给我的一切。对待别人给予的爱,一个人也应如是。

>> 像所有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一样,基督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本人会说出美好的事情,他也会让别人对他说美好的事情。

>> 大部分人为了得到爱和赞赏活着,但我们应该凭借爱和赞赏活着。如果有任何的爱向我们展露端倪,我们应该知晓我们是不值得爱的。没有一个人配得上爱。

>> 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人都值得被爱,除了那些自以为值得被爱的人。

>> 他觉得生活是变化的,流动的,活性的,任何让其固化成刻板模式的努力都是死路一条。

>> 乞丐能升天堂是因为他生前不快乐,我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理由。

>> 耶稣爱无知的人。他知道,在无知人的灵魂里总有为伟大思想留出的空间。但他不能容忍愚蠢的人,特别是那些因教育而变愚蠢的人,满脑子充塞着连自己都不懂的意见,他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现代人。

>> 生命的每一刻必须是优美的,灵魂应永处于期待中,期待新郎的到来,期待情人的喉音响起。

>> 平庸者之所以平庸,仅在于他天性中的一面从未被想象力照亮过

>> 世界由光创造,但世界却不能理解光本身。

>> 因为所有伟大的思想都是危险的

>> 正如真正的黎明到来之前会存在众多虚假的黎明,冬日会突然出现和暖灿烂的阳光,聪明的藏红花会被骗得在花季之前就将它的金色挥霍殆尽,愚蠢的鸟儿也会被骗得提前招偶唤侣,在枯枝上搭起爱巢。

>> 那些想戴上面具的人不得不戴上面具。

>> 独处时我将会无比快乐。拥有自由、书籍、鲜花和月亮的人怎会不快乐?

>> 一个人若能看到世界的可爱,又能分担它的悲伤,同时还能意识到两者中都蕴含着奇迹,那他实际上已和神性直接接触,并能像任何人一样靠近上帝的秘密了。

>> 对于那些被投入牢房的人,不流泪的一天意味着是心肠发冷变硬的一天,而不是人心快乐的一天

>> 但只有天性缺乏想象力的人才只喜欢那些立在高坛上受顶礼膜拜的人。

>> 人们只能得到他们所给出的

>> 。你不把我作为一名艺术家去欣赏是可以原谅的,这源于你的气质禀赋。但你本可以将我视作一名独立的个体,这并不需要多少文化。

>> 生活中的平凡之人并非不懂艺术,渔翁、牧人、耕童、农夫虽然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才是大地之盐——大地的精华;而只会支持推动这个笨重盲目的社会机制,却识别不出人或变化中蕴含着的活力的人才是庸人。

>> 没有人能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这些责任最终总是要回归原主的

>> 在偶尔没有观众只剩你一人独处的时候,你总要摘下面具吧,哪怕仅是为了呼吸的缘故。否则,的的确确,你将有窒息之虞……

>> 艺术家的根本特性就是无用

>> 真理是一件听上去和说出来都极其痛苦的事情

>> 讲真话是痛苦的,但被迫说谎更为痛苦。

>> 一个人被说成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谁在说。

>> 首先感觉到的事物总是在最后才呈现其形式。

>> 你毫无忌惮的奢华不是犯罪,因为青春总是奢华的,而你强迫我为你一切奢华享受埋单才是可耻丢脸的。

>> 家庭生活不是可在大街上招摇夸耀的一面红旗,不是一只可在房顶上嘶哑吹奏的号角

>> 伟大的激情是为伟大的心灵而生的,伟大的事件只能被那些与它们站在同一高度的人看到。

>> 心灵的崇高是不会传染的,就本质而言,高尚的思想和情感是孤立的。

>> 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一件玩具,而他的小脑袋还理解不了那玩具多么有意思,半睡半醒的眼睛也看不出那玩具多么美丽,那么这孩子若是固执任性的,他便会打碎那玩具,他若是无精打采的,便会任其掉在地上,自己转身去找别的玩伴。

>> 破产的真相也是人生的真相。每一件事情的完成总有某个人要为此埋单。

>> 你不可能洗洗手就将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然后仅靠耸耸肩轻松地笑笑就又继续结交新欢,享有一顿刚摆放好的宴席。

>> 我们人类对自然过多地瞻望旁观,却鲜少与其共生共息。

>> 我们自诩身处注重实用的年代,却不知晓任何一件事物的用途。我们已经忘了水是可以涤荡污垢的,火是可以洁净邪毒的,大地是所有人的母亲。

>> 我已经厌倦了将人与事都说得清晰明白的话语表达。

>> 我们这个世纪是多么狭隘卑劣,不堪重担啊!它给予成功人士以斑岩宫殿,但对于饱受悲伤和耻辱之人,它甚至连篱笆房都不给

>> 但对一颗谦卑的心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

>> 对你自己,我最后仅再说一件事:不要害怕过去。如果人们告诉你过去无可挽回,不要相信他们。过去、现在和未来仅是上帝目光中的一刻,我们应努力活在这样的目光中。时间和空间,连续和扩展仅是思想的偶然条件,想象力能超越它们,使我们在理想的存在维度中自由翱翔。

>> 你自己,我最后仅再说一件事:不要害怕过去。如果人们告诉你过去无可挽回,不要相信他们。过去、现在和未来仅是上帝目光中的一刻,我们应努力活在这样的目光中。时间和空间,连续和扩展仅是思想的偶然条件,想象力能超越它们,使我们在理想的存在维度中自由翱翔。万物的精华也是由我们的选择促其生成的,一件事物存在的本质是根据一个人观察它的方式而定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自深深处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