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武则天正传(纪念典藏版)读书笔记5000字

武则天正传(纪念典藏版)

作者:林语堂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以至于秽闻不断;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更像一出梦呓般异想天开的荒唐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最后终归失败了,但绝不是她的过错;她武姓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看一看那段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武则天正传(纪念典藏版)读书笔记

林语堂:《武则天正传》

说起来,女人可能才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最早的母系社会里,女人才是核心。女人们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和自由。女人善于平衡利益,而又心思坚韧,这都是很好的政治素质。惟女性体力娇弱,且一旦生产,还需要人照顾,这大抵是女性所以后来失政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时候较著名的女性政治家也不是没有,最早可以上溯到东周时齐国的君王后。这位伟大的女政治家周旋于混乱的战国时代,居然使齐国得以未经战乱平安四十年。其功不可谓不小,其能力不可谓不强。惟不同于武氏者,君王后未称王。

我们回过头看武则天这位奇女子时,情感是复杂的。这些情感里,有对于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帝的惊叹,也有对于其杰出政治能力的欣赏,还有对于其为达目标不惜杀害亲生儿子的罪恶的痛恨,更有对于其居然在后宫公开置养男宠的瞠目结舌。而其一生侍奉父子两代皇帝,最终灭其国号改其国体,不废一兵一卒,建立新朝,更是令后人津津乐道。

老实说,在被男性主导了数千年政治的中国历史,出现了一个女帝,不仅不令人反感,反而多少有一种靓丽之感。凭什么只能男人做皇帝,凭什么女人就不能三宫六院,凭什么政治的游戏规矩只能由男人来制定。女人就只能做玩物?做陪衬?男人为什么就不能做玩物?这是一种人性的情绪。

武则天的称帝之路当然并不容易。九死一生,全靠两个字:敢和狠。恰恰是这两个字,也就是大政治家的格局。政治决策不敢,拖泥带水,李渊就不能起兵,就不会有李唐天下;不狠,李元吉李建成就是下场,就不会了太宗的帝位。

武则天一生,于此两字可谓深得其要。在太宗还在世时,宫中有一匹很烈的悍马,没人降服得了。太宗又很喜欢这匹马,武氏就越众而出,自告奋勇能降服这匹马。太宗问你怎么降服,武氏说我用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利剑。我先用铁鞭抽它,不服就用铁锤砸它,再不服就用利剑刺它。太宗闻言邹眉。有些疏远了武氏。

武氏的这一番手段当然不可谓不猛,然而很有可能没有驯服而是残杀了那匹罕见的悍马。武氏触动了太宗的心事,使他想起自己是用何等勇烈的手段取得今日天下,那就是不能被铁鞭铁锤驯服的兄弟,以及利剑纵横鲜血淋漓的玄武门事件。武氏以为自己的勇烈手段可以赢得太宗这样伟烈男子的欣赏,结果是犯了他内心中的忌讳。

太宗驾崩,武氏勾搭上太子,以后逐步控制了高宗,就用这三件武器逐步驯服了李唐皇室。先是用用铁鞭,高宗驾崩后开始用铁锤,到建立武周时期,就直接使上了利剑,直到将李唐皇室屠戮殆尽。自己干脆做了皇帝。李唐王室就是那匹驯不服的烈马,降服不了,那就杀,直到鲜血累累,命悬一线不能反抗为止。

高宗李治这个人,长于深宫,并没有经历过什么爱情。大抵比较纯洁,真挚。太宗在世时,皇室风气森严,武氏是太宗后宫中的才人。大抵长相是很妩媚的,所以太宗给她赐名就叫“武媚”。从名字我们可以想象,丰满圆润的身段,有一双水灵灵的会说话的大眼睛。笑起来时有一对酒窝,眼波流离,令人一见之下不免多看两眼。太子和武媚的感情,很有可能源于太宗生病时,见过几次,眉来眼去,彼此有了心思。以后太宗驾崩,武媚出家做了尼姑,专等太子登极,前来迎回后宫。

对于男人,武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太子李治,却不过初涉男女人事。对于初初鱼水之欢的女人,总不免心存万千柔情,山盟海誓,藏于心底。还有一件,就是这个女人曾经是他父亲的女人,这又多了一种乱伦的快感。想太宗一生,文治武功,震烁古今,自己当然是不能望其项背的,然而能够征服他曾经的女人,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就这样,在武媚的魅力,太宗的影子,李治自身的柔情作用下,武氏牢牢的掌控住了未来的高宗皇帝。

高宗在世时,武氏主要的驯服工具是铁鞭。高宗驾崩后,驯服工具开始升级,用上了铁锤。称帝前后,直接用上了几件衣服。武氏的称帝和改朝之路,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圣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名正言顺的取得最高议政权,驯服的对象主要是高宗及皇室成员。这是政权的取得。

太后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议政权,掌握决策权,驯服的对象主要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外戚集团。这是治权的取得。

称帝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屠戮李唐帝室子孙,消灭异己,树立大周天下,驯服的对象是全国的普通老百姓。这是新朝建立,政权治权的最后统一。

武氏干得不错,高宗在世时,就很顺利的取得了最高政治决策权。高宗去世后,如何打击外戚,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力,掌握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的治权成了重点。武氏的方法很高明,她知道对于这些开国元老,外戚重臣不能杀戮,这样会激起公愤。于是她利用手中的最高权力逐步削弱外戚,流放外戚到边远之地。留下的权力真空,则不断填补忠于自己的人选。这样,不动声色无声无息的就把政权治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对于李氏子孙,包括自己亲生的儿子在内,武氏就没有这么温柔了。如果自己要建立新朝,那么第一件事就得解决李氏子孙的问题。改变国号,建立新朝,这就等于夺人江山。放到老百姓家,这就叫夺人家产,人家是要跟你玩命的。且在旁人看来,你这是不义的,许多人会帮助原主人家跟你玩,把你这种不仗义的货色往死里整。整死为止。人们痛恨偷东西的人。

但窃国这件活儿,轻易看不出来。这不像偷家窃财,那么明显那么直接,一眼就看出来了。损失了些什么,怎么偷的,怎么拿走的,有多少人,用什么工具,能估摸出来。所以说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窃国的人,往往要在很长时间以后,人走茶凉已成往事了,人们才反应过来:哎呀,这家伙窃国。

改朝换代,夺人产业,后果非常严重,武氏不是不知。所以在建立新朝前,第一件事,先要尽可能诛尽李氏子孙。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你武氏以什么身份去诛杀别人?二是以什么罪名去诛杀别人?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偷鸡不成蚀把米,武氏自己就有可能先翻了船。

须知此时的武氏,如同骑在老虎背上,下来是不可能的。残存的李氏帝胄,被束之高阁前朝元老,都在虎视眈眈,稍有不慎,武氏必将身败名裂。那时候,墙倒众人推,没人救得了她,也没人敢救她。只能驯服李唐这只老虎,让它改姓了武。否则自己下场不堪设想。

武氏或者我们,此前都一直以为她的征服对象,她所要驯服的不过是一匹悍马,到此才发现这哪里是马,分明就是一只骑上去就再也下不来的猛虎。

武氏超强的政治智慧在这场窃国大戏得到了尽情的展示。她首先以皇太后的身份秉政,合情合理合法。皇帝智力浅薄,不足以把握国家重大事务,于是太后理所当然的出来主持政治。在这个过程中,主动靠近太后的得到提拔,反对者遭到排斥,太后集团逐渐形成。皇帝名存实亡。至于帝室子孙,太后首先采取分离措施,使他们彼此不能联系。帝室集团被化整为零,一盘散沙。

这个过程,有大棒的威胁,萝卜的收买,铁锤的打击。鞭子已经暂时搁置不用,因为该驯服的已经驯服,不能驯服的已经被排斥在权力之外。严重的,就是已经从肉体上被用利剑消灭。

经过了这一系列铁鞭加大棒的操作以后,太后的权力已经稳如泰山。再也没有人有能力敢于和太后对抗。建立大周王朝的计划开始进入倒计时,最残酷的阶段来临。太后祭出了一直以来再锻造的两把宝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酷吏周兴和来俊臣。在建立新朝以前,必须先搞一次政治大清洗,确保反抗力量被削弱和消灭。新朝不应该是强制建立的,而是顺其自然呼之而出的。

周来二人这两把利剑的作用就是大清洗,就是杀人,被杀者的罪名无一例外,都是谋反。谋反者往往先是一个,然后被牵扯出一个集团。谋反集团主要有李氏子孙,杀他们是为了保护李唐天下,名正言顺。其次是大臣集团,杀他们就更加容易了,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为了更多的发现谋反集团,周兴和来俊臣二人发明了各种令人痛不欲生的刑罚逼供手段。并且研究出了一部《罗织经》,专门总结各种合理逼供毁家灭族连株杀人的方法。

铁鞭,铁锤,加上最后这两把利剑的杀戮,太后现在终于彻底驯服了李唐王朝。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没有真的谋反,最著名的就是徐敬业的起兵,骆宾王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檄文。可惜他们的利剑强不过他们的口号,很快兵败,骆宾王不知下落。很可悲,这是一场口水事业。

大唐终于完了,武氏登极,建立武周王朝。理由是要再现三代黄金时代,周朝时期。武氏自称周武王的后裔,因此新朝命名为大周。

现在我们来看看武周王朝建立过程中最为吊诡的一面,居然没有任何民间的反叛出现,表示反对武周,或者支持李唐王朝。更多留下来的历史,是民间无数次的上书要求武则天称帝。在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对武氏的政治智慧而惊叹。在整个使用铁鞭,铁锤,利剑驯服李唐王室和文官集团的过程中,武氏有效的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伤害被严格的限制在政治集团内部。这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所感触到的,更多的是武则天优秀的一面,好的一面。他们不一定支持武则天,但是一定不反对。

现在,武周王朝稳如泰山,李唐已成往事。然而,武则天仍然有一个巨大的遗憾,他不能有效的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武氏宗亲,实在是太不成气候了。武氏一生,气魄沉雄,甚于男人,然而却最终只能赢在生前,其亲手窃来的天下毕竟未能延续。

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武氏在晚年是带着无限的寂寞和遗憾沉溺在生理欲望中不可自拔的。她已经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李唐重新崛起,武周终将被人们遗忘。她活着,没人敢把她能把她怎样,她死了,一切未知。对于武氏而言,纵情性欲很类似于纵情于酗酒,或者吸毒。在表面的声色享乐中度过每一天。而内心的痛苦与寂寞,注定无人理解。

这是属于一个成功帝王的百年孤独。她是一个女人,她给自己命名叫做武则天,她给自己留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2019-4-3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武则天正传(纪念典藏版)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