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册畅销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之后,俞敏洪2017年全新作品,亲笔书写《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献给巨变时代中奋斗着的年轻人。从中关村一间小平房到新东方航母,从大学教师到影响中国教育格局的企业家,从人人尊敬的俞老师到致力于帮助年轻人的投资人,俞敏洪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中,俞敏洪首次全面梳理不同阶段的匆敌牡茫讲述成就自我之道。书中涵盖俞敏洪的“创业理念”、“管理哲学”、“投资原则”、“创业者修炼”、“生活哲学”等8个方面,帮年轻人当好自己的CEO,在不确定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读书笔记《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 書摘
◆ 俞敏洪创业金句
>> 任何时代的来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不愿意与时代共同前进。
接下来的20年,我会通过投资,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成为下一个马化腾、马云或者李彦宏。
年轻人,去闯,去努力,去奋斗,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做。
要去做有挑战的、能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事情。而创业就是这样的事情。
你创业的时候,有关公司命脉的那几条线,你必须是专家。有专业能力才会有好的创业状态。
仅仅一个人做事情不能叫创业,那叫个体户。想创业的话你就得找一帮人。
创业就是将一条家犬变成一只狼的过程,一旦习惯狼的生活,再想回到家犬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是一只狼,我带领的团队也要是狼,他们不能是狗,更不能是羊。创始人的首要本领就是要找到有同一目标、志向和精神的人。
客户、创始人、合伙人、投资人。把这四种人照顾好,创业一定会成功。
这个世界上90%的人都是追随者,但你要对自己说:“我不是,我是来引领这个世界的!”
合伙人不是找的,是碰的。
◆ 推荐序 创业路上,我的榜样
>> 创业者要“榨干”身边所有人。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势利,其实与俞老师说的“我认为,做好一件事,一定是资源、能力和理想相加,最后的结果不是等于3,而是300,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同一个意思。
◆ 这个世界的未来永远属于年轻人
>> 回过头来思考,我发现自己不想变成一个所谓成熟的人,也不想在成熟的体制和舒适的状态下生活。因为我知道,所谓的成熟,意味着你的眼光被遮蔽,你的锐气被磨钝。所谓的成熟,会有意无意驱使你主导年轻人的发展,自以为是地“看清楚”一些事情,一些“看来很愚蠢、不规矩,充满破坏性和颠覆性”的事情。
著名作家毛姆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听到年轻人自信满满、目中无人地满口胡言时,当你看到他武断教条、偏执狭隘时,你生气做什么?指出他的愚昧无知做什么?你难道忘了,你跟他一般年纪的时候也是这般愚蠢、武断、傲慢、狂妄。我说的是你,也说的是我自己。”
◆ 我心中的理想创业
>> 我在判断一个创业项目有没有发展潜力时,第一是看它是否由创新意识推动;第二是看它是否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管同一领域内的竞争是否激烈;第三是看它是否能够创造价值。
◆ 靠谱成就伟大事业
>> 做公司有三个核心要素——“做伟大的事,找靠谱的人,分更多的钱”。
>> 颠覆是为了创造,而不是纯粹为了颠覆本身。
◆ 只要不是要命的,就不是绕不过的坑
>> 其实精英的英文是“elite”,就是瘦小的意思。我认为,作为一个精英,要尽可能专注于商业点,基于这个点思考商业模式和未来的发展途径。
◆ 商场如战场,要做到“守正出奇”
>> 所谓的“守正出奇”究竟是什么概念?“守正”就是要坚持做正确的事,坚持做长远的事,坚持做能够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事,就是坚持底线。
>> 那什么叫“出奇”呢?就是用一些最新的、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把你的事业、你想做的事情做成功。战争要守正出奇,商业也要这样。出奇也有一个线,就是“红线”。
◆ 先让自己跳下水
>> 一旦习惯狼的生活,再想回到家犬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
◆ 做一个合格的创始人
>>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
◆ 给自己的每一天注入力量
>>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的理念。我在斯坦福大学听过他的课,所以对他印象很深。他有一条名言是对经理人的忠告:“无论你从事哪一行,你都不只是别人的员工,你还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员工。”
◆ 走出舒适区
>> 做学者是要有“童子功”的,应该是小学之前就把四书五经背完了
>> 已经有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和科技理论发现几乎都是科学家35岁以前做出来的。而我们也统计了,企业家真正把企业做成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超过35岁的。我成立新东方的时候是29岁,马云算是大器晚成,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时是35岁,也是相对年轻。
◆ 成功需要一瞬间突破的勇气
>> 必须突破自卑的壳,突破自轻的贱,突破胆怯的虚,突破失败的惧,越败越战,愈挫愈勇,才能奋勇向前。
◆ 幸福的定义
>> 人可以孤独,但是不能孤单。孤独是一种心灵上的感觉,孤单是一种肉体上的折磨。
◆ 做事情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 交朋友“宁为牛后,不为鸡头”,现在我要说的是,做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做到“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 做人要尽量往低处走,让着别人,遇见利益和名声尽可能往后退,给自己留有积累和发展的空间;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目标,像山一样坚定,才能把事做好。
我有一句自己的格言:“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 先做人,后做事
>> 我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先做人,后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以下是我做人做事所遵循的几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专心致志,尽善尽美;学习榜样,提高境界;建立标准,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时光。
◆ 书都没读过,怎么仰望星空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 钱要怎么花才有意义
>> 说到底,有钱是没用的,只有能换来真正的幸福的钱,那才是有意义的钱。所谓的会用钱,一定不是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的物质需求,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住在普通公寓里幸福生活和住在豪宅里担惊受怕,鬼都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想起一个朋友的话:钱,能够让深刻的人更深刻,浅薄的人更浅薄。我换一个说法:钱,能够让懂得幸福的人更幸福,让不懂幸福的人更不幸。
◆ 附录② 俞敏洪推荐的100本书
俞敏洪推薦的100本書
>>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2 《平凡的世界》 路遥
3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张靓蓓
4 《太空步—迈克尔·杰克逊自传》 迈克尔·杰克逊
5 《万水千山:三毛》 刘兰芳
6 《目送》 龙应台
7 《人间词话》 王国维
8 《红与黑》 司汤达
9 《雪国》 川端康成
10 《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11 《泛若不系之舟》 傅真
12 《菊花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
13 《悲惨世界》 雨果
14 《老人与海》 海明威
15 《当幸福来敲门》 克里斯·加德纳
16 《摇着轮椅上北大》 李春雷
17 《我们生活的时代》 入江昭
18 《圣经的故事》 房龙
19《人类的艺术》 房龙
20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内基
21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麦克莱伦第三/多恩
22 《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
23 《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洛姆
24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25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26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27 《中国有多特殊》 刘擎
28 《孔子传》 钱穆
29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30 《追寻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E·弗兰克尔
31 《再见冬妮娅》 毛喻原
32 《文化人类学》 威廉·A·哈维兰
33 《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 奥巴马
34 《风雨哈佛路》 莉丝·默里
35 《我的生活与工作》 亨利·福特
3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37 《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南方周末
38 《宽容》 房龙
39 《玩偶之家》 易卜生
40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
41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瓦
42 《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莱诺拉·袁
43 《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44 《影响力》 罗伯特·B·西奥迪尼
45 《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46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
47 《西方的没落》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48 《岛屿来信》 陶立夏
49 《美的历程》 李泽厚
50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51 《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
52 《陈寅恪与傅斯年》 岳南
53 《文艺复兴是什么》 盐野七生
54 《我的一生:安徒生回忆录》 安徒生
55 《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
56 《我们仨》 杨绛
57 《寻找生命的智慧》 周国平等
58 《马丁·路德·金自传》 马丁·路德·金
59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60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61 《居里夫人传》 艾芙·居里
62 《名人传》 罗曼·罗兰
63 《思维的版图》 理查德.尼斯贝特
64 《成吉思汗》 勒内·格鲁塞
65 《霍金传》 克里斯廷·拉森
66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67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
68 《欢乐的经济学》 戴维·亨德森
69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70 《拿破仑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
71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72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扎克·易卜拉欣/杰夫·盖尔斯
73 《历史研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74 《论美国的民主》 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75 《西方哲学史》 罗素
76 《马尔克斯的一生》 杰拉德·马汀
77 《渴望生活——梵高传》 欧文·斯通
78 《与自己对话》 纳尔逊·曼德拉
79 《策略思维》 迪克西特/奈尔伯夫
80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81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82 《罗马人的故事》 盐野七生
83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杰伊·哈曼
84 《定位》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85 《麦肯锡方法》 埃森·M·拉塞尔
86 《社会契约论》 卢梭
87 《博弈论基础》 罗伯特·吉本斯
88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89 《人月神话》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90 《伦理学》 斯宾诺莎
91 《生命是什么》 埃尔温·薛定谔
92 《政府论》 洛克
93 《人的潜能和价值》 马斯洛
94 《设计心理学》 唐纳德·A·诺曼
95 《长尾理论》 克里斯·安德森
96 《伟大的人物》 戴尔·卡内基
97 《无价》 威廉·庞德斯通
98 《浅薄》 尼古拉斯·卡尔
99 《光荣与梦想》 威廉·庞德斯通
100 《理想国》 柏拉图
>>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2 《平凡的世界》 路遥
3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张靓蓓
4 《太空步—迈克尔·杰克逊自传》 迈克尔·杰克逊
5 《万水千山:三毛》 刘兰芳
6 《目送》 龙应台
7 《人间词话》 王国维
8 《红与黑》 司汤达
9 《雪国》 川端康成
10 《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11 《泛若不系之舟》 傅真
12 《菊花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
13 《悲惨世界》 雨果
14 《老人与海》 海明威
15 《当幸福来敲门》 克里斯·加德纳
16 《摇着轮椅上北大》 李春雷
17 《我们生活的时代》 入江昭
18 《圣经的故事》 房龙
19《人类的艺术》 房龙
20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内基
21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麦克莱伦第三/多恩
22 《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
23 《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洛姆
24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25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26 《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27 《中国有多特殊》 刘擎
28 《孔子传》 钱穆
29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30 《追寻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E·弗兰克尔
31 《再见冬妮娅》 毛喻原
32 《文化人类学》 威廉·A·哈维兰
33 《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 奥巴马
34 《风雨哈佛路》 莉丝·默里
35 《我的生活与工作》 亨利·福特
3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37 《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南方周末
38 《宽容》 房龙
39 《玩偶之家》 易卜生
40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茨杰拉德
41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瓦
42 《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莱诺拉·袁
43 《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44 《影响力》 罗伯特·B·西奥迪尼
45 《心理学与生活》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46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
47 《西方的没落》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48 《岛屿来信》 陶立夏
49 《美的历程》 李泽厚
50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51 《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
52 《陈寅恪与傅斯年》 岳南
53 《文艺复兴是什么》 盐野七生
54 《我的一生:安徒生回忆录》 安徒生
55 《写在人生边上》 钱钟书
56 《我们仨》 杨绛
57 《寻找生命的智慧》 周国平等
58 《马丁·路德·金自传》 马丁·路德·金
59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60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61 《居里夫人传》 艾芙·居里
62 《名人传》 罗曼·罗兰
63 《思维的版图》 理查德.尼斯贝特
64 《成吉思汗》 勒内·格鲁塞
65 《霍金传》 克里斯廷·拉森
66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67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
68 《欢乐的经济学》 戴维·亨德森
69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70 《拿破仑传》 埃米尔·路德维希
71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72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扎克·易卜拉欣/杰夫·盖尔斯
73 《历史研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74 《论美国的民主》 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75 《西方哲学史》 罗素
76 《马尔克斯的一生》 杰拉德·马汀
77 《渴望生活——梵高传》 欧文·斯通
78 《与自己对话》 纳尔逊·曼德拉
79 《策略思维》 迪克西特/奈尔伯夫
80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81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
82 《罗马人的故事》 盐野七生
83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杰伊·哈曼
84 《定位》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85 《麦肯锡方法》 埃森·M·拉塞尔
86 《社会契约论》 卢梭
87 《博弈论基础》 罗伯特·吉本斯
88 《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89 《人月神话》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90 《伦理学》 斯宾诺莎
91 《生命是什么》 埃尔温·薛定谔
92 《政府论》 洛克
93 《人的潜能和价值》 马斯洛
94 《设计心理学》 唐纳德·A·诺曼
95 《长尾理论》 克里斯·安德森
96 《伟大的人物》 戴尔·卡内基
97 《无价》 威廉·庞德斯通
98 《浅薄》 尼古拉斯·卡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俞敏洪写给年轻人的8堂创业课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