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读书笔记5000字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作者:Susan Kuang

媒体热议、网络疯狂转载的全球生活职业新趋势——Slash/斜杠青年强势来临! Slash/斜杠青年概念引入中国、多重身份探索者Susan Kuang一部诚意之作! 如果你:不喜欢朝九晚五 不满意现在的专业 不想要一眼望尽的人生 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 那么 一起来成为斜杠青年吧!共享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多元生活。自由职业者、兼职者,或是利用业余才艺优势做喜欢的事情的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Slash/斜杠青年。 Slash不是简单的身兼数职,而是主业之外拓展多元化的专长,充分挖掘你的职场潜能。现在的业余爱好,未来可能就是你谋生的手段。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读书笔记

作者真的看了很多书…全书写的有些乱,在我看来不能系统的合成为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的内容,倒更像是作者这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可复制性有,但是还是要视情况而定,本想打3.5分,但想想这么多推荐的书可以看看,还是打4分。

《斜杠青年》书目总结

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简史三部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人类其实和其他非洲哺乳动物一样,被同样的基因控制着,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2.《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美国)

“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沉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一种枯燥的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3.《驱动力》丹尼尔·平克(美国 趋势专家)

我们在工作中无法获得快乐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因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人类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们就能取得更多成就,生活得更加充实。

4.《理性乐观派》马特·里德利(英国)

“我们兴许很快就会生活在后资本主义、后公司的世界了,个人可以自由地临时聚到一起分享、协作和创新,互联网会帮助人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雇主、员工、消费者和委托人。”那么,现代企业究竟还能存活多久?未来的生活方式将是什么样的?也许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能对企业的未来有个更合理的判断。

5.《联盟》Reid Hoffman(美国)

联盟: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从商业交易式的雇佣关系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相互投资关系。优秀人才与企业结合的目的不是为企业服务,而是通过企业来实现个人发展,因此他们仅仅是临时的利益联盟。

6.《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专栏作家)

发现现象:在纽约很多人都拥有不止一种身份,每当遇到“你是做什么的”之类的问题时,他们并不能像其他人那样用一个完整的词来介绍自己的身份,而是选择用“斜杠”来区分不同的身份,于是她为这些人创造了一个新词——“斜杠青年”(Slasher)。工作只告诉他人你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维持生计,工作外的身份则体现了你是谁,喜欢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7.《国富论》亚当·斯密(英国)

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的彼此对立的概念,因为当整张饼都变大之后,一个人的富有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财富。

8.《快乐竞争力》肖恩·埃科尔(美国 积极心理学家)

一个处于积极心态的人,他的大脑会经历所谓的快乐竞争力(HappinessAdvantage),也就是说,他的表现结果会比他处于消极或者中性状态时高出31%,因为积极情绪会使人的智商、精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明显提高。

9.《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美国)

反脆弱的定义:“从随机事件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随机的自由探索。宇宙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自由探索,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没有目的、随机探索的进化中而形成的,人的发展也不例外。而这种自由探索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

10.《看见成长的自己》卡罗尔·徳韦克

区别了2种在人们的成功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思维模式:僵固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11.《异数》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0000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12.《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

人类只不过是基因自我复制的工具,正如塞缪尔·巴特勒那句形象的描述“母鸡仅仅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方式”那样,我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帮助基因完成复制。

13.《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即使在最民主的制度下,人们也往往感觉自己被奴役了—— 不是被政权,而是被社会强加的价值观。”建议每周用一个图表记录本周的所有活动,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时长,然后分析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和意义感,再花时间列出那些平日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思考如何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活动,把那些想做的事情加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4.《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美国)印度教起源

15.《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

16.《大学》(四书之首)格物致知。。。

17.《先天后天》马特·里德利(科普作家,动物学博士)

人类个体发育既不是完全由先天基因决定,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环境或经验决定,而是先天和后天的协同作用。

18.《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美国)

打造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结构的起点。

19.《乌合之众》斯塔夫·勒庞(法国 社会心理学家)

思考群体行为,剖析群体的特点。

20.《机器人叛乱》基思·斯坦诺维奇(加拿大 认知科学家)

与《自私的基因》对比。跟地球上其他的生命相比,人类存在于一种独特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可以反抗这些指令,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复制因子之上,拥有自己的自主目标,这便是斯坦诺维奇所谓的“机器人叛乱”:我们就像科幻小说中那些失控的机器人,把自身创造者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下。这其实就是一种觉醒。

21.《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的系统1。为针对复杂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准确的反应,反应速度慢的系统2。

22.《技术元素》凯文·凯利

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他认为:“创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制作者,或者作家——换言之,也就是任何创作者——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23.《社会动物》戴维·布鲁克斯

“如果说表层思维渴求地位、金钱与喝彩,那么深层思维则渴求和谐与关爱。”因此无论我们有多少欲望,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激发潜能、使人积极向上、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24.《从为什么开始》西蒙·斯涅克

发现伟大的领袖在思想、行为和沟通方式上坚持以“为什么”作为出发点,从不操纵,而是激励身边的人们,使对方发自内心地愿意追随自己。

25.《精益创业》Eric Rise(硅谷创业家)

关键词: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它抛弃冗长呆板的计划,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资源制造出一个最轻量级的、可悲用户试用的产品,然后发布出去,再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产品不断进行优化。

26.《恩宠与勇气》肯·威尔伯(美国 心理学家)

从最初那个刚烈、争强好胜的自己,慢慢柔软了下来,逐渐放弃对“做”的执着,开始转向“存在”,接受世界人、事、物本来的样子,用一个接纳、包容和慈悲的心去拥抱当下。

27.《幸福创造力》亿万

此刻就要幸福。

28.《生命的品质》周国平(中国 学者)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29.《休假的力量》TED:斯特凡

30.《差生的成功之路》TED:卡梅隆·赫罗尔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