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仨读书笔记5000字

我们仨

作者:杨绛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读书笔记

这是本会上瘾的书。不过有个前提建议:书里分三个部分,建议从第三部分看,会比较容易懂,由浅到深,更好。第一,二部分讲的是杨绛先生的梦。第二部分讲的是女儿跟丈夫的离开,尤其沉重、压抑

这是我从了解完三毛与她的丈夫荷西的美好爱情后看到的第二对很美好 与世无争 活在他们自己世界里的夫妻,他们的幽默风趣,也可能是杨绛先生笔下的文风,让我喜欢上了她的文字。

在最平淡的日子里,都能找出乐趣来

《我们仨》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两个书呆子+生活白痴,连搞定一餐一饭都成了冒险。杨绛说,能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他们做一次活虾,简直就是一场厨房里的兵荒马乱。

杨绛开始假装内行地说,虾,我懂的,得剪掉须须和脚。结果她刚剪了一刀,虾在她手里抽搐,她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钱钟书跟她讲道理,说虾不会像她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以由他来剪。

有没有觉得钱钟书瞬间男友力MAX?他们把做饭做出了乐趣来。

王小波就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所谓恩爱,就是好好说话

钱钟书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杨绛在医院生小孩,钱钟书说自己在家里“干了坏事”。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说,“墨水呀!”

杨绛安抚他,“墨水也能洗。”回家后钱钟书把台灯又砸了,杨绛问清楚了是什么灯,说,“不要紧,我会修。”

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怪罪,这是很多夫妻的日常。

换了别的夫妻,这种状况,真的会暴走,会怨怼,会撕逼。

至少是这种对话吧,“老娘在医院辛苦地生孩子,要你做什么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一点忙都帮不上,只会添乱!”然而他们就这样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两个人之间,没有必要争输赢

不愧是读书人,杨绛和钱钟书有一次大吵架,原因是为了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杨绛说钱钟书口音带乡音。他不服,两个人开始上升到人身攻击,然后杨绛请了专家来判断,杨绛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钱钟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自此,他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从此决定,以后可以有不同意见,不用一定要说服对方。是啊,两个人之间,真的没有必要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其实,这种夫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孩子的每一个优点,都像你通常的夫妻是,对自己迷之自信,对对方迷之嫌弃。

“孩子的优点都像我,缺点都随了你”。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个缺点,牵连到整个家族,你们张家全这样……你们李家没一个好东西……钱钟书和杨绛完全不是。钱钟书早就对杨绛说了,“我不要儿子,我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简直是虐狗的最高级。

杨绛说起情话来也丝毫不输给钱钟书的。“阿圆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

“阿圆好静,像钟书。”“阿圆胆子大,像钟书。”

”阿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他们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

最好的夫妻,是志趣上的门当户他们相遇的时候超级偶像剧。他们有着最文艺的一见钟情。钱钟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杨绛则紧张地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他们都是难得的书痴。一切行为都是以方便看书为准则。杨绛说,“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廖一梅说:“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人到中年,就换成女儿去照顾妈妈了

杨绛很胆小,怕鬼,怕黑,钱瑗要保护她。

有段时间,杨绛和钱钟书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

钱媛急要回家看望他们,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必须先写好一张大字报,要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线。回到家里,她着重告诉父母,我们“思想上划清界线”!

然后一言不发,偎着杨绛,贴坐身边,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一针一针地缝。她买了一块人造棉,自己裁,自己缝,为妈妈做一套睡衣。又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她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包糖的纸,装在瓶里,一面把包装纸藏入书包,免得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

那天下大雪。钱瑗知道杨绛怕猫屎,一人在雪地里去把煤球里的猫屎都抠干净了。钱媛连临去世的时候,都在安排妈妈的生活。

因为你怕,我才会变得更强大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从此以后,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还有什么情话比这个更感人啊。

钱钟书生重病,杨绛说,“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走的时候,一直没有闭眼,她附到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那个连虾都不敢剪、怕黑怕鬼的小女人,在所爱的人最脆弱的时候,她变得极其强大。  杨绛说,“媒体说我内心沉稳和强大。其实,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送走了女儿,送走了挚爱的丈夫。她曾感叹,“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好好团聚了吧。

《我们仨》会让你笑,再让你哭。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关于爱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仨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