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耶路撒冷三千年 读书笔记5000字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实的耶路撒冷,就会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 读书笔记

英国犹太人历史学家的名著作,它将耶路撒冷称为“三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圣地。因为“作为上帝与人的相会地,那些在圣经“启示录”中提出的问题将在耶路撒冷得到解决。因为世界末日来临时,将会有基督和敌基督之间的战争”。另外,它 在二千多年前耶路撒冷古城发现古石板地图上标记为当时世界(欧洲,亚洲和非州)的中心。曾经问过在以色列导游说,那时候犹太人的古书及文化历史记载上,还不知道东方有中国。所以,本书也只是以耶路撒冷中心,描述了西方文化及穆斯林文化发展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斗争与纠结。

世界大师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尼比认为,历史学家都应该有预设立场,可是这位后现代历史学家以一种,自称中立客观的态度写历史。所以,他写的书,在目前东方与西方社会之后现代文化思潮下很受欢迎。然而,他真的可以不带信仰立场来写耶路撒冷?拭目以待。

从他在其它书中对于信仰方面内容描写,他是乎更像属于刻薄,非正统无信仰者?例如,他写的一个故事中说:“大流士命令他的马夫把手指伸进一匹母马的阴道,然后马夫在关键时刻让大流士的马闻到一股致其兴奋的味道。因此,希罗多德激动地将一个东方专制君主的崛起归功于那只激发性欲的妙手”。显然,还从前言作者世俗笔调可以看出,至少基督徒应该不会从本书获得多少信仰上有价值内容。作者也肯定不是基督徒。因为作者说,对于“信徒来说,《圣经》是神启的产物。对历史学家来说,它是矛盾的、不可靠的、不断重复的,但同时又极其宝贵的材料,因为它通常是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材料。实际上,它还是关于耶路撒冷的第一本最重要的传记”。作者还声称:耶路撒冷是我的家训”。显然,就是有正统信仰的犹太人都只是以圣经为家训,他们每一家门框上都有一个圣经记号。作者在书中,对一些基督徒名人的描写,基本上都是些选择性恶毒内容,包括他在另外一本书也是如此。例如,将基督徒神学院描写不如妓院等等。当然,今天有些犹太人对于基督徒的偏见依然如此。作者对于新旧约有他自己偏见立场与诠释。所以,其所谓“中立”立场那也是唬人的东东。

当然,本书另外的一个大特点是,读其历史书就像读小说一样。故事内容情节生动精彩。他对于人物,事件描写的精心程度超过了人的想象,例如,特别是一些有关暴力或者性的描写,常常是乎像是他亲临其境者。所以,它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添油加醋之多方面大杂汇,称他为晃悠大师不为过?因此,这对于不了解圣经及相关以色列历史背景的读者,这本书读起来不会很轻松。本书也绝对没有像一些人吹得那样玄乎其玄。特别是作者背后的一些诠释及价值观等等。从历史背景看,作者将犹太人,古罗马帝国时期及后来基督教,穆斯林教,犹太教,东正教及基督教异端文化发展历史,或多或少,有意或者无意,以平行或者混合方式描述召开,这可能是作者写作方法最为独特的魅力。因为过去学者可能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写。其风格特别是乎与易中天教授写的先秦历史文化风格有同工异曲。当然,不知道这种风格是谁在前后?或者二者是否真能扯的上关系?当然,本书作者特别是提供了许多新旧约记载内容以外,别的历史学家没有提供的大量犹太人历史信息资料。例如,希律家族的故事及诸多罗马帝国宫廷阴谋,暗斗细节。所以,它以后如果能够成为经典历史文学小说也不稀奇。例如注意到,作者说“君士坦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羔羊”,那么作者自己呢?简言之,作者属于典型后现代主义作家。因为,后现代的特征就是:不相信绝对真理,只需故事好就行了。但是,后现代主义又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绝对真理。多么奇特的组合。作者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将来会成为人书写历史的主流?也拭目以待。

显然,作者对于穆斯林,犹太人文化发展历史大线条式的描写及内容之丰富,也早超过了现在微信读书已经有的有关中文书。 特别是借此角度描写了穆斯林与犹太教,基督徒之间反复的残酷争斗及相互融合。因此,其效果也是不言而喻。作者甚至还推测“当时可能有不少犹太人和基督徒皈依了伊斯兰教。我们永远无法准确地了解伊斯兰教创立最初几十年的事情,但从耶路撒冷和其他地方宽容的宗教政策来看,这几个拥有圣书的民族之间一直存在大量的令人惊讶的混居和交融”。作者引用“在岩石圆顶清真寺的屋檐下吃香蕉”是人世间至高的享受”。作为神圣“帝国大型建筑物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岩石圆顶清真寺与所罗门圣殿和希律王圣殿齐名。进入21世纪,它成为最世俗的旅游象征,它既是伊斯兰复兴的圣祠,也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图腾,岩石圆顶清真寺至今仍然是耶路撒冷的代名词”。个人认为从上述描写,读者也不难猜到作者真正用意。

耶路撒冷的历史经历过犹太人,中东阿拉伯人,埃及人,罗马人,奥斯曼土耳其人,蒙古人,阿尔巴尼亚人等民族占领。包括经历主要是犹太教,基督教,穆斯林教,及上三大教派中的多种异端派别影响。其中基督教又还经历了东方与西方教会的分裂。中间还穿插犹太人的起义及罗马帝国镇压,中东不同教派穆斯林教派间反复入侵。东正教与西方教会之间,又因为信仰上的原因又有长期的争斗。其中复杂关系多的来自欧洲国家十字军东征,在历史上又留下许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故事。历史上一位教皇曾经说“在通往圣墓大教堂之路;从邪恶的民族手里夺得那块土地”。因为当时圣战理论,无非就是以“重振基督教王国和教皇的权威,并证明消灭异教徒以减轻罪恶的合理性”。所以,在耶路撒冷历史上有反复,各种疯狂的大屠杀犹太人和穆斯林,及阿拉伯人反攻屠城记载。另外,故事中的君王人物是乎没有一个是好人或者能够被称为英雄,是乎还都有同样呵呵德行。唯一例外的是乎只有穆阿扎姆,他是“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最多的建设者之一,他修复了城墙,建造了七座巨塔,将圣殿山上的十字军建筑改造为穆斯林圣地”。

耶路撒冷的困难历史到土耳其统治者因为政治上密谋,不得不转向近代历史西方国家后,才开始少被屠城。但是,犹太人依然在二战时期,被纳粹德国民族性大屠杀。英国人是以色列近代历史上最后的统治者,总体上在管理上有利于城市规划及石油产业。所以,今天的耶路撒冷城都是千篇一律的单调色。另外,尽管,广义上基督徒与犹太民族是天然盟友,因为新约圣经说,在上帝最终的救赎中,依然是先犹太人,然后是外邦人。后者指一切仅仅因相信耶稣而称义的,来自世界各方,各民族的选民。显然,作者在书中几乎对于基督徒的描写都是明显选择性,歧视性,刻意挖苦式的描写。对于,基督教他几乎没有用什么所谓“中立客观”的态度。

书中后面有一个部分专门是从西方不同有名作家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多是阴暗负面的,耶路撒冷的悲哀描述。也有耶路撒冷考古发掘工作,音乐、舞蹈、日常生活等不少具体的见证。本书后约有近三分之一内容都是与近代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及各种事件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说,它也是观察现代国际,民族政策关系准则,国际大格局等方面,开窍入门教程?另外,整本书,整体上对于性及暴力及其它丑恶描述之多,范围之广,可能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力。此外,作者对于犹太人在科学,医学及在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正面的影响贡献,根本没有任何提及。这方面它显然不如微信读书中,上海学者已经出版非常客观的好书。的确,如同作者所说“耶路撒冷被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大约四百年,被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并且三大宗教没有一个是不依靠刀剑、投石器或榴弹炮获得耶路撒冷的”。但是,整个耶路撒冷及犹太人历史,在他的笔下好像只有带有色眼镜下的,外民族的暴力和奸情及如何迫害犹太人?

如果不谈信仰立场,作者的大作估计在当今世界,较受会人欢迎的原因,可能是无论是其取材的重点,角度,方式及某些主题出席频率,还是选择性使用某些词汇,交叉式大线条描写历史上的大事件。作者都巧妙将其个人的观点及价值观,织与无形之中。他文字描述的精彩更是一绝。因此,就像春晚节目上,卖拐杖忽悠人,观众也都喜欢,直到某导演能够品出味道,及潜在影响,终于叫停一样。当然,微信读者如果愿意,审察细节,费大功夫来研究他,说透本书,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易活。除非有更牛的学者出现。

简言之,相信正在读本书的一千多位读者,凡只要真正认真读本书,至少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依然还有人还在说:就是在当今全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大较量及深远谋划中,不管人愿意还是不愿意,耶路撒冷依然是,有形或者无形居住在其中心。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观全局,不足以为谋。尽管作者自己是乎也说不清耶路撒冷经历了多少不同来源君王统治者。它经历了多次的屠城。豪无疑问,世界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以色列民族那样经历过如此众多,反复外族的大屠杀后,又能够奇迹般的兴起。西方各国之间的争斗在耶路撒冷也都有相应反应。更不用说,近代历史上,世界顶尖科学家,思想家,金融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大多是犹太民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尽管,今天的耶路撒冷城内部还是分为四个民族城区,它依然是世界各国人民朝圣或者旅游中心。所以,要了解世界大文化,也不能不读此书。只是作者书中之预设条件上,是乎像有暗器也会伤及某些人心灵,读时需谨慎。西方基督教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支持是天然的,不言而喻的。可惜,作者像现在某些贪婪的犹太人一样,在 上这方面,总体上是乎像是个睁眼瞎。

今天,1967年复国以后的以色列国,在现代军事工业,热代农业,医学制药等方面都是世界强国,尽管它面积只比北京大一点点。显然,如果按照作者的思路及眼光,延伸来对比看今天耶路撒冷的历史,这些为什么还能发生?驱动以色列人民心中的力量是什么?本书中是乎其三千年的历史与现在毫无关系?犹太人信仰的力量在那里?读它似乎也算是白读了?另外,如果历史记载书像是在作者鼓掌之下,可以像川剧那样随意变脸展现。你说这是时代读者们的喜还是忧?当然,这本除了夹带有至少对于基督教等方面有毫无疑问的,尖酸刻薄偏见外,它依然总体上可以被称为犹太人历史百科全书,或者世界级的巨典级参考书应该不为过!特别是附录部分图表很有参考价值。感谢本书精彩的翻译和辛勤劳动。五星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耶路撒冷三千年 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