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书笔记5000字

不就是看个病吗

作者:赵雅楠

《只有医生知道》作者张羽真诚推荐!北漂90后小医生远程指导妈妈就医,1年治好20年顽疾,与父母远隔异地的你也可以高效、精准远程陪诊。《不就是看个病吗》一书作者以初入医院的菜鸟住院医师和患者女儿的身份,从医生和患者两个不同角度带领读者体会了预约、挂号、首诊、复诊、检查化验、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的就医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医患沟通、医保报销、挂号黄牛、医生红包、医疗费用等患者关心的多个敏感话题。不仅为患者介绍了医患沟通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关键点,成功挂号的必胜攻略,省时省力就诊的小窍门,化验检查、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深入医院内部,将医生的职业秉性、江湖规矩,患者和家属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的复杂矛盾和利益纠葛进行了全面展示和新鲜挖掘。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书笔记

>> 正常人的血压维持在120/80mmHg左右,也就是收缩压在120mmHg,舒张压在80mmHg

◆ 医保省钱大招,缴费前先去问门诊医生或医保办

>> 医保的报销起付线是可以累积的。

>> 交钱之前先去医保办或者门诊大夫那里问问能不能报销。”

◆ 医患纠纷 误诊VS.医疗事故

>> 心脏的血和肺里的血是上下游的关系,右心室出来的血先进肺里进行氧合,得到氧气的血再回左心

◆ 病历 挂十几块钱的专家号享受几百元的国际门诊

>> 其实病历书写最主要的就是你的现病史,也就是你为什么要来医院,究竟哪里不舒服?为了鉴别于其他疾病,你还要描述得更加细致一些,比如:(1)病因、诱因(受凉、饮食、药物、外伤、情志、劳累等引起);(2)主要症状的特点(程度、类型、症状、次数、缓急、颜色、部位、量、时间等要注意记录);(3)要描述这个症状带来的伴随症状,比如你血压高,那么伴随症状就有可能是恶心、呕吐;(4)再描述你的全身症状,比如饮食、睡眠、二便、体重、精神状态等;(5)你的诊疗经过,也要详细叙述,都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什么药,疗效怎样?

>> 邮箱挂号攻略细则

看病难,有时候比病魔本身更折磨人。看病难的第一步是挂号难,挂号有很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一定成功的概率,以下推荐给大家的是助我老妈成功预约到医生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在求医路上举步维艰的朋友们更多选择。

我老妈一直以来被呼吸系统的疾病所困,为了能预约到呼吸科的专家,我也是绞尽脑汁,除了拼人力挤窗口挂号的一席宝地外,我用过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与教授直接进行邮箱联系。

可是,怎么找教授的邮箱?找哪个教授看病?也是一门学问。

曾几何时,面对三甲医院科室之多、教授之无穷,我也感到莫名的无助和眩晕感,不过,随着带老妈无数次的预约就诊,我也算是摸索出了点经验:直接上医院官网查教授的专长,找副高及以上的教授,找和疾病相关的教授,然后结合二者内容取交集,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官网,在科室导航里选定你要挂的科室,比如“呼吸内科”,再按照职称和所长这两个不同的方向找寻你的“目标教授”。我一般的做法是,先按照职称找,因为这样很节省时间,接着在副高以上的教授们里挨个点开看看他们的人物简介,找他们擅长的方向和你的疾病方向相一致的。比如,当年我主动联系西京医院的戚教授,也是因为教授擅长诊断呼吸系统的疑难杂症,同时戚教授培养硕士、博士近百人,证明教授实力硬,知识储备丰富。

但是,千万不要只锁定一个人,我的经验是,选择七八个目标教授。因为,从我历次的交流经验来看,发10封邮件,如果有两三封回复的,回复率就已经很高了,毕竟教授们都很忙。

确定七八个教授,然后记下他们的中文名字,接着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学术期刊搜索引擎上输入这些教授的名字,最好把他们选作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来搜索,这样的好处在于:(1)文章的下方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可以帮助你排除同名同姓的人的干扰,算是二次确定这个人就是你要找的教授。(2)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往往都会留有联系方式,留得最多的就是邮箱,如果你有幸在作者简介里看到类似于15612088888@163.com这样的邮箱,等于实际在告诉你教授们的手机号,你就偷着乐吧。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会发现中文的论文里查不到教授,不是因为教授水平低没发过论文,而是因为教授水平太高,不屑于发中文的论文,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继续查找教授的邮箱。我们可以在www.pubmed.com上查找英文期刊,比如一个叫“李小明”的教授,我们在中文论文网站直接索引“李小明”就可以了,到英文网站上,我们可以搜“xiaoming Li”。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文献留下教授邮箱地址的概率更大。当然,如果教授使用的是英文名,而不是中文名拼音,查找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有了邮箱,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发邮件。发邮件要注意以下几点,邮件的回复率才高。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邮件的长度控制在300~500字为宜,因为教授们没有时间去看冗长的邮件。发邮件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有礼貌,叙述的时候要说清你为什么想要加号(越心酸愁苦越能打动人),为什么选择他,以及说清楚你并不会占用他们很长时间。注意,不要把同一个邮件,改了称呼后复制粘贴发给同一科室不同的教授,因为这样会显得你很不用心,很敷衍。

就我发的10封邮件来看,在3天内收到了3封邮件回复,在一周后,又收到了1封回复邮件。当然,我也遇到过发10封邮件1封都没回复的。不过,这也不是事儿,如果5天内还没收到任何回复,就把这些邮件再发一次。业精于勤,但不要太勤,5天1次的频率不至于招人反感。

收到回复,如果教授告诉你让你什么时候去找他,意思就是说他在那天会给你加号,记得礼貌回复邮件,之后记得当天赶早去找教授,争取在正式门诊之前。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8点加号,护士姐姐会说:“当前人满了,你10点再来。”也就是说,教授8点开的加号条基本上可以让你10点看上病,如果你实在情况危重又紧急,非常时期的加号条可以是“紧急加号”,这样8点加号,8点就能看上病。

不过,“加号”是让教授完成额外的工作,人家完全有权利拒绝加号,毕竟,加号不是教授的义务。

关于邮箱加号攻略,要说的就都在这里了。为什么选择邮箱加号而非面见教授要求加号,是因为发邮件比当面要求教授加号要更加礼貌,也会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能介绍你自己的情况,省时省力,尤其适用于不认识教授、专家的陌生人。把这种方式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挂上自己心仪的专家号!

◆ 过度医疗 从医生的全世界路过

>> 医学素养就像内衣,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证明你有。没有,可以一眼望穿。

>> 和有些患者见面,那叫故事;和有些患者见面,那叫事故。

◆ 江湖 医院科室龙虎榜,痛痛痛,忙忙忙

>> 在各大医院中,历史比较悠久的有四家: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另有军大护航,同济、中山、上交派做伍,可谓气势磅礴。

>> 有情人节看诊,接吻接到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有中年夫妇剧烈吵架,丈夫喝酒后犯浑,妻子直接拿电熨斗在丈夫后背烫出个花的;有人吃水果,不小心吃了个肉虫下去,害怕肉虫不死,又喝了点灭虫灵来急诊洗胃的;还有人一来就装昏迷讹钱,结果被急诊大哥推了一针速尿,30分钟不到就麻溜儿上厕所的;就连新婚之夜,都有人将风油精当成印度神油给丈夫用,辣得丈夫见着大夫直喊救命。

◆ 陪诊 爱你千日,给力一时,好家属是这样炼成的

>> 只见父亲拉下脸,险些发怒:“这医院太恶心人了,去上厕所的人那么多,厕所的坑那么少,光等人就等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等上了,取尿的时候连个把门儿的也没有,也顾不得旁边人看了。就是那大夫说什么前1/3的尿不要,我哪知道我总共要尿多少,尿尿就那么几秒钟的事儿,想着1/3一晃神,差点什么都没接上,最后幸好还接点儿根儿。要说这取粪便就更气人了,好不容易使劲儿出来一点,结果这厕所还是感应的。一摇屁股就冲水,全给我冲没了。还有这屁股这么大,给的烧杯那么小,都不知道这屎到底该怎么取?是瞄准了接,还是拉完了再舀,旁边也没个人给教。但是钱我都交了,检查要做啊。我又努了把力,这次稳住了没敢动,才弄了点样本进烧杯。儿子,你还有矿泉水没?我这尿取得太少了,不够大夫说的量,得兑点水。”

◆ 检查 是“镜”还是“穿”,有创无创很关键

>> 若干年前,一个夜晚,我正在急诊室跟大哥拜师学艺,一位男士捂着自己的下体,表情痛苦地进来了。

问完病史,在场的医生、护士无不惊奇,都争相过来观看男子的切口。原来该男子嫌医院的包皮环切术太贵,索性就在淘宝上买了一个环切器,在跟店主沟通取得技术要领并看了五星好评的留言后,男子一咬牙,直接自己动手切了。不过,切是切了,就是没切下来。大哥查看了伤口后,开始消毒、清创、缝合,那场面真是“一滴碘酒一声嚎叫”。不仅如此,由于刀没消毒,男子还得注射破伤风疫苗。本想省钱,反而多花钱又多受罪,真是赔了丁丁又折兵。

>> 大伙最熟知的量血压,量的其实是动脉的血压,一个袖袋绑在上臂,然后不断向里面加压,通过听诊器听动脉的搏动范围,来确定血压的高低,正常人的理想血压是在120/80mmHg附近波动。

而中心静脉压常常是在ICU里给重症的患者测量用的,测的是大静脉的压力。

>> 一般无创检查,多是因为这些器官在体表本身就有开口,顺着口入就是无创。

>> 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1/4的肝就能长成一个完整的肝

>> 刀一旦出鞘,不是杀人就是救人

◆ 黑名单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乙肝往往是各种肝病的导火索,很容易产生后续的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病毒就像是一个捣蛋鬼,正常细胞通过碱基A、G、C、T来编写指令时,乙肝病毒就会过去干扰人家书写条文,于是,细胞会写错别字,写的错别字就叫作基因突变。

同时,乙肝病毒还非常阴险,进攻的时候,常常把细胞戳破,导致细胞死亡。人体在死亡的细胞上会筑建围场,将整个细胞包围起来,这个过程就是肝硬化,就像肝脏里浇灌了水泥一样,肝脏会逐渐失去功能。

乙肝病毒的另一个阴险之处还在于,它造成的基因突变,不是让细胞的错别字写成“我要阵亡”,而是让细胞的错别字写成“我要生我要生”。于是正常细胞按照新写出的条文,开始疯狂地比谁能生,生出来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就形成肿块儿,也叫肝癌,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细胞没有正常的肝脏的物质代谢功能,反而占据着肝脏的领地抢占着肝脏的营养。

◆ 复诊 信任,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 阴性代表没有,阳性代表有。如果是检测疾病的指标,阴性就是好事儿,代表没病。如果检测抵抗力的指标,阳性就代表好。

>> 内科怕发热,外科怕腹痛”,一个简单的腹痛在外科看来就有无限种可能,有可能是本身器官发生炎症,有可能是临近器官的炎症,还有可能是缺血或者穿孔。

>> 所谓“防御性诊疗”,就是说从实际病情看,医生开具了非常严谨、全面的各项化验和检查,回避诊治高危病人过多的转诊和会诊,也就是说查个全套,规避风险。

而几乎所有的医生在碰到这样的患者,都会提高警惕,唯恐成为被告。因为很有可能,患者回过头来就说:“我当初在这儿看病,你们怎么没给我查出来是这个病?”

所以,如果要查得清,就要查得全;如果要查得全,就得多花钱;不想多花钱,争当“傻白甜”。

确实,“傻白甜”的患者对医生是绝对信任,医生也就不会为了防止成为被告而提心吊胆,面面俱到。

因为医生需要的是信任。

◆ 住院 赖床的“蝴蝶效应”

>> 上联:十个医生,九个加班,八点写病历,七点起床,累得六亲不认五官不整,为的是四个患者三大手术,最后穿得二不拉几,一塌糊涂。下联:一个患者,两个亲人,三个朋友圈,四面威风,查得五脏六腑六尘不染,为的是七种鉴别八方支持,最后落得九五至尊,十全十美。横批:这就是医院!

>> 希望如火,失望如烟

◆ 移植 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 不医闹,不追责

>> 肝移植,一般都做半肝移植,大约切60%的肝给你父亲,其余的肝留在你身体里,三个月就基本能长好,你也能恢复正常工作。

>> 大爱无言,唯有泪千行。

>> 生命有痛,有你真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就是看个病吗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