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5000字

小脚与西服

作者:张邦梅

张幼仪在不重视女性的传统中国社会长大,离婚后力争上游,成为上海的银行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而她的后辈,在上一代在东西方冲突的恩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张幼仪和张邦梅各自为中国妇女的经历书写了值得记忆的一页,对生活在现代的女性而言,更是一件宝贵的礼物。

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

一星都不想给!!![微笑]婚姻上来说她很可怜,但在国家层面来说很可恨!!![发怒]现在很多文章都在吹张幼仪,说她离婚后成为了独立女强人,经商成功。事实的真相:她靠家人关系开展事业,囤积战时物资,以高价抛售,当时的人评价她为“囤积居奇”。-国难财(自传在后面):“张幼仪后来涉足商业,在抗战期间,囤积了大批军服染料,等到价钱涨到数十倍,再也没法从德国进货的时候才卖掉,赚了一大笔钱。”“之后,她又用这笔钱作资金,投资棉花和黄金,事业蒸蒸日上。”“她囤积军服染料,直到价格上涨一百倍才果断出手。她还炒作过风险更高的棉花和黄金,同样能够获利了结。”这是另一段资料对她“做女强人”的描述,更直白。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发国难财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呢?简单来说,国难财是用人命换的。军服染料上涨几十倍后出手,赚的是抗日军费。棉花短缺,受冻甚至冻死的,是军人和老百姓。囤黄金,贬值的是货币,加剧了通货膨胀,民国老百姓大部分本来就一穷二白,现在彻底吃不起饭了。大家可以查查抗战时期或者建国前,我国每年冻死和饿死的人数估计,以及民国时期通货膨胀、人吃人现象的严重程度,触目惊心。

独立女强人人设?关键词:张幼仪的家人张幼仪家是江浙财阀的代表之一,与四大家族关系密切,向蒋介石贡献了很多郑智献金,家族成员均从政从商。

1. 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

2. 后来在哥哥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

3. 八弟张禹九与徐志摩等四人在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张幼仪又出任该公司总经理

4. 二哥张君劢主持成立了国家社会党,她又应邀管理该党财务

5. 抗战期间囤积物资,彻底迈入财富自由,晋身女强人。

品品张幼仪的职业发展路线吧~

概括下张家的结局,张家所有人在抗战到解放前这段时间,带着钱离开了大陆,最终定居美国。张幼仪大宅位于纽约中央公园西道,当时世界房价最贵的地方之一,看来抗战确实让她获利颇丰。张家人目前全部是上层美籍华人,已经完全洗白。张家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生活没受干扰”相比死去的平民,确实幸运。“只有我赚到了钱,别人都没赚到”我觉得她挺得意的,应该想想别人是没赚到/不像她一样有家人渠道买战时刚需品/不想发国难财。

再增加几条史实:1. 为了维持货币稳定,国民党规定,老百姓包括资本家在内,私人不能够保存黄金、白银,也不能保存外币,所有保存的黄金、白银、外币都要卖给国家。大家猜猜张幼仪囤黄金是非法还是合法的呢?

2.民国政府早已意识到投机商们对经济民生的危害,可惜对此无能为力。“蒋经国被蒋介石派到上海,整顿上海的经济秩序。物价稳定了,老百姓的心也就稳定了。但是有些人是不希望物价稳定的。谁呢?奸商。奸商赚钱最简单的手段就是“低买高卖”。在物资缺乏的年时代,他们通过与官员勾结,利用手中的资源,可以买到一般人买不到的大宗物资。”(我觉得上面这段就是在说张幼仪们,只有像她一样的人,才有家族资源让她有购买军服染料、棉花和黄金的渠道)如果说1945年的民国已经是一座岌岌可危的高厦,住在里面的百姓人心惶惶。那张幼仪们就是那些不仅早已逃出高厦,还悄悄挖松地基的人。

对比一下在谈到张幼仪时总会被拖出来的林徽因女士,和她的家人:关键词:林徽因家人,福建闽侯林氏。林家是福建大家族,我觉得他们的家风非常好。

1. 抗战期间,在逃亡至昆明的路上,林徽因夫妇结识了8个从沦陷区跑到昆明报读空军学校的爱国学生,林徽因对他们多有照顾。这8个人因为家人都在沦陷区无法来他们的毕业典礼,林徽因和梁思成便以“名誉家长”的身份参加,此后把这8个青年认作了弟弟,当作家人。从1940-1944年,这8位青年全部牺牲在战场上,遗物均交寄林徽因。林徽因本人在战乱期间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贡献在此不做赘述。

2.林徽因亲弟林恒,空军飞行员,牺牲于1941年3月。林徽因作《哭三弟恒》: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3. 1944年,12岁的儿子梁从诫问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4. 林徽因叔叔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赴死前作举世闻名的《与妻书》,是一篇楼主每次读都会被感动到的文章,很推荐。“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5.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于1919年5月2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向国民揭露国民党的卖国行径。此不足三百字的新闻一经发表,顿时激起千层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十二所学校的三千多名爱国学生举行游行。“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6. 林徽因叔叔林尹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林文、林觉民并称黄花岗“三林”。

7. 林徽因叔叔林肇民,革命军副司令,参与于山战斗的指挥,为光复福建立下战功。

-

“原配滤镜”不是为国难财辩护的借口,“在商言商”不是发国难财的理由,隔壁的最赞看的我很是迷惑。

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未曾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

有些人吃着人血馒头,带着黄金去了美国。

-

我们今天看到的民国风流,文人雅士,名媛美人,是民国0.1%的人的故事。剩下的99.9%,几乎无人为他们著书立传。

真实的民国,不是上海租界的灯红酒绿,是百姓一穷二白,饿殍遍地,哀鸿遍野。国民党甚至会放弃人民(花园口决堤,蒋介石下令炸开堤坝,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万余家,安徽、江苏耕地被淹没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者达480万人,390万人流离失所,统治者们却依然过着优雅精致的生活。

知识分子是民国的上层阶级,他们有的选择当缩头乌龟,甚至大发国难财;有的选择与国家同进退,共生死。回到民国,我注定是那99.9%的可怜人,所以我钦佩后者。

以郭汝瑰之名言作结尾: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小脚与西服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