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CCTV《朗读者》的同名图书,由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作为本书的主编。该节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受众口碑。本书依托电视节目,体例上按照主题词结构划分章节,章节内分主题导言、朗读者小传、访谈、文本、点评几个板块,偏重文本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回归书的阅读感和品质感。收录多篇名家名作,老少咸宜。该书分三辑,每辑收入四个主题的精选内容,附图片。
朗读者(全3册)读书笔记抱着这本书,我感慨着,一次又一次陷入沉思,它道出了每一个朗读者的心声,它深情地朗读了一段又一段的文字,它打动了听众,迷醉了在其中的我。身处社会,每个人都为之生活操劳,且浮躁的繁华之下体现的我们拥有的却是贫瘠的精神。是什么让我们匆忙而落下了内心的需求?是物质生活的快节奏吧,因为我们在物质生活走得过快而少有时间去弥补我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走得久了,我们应要停下来,静下心,倾听内心的声音。
《朗读者》引起了朗诵文学的潮流,它倾听了无数人的朗读,它在许多城市设置的“朗读亭”则录制了经过的朗读人的喜爱的篇章。若是遇见了“朗读亭”,就进去朗读吧,它是倾听者,而我们是朗读者。
文学无国界,朗读无歧视。《朗读者》是综艺节目,在看《朗读者》过程中,我看到了部分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朗读者选取的文学篇章多是国外?”等。为此,我自个有点悲伤,因为我不知道有这疑惑的人是不是把爱国爱得钻牛角尖。请不要把爱国绑架到文学。因为文学无国界。而朗读者朗读的皆是内心的声音,是每个人自个曾爱不释手的文学篇章,而非歧视和不爱国。
朗读者1.遇见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笑着遇见
缘深缘浅,谁遇见了谁都是缘分,也许这只能做一时的相伴就很快要错过。遇见变成了错过,我们会惋惜,会为此难过,可接下来怎么办?貌似我们都忘了!
期待遇见?不,遇见是缘分,期待则是会让自己更迷茫。不再遇见?缘深缘浅,该遇见的都会遇见。
看着这一切的遇见,其中有尽不如意的,但也有是我们难忘欢笑的。
也许下一次的遇见是另一人另一地另一时,可又能怎样?扑朔迷离,深情看着,我接受了遇见。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余生皆是你
太多情话,已有人说出来;太多的爱,已有人做出来;太多的一起,已有人执手相看泪眼。我啊,喜欢孤独,放任你我,走走停停,看着虽还是苦不堪言,却又有一丝满足。
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没想过结婚的对象不是你。
无论怎样远隔着,我的心永远跟你在一起,如果没有你,生命对于我将是不可堪的。陪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陪伴在于长久
你我知道,陪伴对于我们来说是从不缺少,可为什么你我一次又一次地为无人陪伴而患得患失,为什么你我还渴望着陪伴?
他们来了,可他们又走了,这算陪伴吗?短短浅浅的陪伴固然滋润了一时的你我,却又像龙卷风一样瞬间带走了一切的美好,曾雄浑过,却只剩下破损。
想要的是长久的陪伴?应该是吧!受过伤,一度被长久陪伴的家人温暖着,兴许是长大了,这种陪伴要减少你我对家人的索取转而增加对家人的付出,这算是一定的能量守恒定律。(这难以做到绝对的守恒)
于是,我们寻求长久的陪伴,这包括有朋友、恋人、陌生人,我们可能得到的是短浅的,但终究会有长久的。
为什么我们需要陪伴?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选择选择无处不在。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礼物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选择是分岔路
也许一次选择,只有两三个选项,可多次选择就走出了自己的路,一条只有自己的路。
选择是分岔路,选择了一条,则意味着要错过其他路,兴许很多人说大不了从头再来,可其实只有下一次选择而没有时间重来。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朗读者2.第一次人这一辈子要遇到很多很多个第一次,这都是非常宝贵而难忘的第一次,因为它们意味着我们的成长。
汪曾祺说过:人的第一次,往往需要勇气。
眼泪眼泪是无色的,但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
人的心灵应如浩淼瀚海,只有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风华长存。眼泪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的色彩!告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
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琬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引述这首诗,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勇气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其实把今天过好了,就是一种勇气。今天,明天,未来的一天又一天,坚持下来就是一种勇气。有信心,就会有勇气,因为有梦想,就会有冲动。朗读者3.家
关于家,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
对于中国人来讲,所谓“有根”就是有一个在清明节可以磕头的地方。当你离开家出去寻找生活的时候,那是你主动选择的。如果你根本就没有选择,命运让你四处漂散,那叫漂泊。所以我觉得这是有质的区别的。我们可以说浮萍是漂泊的,但不能说鸭子和鱼在漂泊。味道
味道,当然不仅仅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生活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味道,其实一切都能让我们品出味道。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就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那一天
“我忘不了那一天,还记得那一天。”那一天是每个人自己的那一天,是因人而异,也许会让人欢笑,让人落泪。
我还记得那一天
那一天啊,你们都会有的,都会记得,都会难忘。我记得的那一天啊,只是我自个伤心至极而又痛苦地选择了活下去。
那一天,我下了晚自修,高中生涯是许多学子的最刻苦最欢乐最忧伤的时期。生理趋于成熟,心理开始好奇,脑子胡思乱想。得不到呼应的一个人在夜里再也受不住周围人的嘲笑嚎嚎大哭。我这么不幸了,活着还有意义吗?可我还是活了下来,麻木的我竟选择了逃避一切。直至现在,我依旧还在纠结,只是我思想也成熟了一点,没有那么痛苦了。
人这辈子,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青春青春,我们奋斗的年华,若是虚度了,就连回忆青春的权力都没有。
青春还在吗
青春,少不了执着,做不到安稳。面对家人的劝告,多少人选择了服从?面对社会的残酷,多少人选择了麻木?面对生活的现实,多少人选择了沉浮?
我啊,还是个冲动的人,也许黑夜中我少不了掉泪,可在白天我依旧笑着。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朗读者(全3册)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