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人生中需要直面的问题,从潜意识上克服悲观畏难心态,根治懒癌拖延症,学会在克制中取胜,不被物质和信息世界所淹没,掌握高效完成工作的技巧,拒绝自卑、浮躁、怂人心态,不给自我设限……这不仅仅是一本带你走向自律的行动攻略,更是收获美好人生的心灵圣经。30天,让我们来做行动派,让自律带你走向多姿多彩的美好人生。
自律力读书笔记读完《极简力》这本书,带给我反思的莫过于自律和自由这两个词,可谓是道尽了人生的真谛。
很多年前,伟大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对于自律和自由,曾这样表达过: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我最喜欢的哲学小说家安·兰德曾经一针见血地点破这个残忍的道理:
你可以逃避现实,但是你却无法逃避“逃避现实”所带来的后果。
你可以不自律,但是却需要承担因为不自律而产生的代价。
这世上有很多条路可以让你成为自己,唯独放纵不可。
自由很公平,但它并不均等。
你付出过多少努力,才有权期冀多少回报。
与此同时,著名心理学医生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也写道: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动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很多时候,自律并不是自制力,而是一种状态。客观上,是一个人具备“推迟满足感”的能力。你抱着吉他每天练习,在外人看来你是刻苦努力,但对你而言练习只是一种状态。你健身控制自己的饮食,在外人看来,得咬牙抵制美食的诱惑,但对你而言合理饮食只是一种状态。
就像专注并不来自于专注本身,自律也不从自制力中得来,只从兴趣中得到。受兴趣的驱动,那些需要刻苦坚持的、咬牙抵制的就会自然消失,自律也随之上身。你要明白,这是完全区别于外界压力而养成的某些习惯。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的作者陈果说了这样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
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
如果生命注定伴随着枷锁,那么一个人的自由就体现在他面对不同的“枷锁”时做了何种选择:如果他选择心灵的“轻歌妙舞”,那么他也就选择了给冲动的“欲望”套上枷锁;如果他选择的是在纵欲的享乐中尽情舞蹈,那么他不得不给自己的理性戴上了镣铐。前者在理性的“自律”中实现了内心的自由——安宁,后者在激情的“放纵”中满足了欲望的自由——快感。
不止于此,《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的作者万维钢老师在得到专栏上阐述的自由和自律更是一语中的、短小精悍!你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非得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个人,他是在自律方面有很大的造诣,也是万维钢老师在《高手》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很让人佩服的人物,更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对军事很了解的朋友,或许听说过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有一个指挥官叫杰克.威林克,他曾在海豹突击队服役20年,参与过伊拉克战争,回来以后负责西海岸所有海豹突击队的训练,退伍以后跟人合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向商界传授军队的领导力和管理经验。
2015年,威林克还出了一本书,《极端所有权:海豹突击队的领导方法与制胜策略》,这本书曾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名列第一。
为了深入了解威林克的自律是怎样影响他的人生的,我曾一度想把这本书和另外一本蒂姆.费里斯的《巨人的工具:亿万富翁、偶像和世界表演者的战术、习惯和日常》(这本书也介绍了威林克的自律)买来一睹为快,但由于这两本书是英文版,价格得好几百,目前的能力还是不能够买的,有机会也要买过来,但自律的威林克从此让我铭记于心。
据我了解,当初,费里斯做了一个播客节目,专门对名人访谈。为此,他特意把威林克请到自己家里,威林克还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八点,费里斯的女朋友把他叫醒,说威林克好像5个小时之时就起床了,一直在看书。她作为女主人,都不知道怎样招待。
其实可能也不至于有5个小时,威林克的正常习惯是每天早上4:45起床做事。他早就退役了,但是保留了特种部队的纪律,还能连续做76个俯卧撑。
费里斯其实也是个特别有效率的人,但是生活习惯是科技宅男式的,一般都是晚睡晚起。费里斯就问威林克为什么非得早起。威林克说早起能让他获得一种在心理上战胜了敌人的感觉。
威林克总觉得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敌人,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手榴弹,等着跟他交锋。他已经不在军队,将来不会再上战场了,但是他总觉得有一天还会面对敌人。每天早上一睡醒,他就问自己,现在做什么才能为那个时候做好准备?然后,他就起床了。
言及于此,我被威林克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在威林克身上,早起也是自律的体现,威林克的座右铭就是自律=自由。
可能有人会说,威林克是军人,早已经在军队形成了自律的习惯,这么说我不反对,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想说的是,威林克在军队保持着这样的自律性很正常,退役后仍一如既往地早起,坚持每天早上读书、做有价值的事情,这足以证明他的自律性有多么强大。
回过头来说,每个人的眼中或许有不同的定义,但于我来说,它在我的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深知自律对我的益处,它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它让我设法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它让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直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什么事先以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为核心,不能为了一时的轻松而放纵自己,要时刻以自律的态度去提醒自己,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渴望自由,渴望财务自由、渴望时间自由、渴望免于疾病和贫困的自由,这是很好的憧憬,但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实现这些自由,就必须自律。
人生而自由但却不自由,因为一言一行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一般人认为打破这些限制,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事实上,这就像一个个局,你打破这些之后还会有很多新的限制出来,显然,这不是最合理的办法。
当然,也并非无计可施。自律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你可能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优秀人士,即使在面临着和你我一样的限制,他们依然很清楚自己的每一步该做什么,而且,他们拥有对时间的掌控权,能够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结果反而很自由。
说到这儿,我相信该有人疑问,自律的人都具备什么特征?怎么能够判断一个人有自律精神?我是这样看待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指导。
①自律的人反而享有很大的自由。
②自律的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不会轻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③自律的人很清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④自律的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自己的一套做事准则。
⑤自律的人敢于承担责任,绝不会推卸责任。
⑥自律的人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会积极主动的面对困难,不会自怨自艾。
听了那么多人对自由和自律的阐述,你是否更理解了呢?
其实,无论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去追寻自由,是要能够承受自由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轻松随意。
突又想起女神柴静在《用我的一辈子去忘记》里说的一段话:
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受限制,倘若真的在种种限制中依旧能够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自由!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段话共勉!
《把时间当朋友》的作者李笑来在书中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如果我们以七年为一个时间段去计算我们的人生,那我们每个“下辈子”就是对“上辈子”的检验。
如果你选择在“上辈子”死磕、自律、努力,那你的“下辈子”的起点就会比别人高出好多;如果你选择在“上辈子”晃荡度日、得过且过,那你“下辈子”的起点会与“上辈子”没有太大差异。
每一个未来都是对过去生活的检验,每一个现在都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未来过得怎样,都取决于现在怎样状态的你。
2019年1月4日00:00曦月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自律力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