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直到孤独尽头读书笔记5000字

直到孤独尽头

作者:贝内迪克特·韦尔斯

被350家书店评选为“独立书商年度挚爱”;雄踞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一年;荣膺“欧盟文学奖”、《图书市场》杂志“年度作者”和“年度图书”;售出24种语言版权,荷兰语版登上畅销榜第二名。小男孩尤勒斯和他的哥哥马蒂、姐姐丽兹性格截然不同。一场悲剧彻底改变了姐弟三人的命运:从小在呵护下成长的他们在一场意外中失去了父母。虽然进了同一所寄宿学校,他们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日渐疏远。从前自信满满的尤勒斯遁入了自己的幻想世界。漂亮神秘的女孩阿尔瓦是他唯一的好友,他们分享各自喜爱的音乐和书籍,或真或假地约定未来,却在高中毕业时负气疏远。

直到孤独尽头读书笔记

见惯了生离死别,现在总算跟死神也打了个照面。

小时候,妈妈一度管我叫“小蜗牛”,因为我天生就像蜗牛一样,喜欢把所有事情都牢记在心。每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我就会跑去征求她的意见。她就是我的指南针。我出神地看着她的神情、她那张熟悉的脸和搭在我肩上的手。

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个自信满满、无所畏惧的少年。在父母过世时,他不够坚强,败给了人性中的另一面。我并不怀念他,只会偶尔怀念他在十岁前的放纵和淘气。在我的生命中,可还有机会回到那种疯疯癫癫、无忧无虑的状态,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

说好一起去听哲学课的,现在大概要延期了。”她打趣说,“你又可以拖上一阵了。”

我只是笑了笑,但恐惧很快就钻进了我的心里,就像有一只拳头顶在胃上,让我感受到切身的痛楚。这种痛苦足以把世界扭成一个结。

阿尔瓦抓起我的手。我们手的大小很般配,握着她的手,我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温暖。当年,在停在乡村小酒馆前面的红色菲亚特里,我就这么做过。我在她那儿一直待到天黑,才骑上摩托车离开。马蒂已经哄孩子们上床了,但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骑车去了城外。来到乡间小路上,我加大了马力。寒风吹过我的脸,我享受这种感觉。

有时候,我直愣愣地盯着路面,一切仿佛都从我眼前消失了。接着,我看到她在学校里坐在我身旁的样子。一头红发,小心翼翼,戴着夸张的角质眼镜,虽然前门牙有点歪,但还是一个美人胚子。这个阿尔瓦对我来说是那么神秘。

现在,我知道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事情。我知道这个女孩失去了她的姐姐,后来去了俄国,在那儿结了婚。我知道她后来与我重续前缘,生了两个孩子,还有在夜间独自散步的习惯。我也知道她是一个好母亲,后来得了病,躺在医院里。当年阿尔瓦在学校里坐在我旁边的时候,我预料不到这一切。当时的她只是坐在一个刚刚成为孤儿的城市男孩身边的乡下女孩。这就是故事的开端,属于我们的故事。

后来,我想到了死亡。从前我一直以为死亡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就像从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飞过。触碰到雪的那一刻,虚无的世界中便装满了一个人的回忆、感受和画面。有时候,这些信息是那么美妙,那么奇特,灵魂需要深入其中,在里面停留片刻,才能继续前行,穿过虚无的世界。

生活不是零和游戏,它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它有时候是那么公平,让一切都有了意义,有时候却是那么不公,令人不禁怀疑一切。我扯下命运的面具,却只看到了意外和巧合。

亲爱的阿尔瓦,

希望你还喜欢我写的小故事。就算你不喜欢,也别要求太高。对了,这个周末我终于读完了《心是孤独的猎手》。现在我总算明白,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麦卡勒斯了,这个故事也很打动我。现在我也明白了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书中的人物,在午夜过后去咖啡馆游荡。但实际上,那些每天晚上在那儿相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迷惘和失意。我不希望你也成为那样的人。另外,更触动我的是书中一个人物里外分明的双重人生。过去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明白了我就是这样的人。

外在的世界,也就是其他人口中的现实。在这个世界中,我父母双亡,没有朋友,哥哥姐姐头也不回地弃我而去。我或许会学个什么专业,然后找一份工作。在这里,我不能向他人倾诉,也许看上去有些冷漠,甚至失去了部分乃至全部的自我。死亡在终点等候,有时候我真想就此消失。

内在的世界有所不同,它存在于我的脑海里。可一切不就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吗?你总是问我,在发呆或是上课走神时都在想些什么。事实上,我什么都没想,只是在做我自己。有些时候,我想象自己在美国长大,我的父母还在世。再比如今天,我就在上课时神游了意大利,同行的有我的父母、阿姨和哥哥姐姐,大家都坐在一辆舒适的房车里。这种感觉如此强烈,很难用言语形容。我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一起开车沿着阿马尔菲海岸行进。我可以准确地告诉你那儿的空气中混杂着柠檬和海藻的味道,给你描述秋天树叶的颜色,给你形容我们吃的西瓜被阳光笼罩的样子。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姐弟三人都谈论了些什么,我们的父母向我们投来了怎样的目光。在一家意大利小餐馆,姐姐第一次抿了一口葡萄酒,还装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但其实我知道,那味道让她恶心得要死。

我当然清楚这些幻想是多么幼稚。但我也坚信在苍茫宇宙中总存在一个地方,能够将两个世界看得一般真切。真实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当一切已成过往云烟,当时光在数十亿年后抹平了一切,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任何事物曾经存在,所谓的现实也就失去了意义。到那时候,我脑子里想出的这些故事,也许就跟人们所谓的现实一样真实,或者一样不真实。

你肯定在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你肯定也想知道,为什么我只是问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慕尼黑租房,而没有向你坦白我的感受,虽然这或许显而易见。我无意冒犯。相反,实际情况是,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还不知道你对我的想法和感受。我不愿拿我们之间的感情作赌注,害怕继失去我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后,又失去你。

不过,这封信是我藏匿了许多年后迈出的回到外在世界的第一步。跟你说的这些,我从未对其他人说过,因为我也知道,过于沉浸于自我其实是个错误。我希望和你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现实。

你的尤勒斯

我又看到阿尔瓦出现在我面前,跟我说话;但这一次,这幅画面很快就消散于无形,被另一幅画面所取代:我驾驶着摩托车,沿着乡间小路行进。我戴着耳机听音乐,头盔没合上,其他的我想不起来了。这天早上,我预约了葬礼的时间,之后又跟孩子们说了会儿话,在这期间,我再次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一切。

我加大油门,车开得越来越快。托尼说得一点都没错,真有一种飞一般的感觉。但我相信,这种感觉还能再上升一个层级。耳朵里响起轻轻的吉他声,地下丝绒乐队的《海洛因》。接着,打击乐器和人声小心地进入,音乐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暴躁,歌声也越来越撕心裂肺。我把音量调到最大。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寒风吹得我不由自主地扭过头去。在那一瞬间,许多事情涌上心头。我想到了阿尔瓦的死,想到自己根本无法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我害怕失去一切。我看到罗曼诺夫一脸惊恐地站在我面前,说他没法放手,但这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于是,就在这一刻,我放手了。

摩托车没有沿着道路拐弯,而是径直冲出了马路。这一刻的感觉真的很像飞翔。有一秒钟,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我的手上没有任何东西,一切都不再受我掌控,该发生的事情就让它发生吧!

我开始改写我的小说。虽然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写得太过阴郁,而且我也知道,要想把所有人都写得恰到好处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她。但这毕竟是我一直想为阿尔瓦做的事:我要让她成为一个不朽的小说人物。虽然这个故事我一直没有写完,但我绝对不会停止写作。我已经明白:只有在小说中,一切可能的事物才能同时存在。

我既可以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也可以是一个骑车从山坡上疾驰而下、摔断了胳膊依然不肯放弃的孩子;我可以是一个父母双亡后生活在梦里的孤僻男孩,也可以是一个父母健在、意气风发、深受女孩欢迎的学生;我可以是一个不敢表明心迹、遁入孤独的青年,也可以是一个乐观自信、紧紧掌控着自己生活方向的大学生;我可以是一个不知何去何从、中断学业进入一家柏林厂牌工作的失意者,也可以是一个与此无关、远渡重洋并一直生活在国外的男人。我可以做一个意志坚定的成功的摄影师,满足父亲的期待;也可以做一个作家,用另一种方式与自己的父亲和解。我在阿尔瓦那儿根本没有机会,因为她的姐姐没有失踪,她后来也不需要我。阿尔瓦在我这儿也没有任何机会,因为中学毕业后,我过得很好,根本就不需要她。我终于找到了此生的挚爱,却又过早地失去了她。我本可以在年轻时便将她留下,好好利用所有时光。或者我再也没有和她重逢,而是留在了诺拉身边,跟她生了一个儿子。或者我在蒙彼利埃长大,婚后膝下无子,根本就不认识阿尔瓦。

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而在这千万种可能中,有一种成了现实。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只是巧合。从年轻时我就感觉到,自从父母死后,我的生活就走上了另一条错误的道路。相比我的哥哥姐姐,我更爱不停地追问自己,青少年时代发生的事情到底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只有我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无论我任凭过去对我施加影响,还是将它反驳得一无是处,我都还是我自己。一想到和阿尔瓦及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我就明白:这已经被我刻下许多明显痕迹的另一种人生,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错误。

因为,这就是我的一生。

丽兹当天晚上一直很拘谨。她那从前完美无瑕的脸上已经起了一道皱纹。她笑的时候显不出来,一旦不笑就十分明显。她已经不嗑药了,但我知道她依然酗酒,红酒杯就像她的金发,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姐姐当时四十四岁,似乎已经无力抵抗岁月的侵蚀。她一向只享受当下,为了自由一再放弃一切,现在她手中几乎一无所有。

很晚的时候,厨房里只剩下我们俩。丽兹告诉我,她刚刚和她的记者男友分手。这次又没能成功。她用手指反复摩挲着满是缺口的桌角,脸上的自信荡然无存。她的嘴角在抽搐,她极力想要掩饰,却无济于事。终于,她走到我背后,像儿时一样从后面抱住我。我紧握着她的手,脑子里闪过一艘轻快地驶离海岸的小船。过了许多年,一直没有什么力量消解它最初那小小的冲动,所以它孤帆前行,离海岸越来越远……

“我也说不好,”我说,“但也许你一辈子至少应该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而不是一直选择逃避。”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她松开了我,“但这样的生活并不能带来什么。一切都在飞快地流逝,根本没法抓住任何东西。人只能做自己。”

她用她独有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这一次,我没有避开她的视线,因为我明白她在说什么。

“我”即是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直到孤独尽头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