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祸国·式燕读书笔记5000字

祸国·式燕

作者:十四阙

唯方大地,燕璧宜程四分天下。十五岁的燕太子彰华本定谢家三女谢繁漪为妃,不料谢繁漪在出嫁途中不幸殒难。两年后,新帝另择伊妹长晏为后。就这样,十三岁的谢长晏拜别父族离开故乡来到帝都,学习礼仪,等待及笄。等待成为皇后。一段传奇就此拉开序幕。

祸国·式燕读书笔记

最近看过的古言小说中,《祸国式燕》最佳。完整看完后,我寻思了下,发现我喜欢的作者从来都是一个类型:有足够好的文笔,词汇量丰富,锦心绣口却又干净利落;有足够成熟的心智;有能力有格局。她们珍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人的侧面,探讨人生的各种可能,虽然因为出版平台会被人归为写的是言情小说,实际上是非常严肃的世情小说,温柔,悲悯,写尽美好,却又从不回避世间的真相。

她们会告诉读者,好的爱情,是志同道合,是携手并肩,是通过爱一个人完成自我的觉醒与成长。

故事里有悲欢离合。有惨淡的现实,人生如此艰难,但始终让人相信前面有光明和希望。

《祸国式燕》主打谢长宴的成长,主线是谢长宴和彰华的爱情。感情线上异常地简单干净,没有所谓的三角四角,也没有狗血和反复无常。

彰华是太子时,是受尽宠爱的少年,世界都在他的脚下,应有尽有,他喜欢的是和他一样不受拘束、恣意妄为、简单通透的少女。

当他成为天子,他一夕之间长大,头压百年基业,肩挑万里江山,需要的配偶是能和他一起对抗风雨,甚至在他倒下后,也能继续顶起一片天的女子。

“你是一个来迟了的人,长宴。”

然而,谢长宴到底是不同的。

她刚一出场,性子娇俏,是母亲的掌上明珠,受了委屈会第一时间向母亲哭诉,会抱着父亲的木偶一起入睡;她重情义,品性纯善,每年七月会带着兰花去迷津海凭吊姐姐,看见杀狗都会跟着哭。

一纸封后的诏书,让她从家族几十个女孩中脱颖而出。谢家以诗文传家,而谢长宴资质普通,偏科严重。父亲殉国,她是遗腹子,她和寡母郑氏留在谢家,在家族的抚育下长大。谢家家规严正,她从小富足安逸,衣食无忧。她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虽然没有谢繁漪那样惊才绝艳,但也小有根基。母亲性格贞烈正直,族长谢怀庸有才却又心怀悲悯,他们的教导下,谢长宴长成一个聪慧有自己主见的孩子。

她和彰华的相遇,在彰华身份未明前,他对她已经未雨绸缪。赠名马,让她继续修习骑射。赐住宅,为了更好第保护她监视她。书房内的所有新奇玩意都是为她开智。求鲁馆也是发现她在工学方面的天赋而用以拓技。飘雪夜去幸川,他欣喜瑞雪兆丰年,顺带和她分享风花雪月。

带她吃美食,教她独立思考,在危险来临时保护她……谢长宴因为彰华,得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在谢长宴爱上彰华时,他却放了手。不得不说,谢长宴误以为自己爱上的 是风小雅,那不可名说的暗恋和不能抗拒的吸引,十四阙写得可真好,让看的人春心荡漾。

“绝世之花,移入屋;无双之蝶,囚于笼”。彰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如果他们成婚,她可以获得荣华和权势,却得不到他的心。他让她选,让她知难而退。她则和母亲一起演戏,请退婚,赌他的真心。得不到,她就走。最终,他允,她离京。而后,世界如此之大,处处是前程,她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经过五湖四海的游历,谢长宴在开眼界的同时也蜕变成长。她找到自己最擅长的爱好,也遇良师。她心智全开,不再是闺阁里的小姐,而是独立于世间、名满四海、心怀天下的“十九郎君”,成为顶天立地最好的自己。两人共患难,遇政变,她和彰华的爱情并没有断,反而愈加醇厚。千山万水,兜兜转转,谢长宴慢慢走近彰华,了解他靠近他。终于她长成了彰华心中最理想的爱人,独一无二。“与子携行”,二人终成眷属。

书里的男主角彰华也是一个出色的男主角。

他是老皇帝摹尹的独子,生来就是大燕储君。

“一出生就什么都有的人,就像攀到顶峰的旅人,之后的路,只有‘下坡’二字。”

“而您,会在此后的岁月中,体会何为‘失去’。”

彰华此后的人生确实如此。六岁时,保护他的谢惟善为了他而死。十五岁时,他得知自己有个孪生弟弟。再后来风乐天被杀,政变时谢知幸大限已到去世,如意身死,父亲被姑姑杀害,姑姑和表妹荟蔚又惨死。

除了不断地失去,人生还有取舍。至亲,恩师,重臣,好友,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一失去。

彰华在他的命运中,迅速成长,独当一面。“伤方知愈,历方知避,失方知得,爱方知心。”人生的劫难,谁也不能代替谁,只能一一经历。习惯,克制,战胜。

“经历很多很多的事,变得越来越丰富,直至——柔滑圆润,无坚不摧。”他是真正的王者。他多情,珍惜生命,从没有想过困住谢长宴。他们初相识,他以“师兄”引领她的成长。甚至在最后,他从来都把选择权交给谢长宴自己。他是一国之君,心中丘壑万千,他有大志,不局限于小情小爱。但他也是一个人,并不是神,所以他养蝴蝶。他尊重她,明明白白地告诉她,没有欺骗。他被迫长大,也学着和别人分担。他的真心换来了谢长宴的真心实意。

书里的爱情,除了得圆满的谢长宴和彰华,还有不圆满的其他人:长公主和方清池,谢知幸和谢繁漪,荟蔚单恋风小雅,情痴风小雅有无数夫人却只爱秋姜一人。

长篇巨制,让人意犹未尽的是有喜欢的人物。《祸国式燕》里除了主角,配角也极为出彩,尤其是故事里的几个女性,光彩照人,各有各的风采,性格鲜明。她们不是简单的人设,也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活生生的人。她们在自己的命运里挣扎,努力,抗争,沉浮,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求仁得仁。

谢繁漪一出场,就活在谢长宴的记忆和家族人的黯然惋惜中。她貌美,有才华,样样出色,可母仪天下,却在出嫁途中遇到海难早亡。她并没有死,只是为了她爱的男子,走向不归路,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她还是和爱人死别。

长公主的反派boss到后面才揭晓。她走到这一步,书里给了两个版本,来自彰华视角和她自己的视角。两种不同的讲述拼凑出驸马方清池遇害事件的全部面目。

谢繁漪和谢知幸,长公主和方清池,不得不说,这是宿命,他们的真情没能敌得过命运的无常。诸多阴差阳错,诸多别人的推波助澜,他们被迫主动被动入局。事件中的人没有对错,让人唏嘘不已。十四阙用寥寥数笔,勾画出前尘往事,写出每个人的骄傲和不得已,让一切都有迹可循,让故事可信。

荟蔚太惨了。我看得泪流满面。虽然她也没见过父亲。但她是在母亲保护下长大的纯真任性的女孩。母亲事事随她的心,就为了她能自在微笑,除了她的婚配。在母亲的谋算中,给她找了最合适她,可以保护她的夫家。然而长公主低估了人心,一出事,范家立刻划清界限。虽然弄不清母亲在筹谋什么,这个一贯骄纵的女孩,不抱怨,拉着母亲的手,安慰她,告诉她,她理解母亲,无论皇帝怎么处置她们,她都会一直一直陪着她。荟蔚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人:鹤公风小雅。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求表哥彰华:“鹤公不喜欢我,我能理解。但是,我好喜欢他,真的真的好喜欢他。他心那么软,最见不得女孩子受委屈。那么现在的我,没了爹爹,没了娘,也没了活路的我,他能不能可怜可怜我,娶我当第十二夫人?”她代母亲向表哥道歉,为自己没能阻止母亲感到愧疚和悲伤。荟蔚的出场其实不多,我羡慕之前她活得无忧无虑,活得自在,又感动于她的人生被颠覆后,她直面了这些不堪,没有抱怨和推卸,而是承担,尽自己之力,想给亲人们面面俱到地安慰和拥抱,最后还想着自己喜爱的人。

本来她和谢长宴可以是好友的。虽然荟蔚抢了长宴的马,但在谢繁漪和谢长宴之间,她毫无保留地站谢长宴,只因为她明明白白看清彰华的心,即使自己被挟持,她以德报怨。荟蔚是同一时空下,谢长宴人生的另一个可能。

秋姜的出场更少,但次次飞扬灵动。她和风小雅之间的纠葛,会在《归程》里尘埃落定。她是风小雅的未婚妻,被拐卖,入了如意门,是如意夫人指定的继任者。她杀了风乐天,然而即使隔着杀父之仇,风小雅仍然爱她胜过自己的性命。我对她心生期待,盼望着她能在除了如意门后,能和风小雅双双把家还。当然如果十四阙把她许给别人,我也只能接受,毕竟我研究过,祸国系列中貌似长得最美的人总得不到世俗的圆满,我还能想起姬婴曦禾薛采的悲剧结局,再多一个风小雅也不稀奇。

书里有两个母亲。

谢长宴的母亲郑氏,简直是最好的母亲。因为她,谢长宴才成为今天的谢长宴。她是她愿意拿十个彰华也不换的亲人。郑氏正直没私心,小事对女儿严厉,大事却无条件地支持她。她被杀,我为谢长宴难过,却也知道这是她成长路上的失去和告别。

荟蔚的母亲长公主钰菁。因为她的爱,荟蔚没有长歪,活得恣意。她所有的计划通通瞒着女儿,只想让她做世上最快乐最随心最无忧最阳光的女子。过度的呵护,她让女儿只看得见美好和阳光,没有让荟蔚看到阴谋算计,没有让她得到成长。正是她自己筹划的政变造成了荟蔚的惨死。

《祸国式燕》文字极好,行云流水,经得起推敲,每一个人物皆有来路和归途。除了百转千折的爱情,还有朝堂风云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制衡,甚至还有今天现实世界的投射:比如拐卖,比如重男轻女。“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祸国·式燕读书笔记5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