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笔下最具魅力的作品,迄今仍代表着世界童话的最高水平。这些人类心灵的篇章,处处凝聚着作家的实际生活感受洋溢着作家的浪漫向往,加上诗一般优美的语言,不仅使孩子们为之着迷,成年读来也会爱不释手。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读书笔记“从21世纪的观点来看,安徒生和克尔凯郭尔奇特地表现了丹麦文学中美学方面的两个极致。”最伟大的评论家布鲁姆如是说道。这大概大大超出了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之外,难道一个专门写童话的作家,竟然同时还是一个文学大家?并且和最伟大的哲学家可以并列?实际上,安徒生著作等身,并且横跨各界,最重要的是他堪称恐怖美学的大家,和同时代的波德莱尔一样;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他的作品中涉及到他者的,主要都以小女孩为主角,也让人想起了宫崎骏。而这些事实上都不是偶然的相似。在《野天鹅》里,在忍受巨大的污蔑即将被处死之时,善良的公主沉默,但一刻也没有忘记的的使命。当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终于可以说话时,当她对着万千人自我辩护:“现在我可以说话了。我是无罪的。”那一声定会感动了所有读者,使其成为文学荣誉和力量的证明。只是安徒生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乔沅
安徒生很大程度上被“童话作家”给遮蔽了。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贬低童话,伟大的童话故事永远都是稀缺品。安徒生作为一个作家被遮蔽的部分,正如布鲁姆所说在于他的美学以及被隐藏的心理学内涵。他的恐怖美学强力丝毫不低于波德莱尔。让我们先以《海的女儿》(在某些版本中被译为《小女儿》)中为例(布罗姆也曾以此为例)。有必要在讨论他的美学之前,说一下故事的大概:
海的女儿是一个绝美的美人鱼,她对人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等了十五年,她终于可以从海底的皇宫里出来,看到人间的样子。她遇到并且爱上了一个王子。在王子的船遭遇海难之后,她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地救了王子,并将他放到安全的海边。因为她有鱼的尾巴,所以她不能见王子。被救的王子并不知道是小美人鱼救了他,误以为是另一个女子救了她,他疯狂地爱上那个女子。而小美人鱼则为了和王子在一起,去像海底女巫求救。下面就是她和女巫的对话。
“她来到森林中一块黏糊糊的空地上,又大又肥的水蛇在里面翻动着,露出它们难看的淡黄色肚皮。在这块空地中央有一幢用死人的白骨砌成的房子。海的巫婆就坐在这儿,她就像人们让小金丝雀吃糖一样,用她的嘴喂着一只癞蛤蟆。她把那些奇丑的、肥胖的水蛇叫作她的小鸡,并让它们在她巨大松软的胸口上爬来爬去。
“我知道你是来求什么的,”海的巫婆说,“你太不明智了。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我美丽的公主,但是它将会带给你悲伤。你想要去掉你的鱼尾,生出两根支柱,能够像人一样走路。这样那个王子就会爱上你,你就能得到他,因而也得到一个不死的灵魂。”
说到这儿,巫婆可憎地大笑了一通,癞蛤蟆和水蛇都滚到了地上,在周围爬来爬去。“你来得正是时候,”巫婆说,“明天太阳出来以后,就得再等一年才能帮你了。我可以给你配一帖药,在太阳出来以前,你必须游到陆地,然后坐在海滩上,把这药喝掉。这样你的尾巴就可以分成两半,收缩成人类所谓的‘漂亮的腿’了。可是这会很痛——就好像有一把尖刀切开你的身体。凡是看到你的人都会说你是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女孩。你还将保持着你那轻盈的步子,任何舞蹈家都不会跳得像你那样轻柔。不过你走的每一步都会使你觉得好像走在尖刀上,好像扎得你鲜血直流。如果你愿意忍受所有这些痛苦,我就帮助你。”
“愿意!”小美人鱼用颤抖的声音说。这时她想起了那个王子,想到她就要获得不死的灵魂。
“可是要记住,”巫婆继续说,“你一旦获得了人的形体,就再也不能变成小美人鱼了。你就再也不能游到水下,回到你姐姐和你爸爸的宫殿里了。而且,假如你不能得到那个王子的爱情,使他因为你而忘记他的父母,一心只想着你,并叫牧师来把你们的手放在一起结成夫妇的话,你就不会得到不死的灵魂。在他跟别人结婚后的第一天早晨,你的心就会破碎,你就会变成海上的泡沫。”
“我还是愿意。”小美人鱼说。但她的脸变得死一样惨白。
“但是你还得给我酬劳,”巫婆接着说,“而且我所要的也并不少。在海底,你的声音算是最美的了。我肯定你想用这声音去迷住他,可是你得给我这个声音。我要你最好的东西来换我那珍贵的药。你知道,我得把我自己的血放进这药里,好使它尖锐得像一柄双刃剑。”
“可是如果你拿走我的声音,”小美人鱼说,“那么我还有什么呢?”
“你还有美丽的身材呀,”巫婆回答说,“你还有轻盈的步子,还有你那会说话的眼睛呀——有了这些东西,你肯定能迷住一个男人的心。唔,你已经失去了勇气吗?伸出你的小舌头。我把它割下来作为酬劳,然后你就会得到我这剂烈药了。”
舌头?这是小美人鱼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她的歌声是大海世界里最美的。而且假如她将自己的舌头拿去换得这次成人的机会,她又如何和王子表达她的感情呢?可是,小美人鱼没有犹豫,她献出了自己的舌头。于是,她成为了一个人。可是代价是惨重的。
“她庄严地走上那大理石台阶。月亮照得透明,非常美丽。小美人鱼喝下那服强烈的药剂。她马上觉到好像有一柄两面都快的刀子劈开了她纤细的身体。她马上昏了,倒下来好像死去一样。当太阳照到海上的时候,她才醒过来,她感到一阵剧痛。”
为了能吸引王子的注意力,她必须跳舞,可是每一次跳舞,都是一次酷刑:
“现在她穿上了丝绸和细纱做的贵重衣服。她是宫里一个最美丽的人,然而她是一个哑巴,既不能唱歌,也不能讲话。漂亮的女奴隶,穿着丝绸,戴着金银饰物,走上前来,为王子和他的父母唱着歌。有一个奴隶唱得最迷人,王子不禁鼓起掌来,对她发出微笑。这时小美人鱼就感到一阵悲哀。她知道,有个时候她的歌声比那种歌声要美得多!她想:
“啊!只愿他知道,为了要和他在一起,我永远牺牲了我的声音!”
现在奴隶们跟着美妙的音乐,跳起优雅的、轻飘飘的舞来。这时小美人鱼就举起她一双美丽的、白嫩的手,用脚尖站着,在地板上轻盈地跳着舞——从来还没有人这样舞过。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衬托出她的美。她的眼珠比奴隶们的歌声更能打动人的心坎。
大家都看得入了迷,特别是那位王子——他把她叫做他的“孤儿”。她不停地舞着,虽然每次当她的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她就像是在锋利的刀上行走一样。王子说,她此后应该永远跟他在一起;因此她就得到了许可睡在他门外的一个天鹅绒的垫子上面。
他叫人为她做了一套男子穿的衣服,好使她可以陪他骑着马同行。他们走过香气扑鼻的树林,绿色的树枝扫过他们的肩膀,鸟儿在新鲜的叶子后面唱着歌。她和王子爬上高山。虽然她纤细的脚已经流出血来,而且也叫大家都看见了,她仍然只是大笑,继续伴随着他,一直到他们看到云块在下面移动,像一群向遥远国家飞去的小鸟为止。
在王子的宫殿里,夜里大家都睡了以后,她就向那宽大的台阶走去。为了使她那双发烧的脚可以感到一点清凉,她就站进寒冷的海水里。这时她不禁想起了住在海底的人们。”
她忍着剧痛,像是在锋利的刀刃上舞蹈,就是因为她已经失去了声音——为了和王子在一起而失去了声音,她为了赢得王子的注意,只能去跳舞,可是跳舞对她来说就是一种酷刑。她成功了吗?她付出的全部,仅仅是一种幻象:因此她得到了许多睡在王子门外天鹅绒垫子上的机会。王子也带着她出去游玩,可仅仅将她当作一个美丽的独特的玩伴,难怪布罗姆说安徒生借用了莎士比亚的某些范型。
悲剧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因为海的女儿还并没有彻底失去希望。悲剧还远没有完成。悲剧最后是在最剧烈的冲突里完成的:当王子决定要娶另一个女孩时,小美人鱼的全部幻想都失去了——她不但失去了爱情,得不到永远不死的灵魂,本身还要变成泡沫消失。她的姐妹们又去和女巫进行了交易,为她争取了最后一个机会:在天亮之前,用匕首杀死王子,她就可以返回海底,继续活下去。小美人鱼走到了熟睡的王子面前,她最终放弃了这最后的机会。她把刀抛入了大海,自身也变成了泡沫升入了天堂。
——布罗姆说悲剧性在这里打了折扣,因为悲剧应该在变成泡沫就结束了,而不应该再升入天堂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布罗姆是对的,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取消了悲剧—-假如一切苦难最终都能变成一种救赎,那么悲剧就已经不再是悲剧。
可是《海的女儿》依然是一个悲剧。因为当小美人鱼变成泡沫的时候,故事其实已经结束了。下面的部分其实开启另外一重意义:“海的女儿和另外一些小天使在人间巡视,当她们看见幸福的孩子时,她们每笑一次,就会减少一年进入天堂的时间;而相反,但她看到一个孩子哭出来的时候,她们每一滴眼泪都会使得她们进入天堂的时间延迟一年。”
——这当然是安徒生想对读者说的话,我们的眼泪只能使得我们更迟地进入天堂,我们只能微笑地面对这个世界。
《海的女儿》当然不是一部纯童话的作品,它的强力风格早就超脱了童话的范畴。而它的另外一层意义也若隐若现。这一层意思似乎处在误读的边缘,但是却似乎在他创作意图之内:因为它展现了如此的一致性。而对于这一层心理学范畴的意义的审视在于我们必须要转换一个视角:在这里,小美人鱼才是人类,而人类的世界则是永恒的实在界。
小美人鱼对实在界的欲望是原初的,也是永不可能到达的。因此即使没有王子,小美人鱼也对人类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就像人对于实在界的深层的渴望一样。小美人鱼付出了全部,企图在实在界找寻到自己爱情以及“永不磨灭的灵魂”,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主体要成为其自身的渴望,但是人不可能到达,不管他付出多少代价。在实在界她无法获得理解的可能,因为她已经失去了言语。或者说言语根本不能穿透实在界。她所幻想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自我理想。她进入了象征界,可是她却不能被结构化于其中,因为她的原初欲望之强大,她本身就是一个创伤性的内核,只能为其招致悲剧的命运。而这大概也正是安徒生对自己遭遇一种宣泄吧。
除了《海的女儿》之外,让我们再看几部其他的“童话作品”。比如著名《野天鹅》。没有任何缘由:孩子们就突然失去了自己的家,尽管他们都尊贵无比,并且纯真美丽无邪。家在安徒生这里,就是一种永恒的失落的对象。失去了家的王子们,变成了野天鹅,每年只能回到祖国待十一天,却要飞过千山万水。而最年幼的小公主,尽管没有被邪恶的魔法毒害,变成可怕的绿蛤蟆,但是她却被自己的父亲因为误解亲手逐出了家园。
终于她的诚信感到了仙女,她给了她一个机会来拯救自己的哥哥——因为他们都变成了野天鹅。但是她要忍受她至亲挚爱的哥哥们的误解。因为在此过程中,她不能说一句话,否则她的哥哥们就会死去。救赎的代价和小美人鱼成为人的代价是一样的,就是一种主动的放逐——失去语言,不被周围人所理解。于是,拯救行动变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性行为,更像是一种可怕的自我放逐。
“你的哥哥们是可以得救的!”她说,“不过你有勇气和毅力吗?海水比你细嫩的手要柔和得多,可是它能把生硬的石头改变成别的形状。不过它没有痛的感觉,而你的手指却会感到痛的。它没有一颗心,因此它不会感到你所忍受的那种苦恼和痛楚。请看我手中这些有刺的荨麻!在你睡觉的那个洞子的周围,就长着许多这样的荨麻。只有它——那些生在教堂墓地里的荨麻——才能发生效力。
请你记住这一点。你得采集它们,虽然它们可以把你的手烧得起泡。你得用脚把这些荨麻踩碎,于是你就可以得出麻来。你可以把它搓成线,织出十一件长袖的披甲来。你把它们披到那十一只野天鹅的身上,那么他们身上的魔力就可以解除。不过要记住,从你开始工作的那个时刻起,一直到你完成的时候止,即使这全部工作需要一年的时间,你也不可以说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字,就会像一把锋利的短剑刺进你哥哥的心里一样。他们的生命是悬在你的舌尖上的。请记住这一点。”
于是仙女让她把荨麻摸了一下。它像燃烧的火,艾丽莎一接触到它就醒了。天已经大亮。紧贴着她睡觉的这块地方就有一根荨麻——它跟她在梦中所见的一样。她跪在地上,感谢我们的主。随后就走出了山洞,开始工作。
她用她柔嫩的手拿着这些可怕的荨麻。这植物像火一样地刺人。她的手上和臂上烧出了许多泡来。不过只要能救出亲爱的哥哥,她乐意忍受这些苦痛。于是她赤着脚把每一根荨麻踏碎,开始编织从中取出的、绿色的麻。
太阳下沉以后,她的哥哥们都回来了。他们看到她一句话也不讲,就非常惊恐起来。他们相信这又是他们恶毒的后母在耍什么新的妖术。不过,他们一看到她的手,就知道她是在为他们受难。那个最年轻的哥哥这时不禁哭了起来。他的泪珠滴到的地方,她就不感到痛楚,连那些灼热的水泡也不见了。 ”
可是真正的考验并不是来自关心的自己的亲人,而是来自于那永恒的希望。
“ 她整夜在工作着,因为在亲爱的哥哥得救以前,她是不会休息的。第二天一整天,在天鹅飞走了以后,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但是时间从来没有过得像现在这样快。一件披甲织完了,她马上又开始织第二件。
这时山间响起一阵打猎的号角声,她害怕起来,声音越来越近。她听到猎狗的叫声,她惊慌地躲进洞子里去。她把采集到的和梳理好的荨麻扎成一小捆,自己坐在上面。
在这同时,一只很大的猎狗从灌木林里跳出来了,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跳出来了。它们狂吠着,跑转去,又跑了回来。不到几分钟的光景,猎人都到洞口来了。他们之中最好看的一位就是这个国家的国王。他向艾丽莎走来,他从来没有看到过比她更美丽的姑娘。
“你怎么到这地方来了呢,可爱的孩子?”他问。
艾丽莎摇着头。她不敢讲话——因为这会影响到她哥哥们的得救和生命。她把她的手藏到围裙下面,使国王看不见她所忍受的痛苦。
“跟我一块儿来吧!”他说,“你不能老在这儿。假如你的善良能比得上你的美貌,我将使你穿起丝绸和天鹅绒的衣服,在你头上戴起金制的王冠,把我最华贵的宫殿送给你,作为你的家。”
于是他把她扶到马上。她哭起来,同时痛苦地扭着双手。可是国王说:
“我只是希望你得到幸福,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国王深爱着她,可是她不能表达,她在沉默里表达自己的爱意,但与此同时,她还要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为她的哥哥们织就救赎的荨麻披风。她每天晚上都要走过孤寂的道路,穿过恐怖的吸血鬼的领地(那是可怕的腐烂的吸血鬼)。可是她被大主教的谗言击中了。于是在一个夜晚,国王看到她竟然走到了吸血鬼领地时,相信了她就是最恐怖的女巫。于是她判处火刑。可是她一刻也不想耽误,她也不想为自己申辩,她要继续努力织就衣物,她要尽最大最后的努力,她要忍受不白之冤,甚至死亡。她做到了,在最后的时刻。
“现在我可以开口讲话了!”她说,“我是无罪的!”
众人看见这件事情,就不禁在她面前弯下腰来,好像是在一位圣徒面前一样。现在她终于倒进她哥哥的怀里,失掉了知觉,因为激动、焦虑、痛楚都一起涌到她心上来了。
这虽然不是一个悲剧,却充满了爆发的力量。所有的重量都被集中了最后她自我辩护的时刻,以及那一声——“我是无罪的”的辩护。她开口说话之时,她成了一个圣徒。因为她经历了圣徒的考验。然而和《海的女儿》一样。救赎的结局并不能缓冲过程的痛苦。这依然是一部悲剧——因为圣徒是一种非现实的符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