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孩子》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小说聚焦了莉拉和埃莱娜(“我”)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持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我”为了爱情和写作,离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那不勒斯,不可避免地与莉拉,还有我曾想要逃离的城区再度变得亲密。“我”和莉拉甚至在同一年怀孕、生子,并经历了恐怖残暴的那不勒斯大地震,一切都分崩离析,一切又将被重建。
失踪的孩子读书笔记HBO的高分剧《我的天才女友》追完了,又花了近三周补完了埃莱娜的原著“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HBO的剧还原度很高,在剧中的旁白和细节上都有体现。但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细腻的心理描写!(整理一下零碎的笔记��)
“人类最容易气馁,他们很快就会进入永恒的睡眠。因此我很乐意给他们找个同伴,充当魔鬼的角色,刺激他们。”—歌德《浮士德》
四本书见证了两位女主人公的童年,青年,壮年以及老年。看着她们从手牵着抱着布娃娃去找堂.阿奇勒,挤在一块看《小妇人》,随之成长为独立的女性,走向婚姻,走向毁灭。在磨难中建立自己的意识,这是关于女性地位,社会现状,政治问题,也是关于自我的觉醒的书。最后索拉拉时代的结束让我感到很悲凉,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另一个时代的觉醒,我们摧毁这一切,也热衷于重新塑造,周而复始。其实逃离这个困境,就有着更大的困境。拒绝解决一个问题,就面临着诱发出更多的问题,恶性循环。没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也没有逻辑。只是感触比较深的人物以及片段想记录下来,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信息,而是要主动的思考。
看第一部时我觉得莉拉和莱农是单独的个体,莉拉的个性勇敢,果断,张扬,就连说话尖酸刻薄,直中要害。带着一股儿恶毒的狠劲。我喜欢她的主动性。她敢于采取主动,接受一切新鲜的事物,想法具有前瞻性,并且随时重新投入沉迷于其中。如果在一个集体里,她会是性格最不招人喜欢,但是思想最活跃,并且最有主见的人。每当她眯着眼睛,皱着眉头看人,我会觉得她犀利的打量,是在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她的眼神和决心一样,一直很坚定。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意大利女性。莱农小时侯性格比较怯懦,甚至有些畏畏缩缩,为人处事婉转,属于讨好型人格。她花了很长时间模仿着莉拉的一套方式,她的行为,她的思维。又花了更多的时间摆脱她。刻意的迎合,最终只会迷失自己,以失败告终。她只是没有直面自己,她有她的迷人之处。莱农的前期生活有无数莉拉的影子,她其实是个很优秀的姑娘,只是被她的眼镜,她的青春痘,她的善妒暂时性的盖住了她的光芒。练就了一种自我压抑的完美机制,压抑了她的狂热,她的欲望。以至于后面爆发出来的力量具有毁灭性,对她的婚姻,她和几个孩子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她很聪明,很会巧妙运用身边人的长处(莉拉,阿黛尔,马丽娅罗莎),成为她自己。小时候她只会呆板的学习,考好成绩。长大后她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作风。她用知识拯救了自己,丰富了她自己。莉拉和莱农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一面镜子的相处方式。莉拉表达的方式很直接,甚至会让人觉得恶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喜欢委婉的方式去接受问题。但生活中需要这一面镜子,揭露事实给你,警示你。让你进步。
莱农认为莉拉有魅力,优秀,在学习任何一件事情的能力上超乎于她,她总是会不断涉及新的领域,让你觉得她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和她交流,能够让你思如泉涌,激发很多灵感。莉拉认为莱农走出了这片街区,涉足的领域更广,有了知识和教育的武装使她更加强大。她们是彼此的天才女友。高山流水遇知音,人生路上有心灵相通的朋友足矣。以前大学碰到很合拍的朋友,聊一部美剧或是一首歌都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很享受这个过程。能找到两个人的共同点,也会惊奇于两个人的差异。一个人一种思想,当两个人交流碰撞出火花,于是我们拥有了两种思想而感到满足,但同时会保留自己独立、更完整的想法。成长后,更多的交流停留于表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一顿饭或是闲暇的谈资就可能观察到我们不是一路人,所以更多时候,在真实的观点上,我们选择了沉默。
•莉拉的婚礼
莉拉的婚礼华丽,隆重,几乎这片街区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在剧中和书中这一段的描写把情节推向高潮。每个人都洋溢在热闹幸福的时刻里,大家举杯庆祝。直到马尔切洛穿上莉拉做的皮鞋出现,我才意识到第一部以盛大的喜剧结尾,实际上是更大的悲剧的开始。大家以为是幸福婚姻的开始,但一切在信念崩塌的那一刻结束了。
莱农在意识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后,想起奥利维耶罗老师的那一段话。
“你知道什么是庶民吗?格雷科。”
“是的,罗大帝国的平民,当时有庶民的民权保卫者。”
“当庶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是的。”
“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孙子,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你不要管赛鲁罗了,为你自己考虑吧。”
这一刻她比什么都清楚什么是庶民,要比几年前奥利维耶罗老师问她时更加清楚。
“我们就是庶民,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菜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地板——服务员正在上面走来走去,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庶民就是我的母亲,她喝了酒,现在整个背都靠着我父亲的肩膀上。我父亲一本正经,我母亲张着大嘴在笑,因为佛罗伦萨的古董商人讲了一个淫秽的段子。所有人都在笑,包括莉拉,她看起来像要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到底。 ”
她一直想要逃离的地方,塑造了她。
ps:分享一首莉拉婚礼上的音乐��
Lazzarella—Domenice Modugno 后面每次听这首歌都能想到帕斯卡莱和恩佐跳舞的那一段,非常有爱,两个非常可爱的大男孩。
•那些男人的爱
尼诺
尼诺在海边和莱农聊天时曾说过,他会用他的全部生命,努力成为和他父亲多纳托不一样的人。他说这些话时,坚定的语气就好像在说自己的一项使命。是的,他做到了,他最终成为了比他更糟糕的人。他的滥情他的伪善,和他父亲一样让我感到反感。他接受教育,读很多书和杂志,发表自己的论文。把他读过的所有的书加在一起,就是他哄骗女人的把戏。看上去尊重女性,解放女性,实际上品质卑劣。在做人,做男人这一点上,他真的很失败。他有很多爱,对各种女人的欣赏和爱。但抛开了责任谈爱,只是一个乏味又陈词滥调的名词。无足轻重。一个男人如果连责任心都没有,他可以放弃你,放弃孩子,放弃一切。因为他爱你只是爆发于激情,刺激,新鲜感,好奇心。他随时可以收回他的爱,因为他爱他自己甚过一切。在感情里,大家都是自私的,拥有的同时还要讨好着他人。有的男人只是想占有你,有的男人只是欣赏你,然后在欣赏完你后厌倦你。莉拉成为了这些男人斗争的牺牲品,牺牲了自我。实际她的光芒比这片街区每一个男人都要强大。但当一个人陷入爱情时,给了对方伤害她的权力,她就卑微到尘土里。
斯特凡诺
莉拉本会为他牺牲自己,但他根本不会在意这种牺牲,他将占有她的情感,智慧和想象力,白白浪费她。连米凯莱都不如。嫁给一个商人,她不过是注入心血购入的一件商品,她美丽,她昂贵,她可以证明他在街区的地位,在她结婚前穿上鞋子的那一刻,她说我把梦想踩在脚下。她悄然掩盖了自己的价值,成了一个附属品。商人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经济又实际的解决了问题,但不会从她的角度去捍卫她,维护她。所以他失去了她。
米凯莱
米凯莱凶狠,残忍,粗暴,但他却是最懂得欣赏莉拉的人。他看的出来,那些男人浪费了她。这也让他陷入了痛苦。那种对莉拉的渴望和激情,不仅仅是人类初始的欲望,还有对女性价值的一种肯定,一种崇拜。想象着如果是他和莉拉在一起,可能会尊重她,让她完全投入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成就她。很多人爱花怜花,但不懂花。他可能不懂如何保护女性,但他懂得如何解放女性。
马尔切洛
一直读下来都觉得他不坏,可能女生天生对痞里痞气的男孩有着独特的情感。他们青年时开着菲亚特1100在城区横行霸道,在广场为莉拉她们解围,以及他为莉拉和埃莉莎一家人做的一切都让我可以找到理由原谅他。悟性比较低,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莉拉那么讨厌他。在快结尾处,马尔切洛用费力的笔迹在纸上写的“对不起”,和还给莱农的打磨的锃亮的手镯让人觉得很温情。他有他的跋扈和善良。所以索拉拉兄弟的时代结束时,我甚至会感到怅然若失。
•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有身边无数的人影子。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在我们没有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还不能独立思考时。很大程度上我们接受他们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新的血肉之躯通过游戏在重复之前的故事,我们是一连串的影子,上台时,总是带着同样的爱恨情仇,还有欲望和暴力。”我们都觉得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做出改变,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也无动于衷。原生家庭是我们最想摆脱,我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全盘否决,我们应该接受自己和家人不完美的一部分。一边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和自己和谐相处,一边冷静思考,如何做出实质决定性的改变。
把视角放在尼诺的家庭上,他的父亲和母亲,从小就教会了他逃避。他的父亲处处留情,远远没想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是深远持久的。离开后还寄书给梅丽娜。他的母亲在发现背叛后也只是选择离开,让家人远离这个街区。尼诺从小就讨厌父亲,但在父亲无形的影响下,也活成了他父亲。斯特凡诺客气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父亲堂.阿奇勒的影子,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他用温和的语气和人交流,在莉拉一再触犯他的底线时,他伸出来他的獠牙,把之前的一切温情打破。这是原生家庭的劣根性。莱农也一样,小说多次描写她母亲体型庞大,一瘸一拐的模样,说话粗俗。一直压制着她,让她受到保护的同时也受到挤压。母亲和那不勒斯都是她从小想要摆脱的,但壮年后她重新带起母亲的镯子,想让身体唤醒母亲的记忆,并且回到那不勒斯。这是她的成长和觉醒。
真实的生活和小说的区别在于,小说可以拿出来整理,剖析,再引发出更深的思考。真实生活里的伤痛被我们藏到了暗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失踪的孩子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