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书话。这101封书信由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所写,寄给加拿大斯蒂芬·哈珀总理。每封信大多谈一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各异,有小说、戏剧、诗集、宗教文本、插画小说、儿童读物,几乎无所不包。扬·马特尔给总理的荐书行动还得到其他作家和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这份书单和扬·马特尔对每本书的推荐妙文从总理办公室的邮箱来到了您的书架上。这些信件大多由单方写就,来自“世界上最孤独的读书会(斯蒂芬·哈珀自始至终都未曾亲自给扬·马特尔函复),对于爱书者以及众多追踪加拿大政治风云的人而言,这份书单不啻为一份极有价值的书目汇编。 这一封封署名、签封的书信睿智频现,极具颠覆性,如今就呈现在您的面前……即使你的地址并非加拿大渥太华惠灵顿街80号。 【编辑推荐】 扬·马特尔是继迈克尔·翁达杰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之后第三位获得布克奖的加拿大人。他在2007年至2011年间所创建的他自己称之为“世界上最寂寞的读书会”也为他在加拿大赚足了眼球,受到众多爱书之人的热心关注。该读书会的衍生品,《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书虫和总理荐书》,则收录了马特尔在此期间给加拿大总理荐书的所有书信,成为这个特别活动的永久记忆。 有一种书叫关于书的书,我们常常简单称之为书单。专业人士笔下的书单是读书人不可缺少的阅读指南,是妙趣横生的书话,是风光无限的图书世界的精华缩影。 精明的读书人应该是专业的旅行者,借助书单的指引,在有限的生命里,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尽享读书天地的无限风光。 读书人乐意接受别人的荐书,乐意与人交流读书心得,所以,古今中外,总有人孜孜不倦地为别人推荐好书,也一直有人喜欢阅读那些关于书的书。 阅读的乐趣也在于,你读的书不可避免地会将你引向更多的书,就如同地图会带你奔赴更远的旅程。 一份书单是茫茫书海中涌动的一股细流,存在于大海、融入其中,通往无限。任何一份书单都是有限的,而读书则永无止境。 扬·马特尔不愧是一位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家,他向人们诠释了书单的魅力,让参与者在读书荐书活动中感受到与人分享的极大快乐,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书单类图书的另一番风景。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为什么这些书非读不可?马特尔敏锐犀利、富有洞见的沉思冥想将会告诉你答案。 ——《今日草原书屋》 这本书是对我们文化词汇的绝妙补充。任何人,举凡他笃信书信艺术未死,坚信阅读仍能深刻而有力地左右我们观察世界、改变世界的方式,就不会对马特尔奉上的包罗万象、妙趣横生的书目推荐感到失望。 ——《环球邮报》 和大多数作家一样,扬为书而生,靠书而活——那些他读的和他写的书。他想与您共同分享那份对书的热忱。 ——作家爱丽丝·凯珀斯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读书笔记读扬·马特尔《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文学是塑造人格,还是纯粹的消遣?
我只是希冀向总理展示,文学词语是多么丰赡多彩,既滋养心性,又能改变人生。
by Yann Martel
1常读“书之书”
每隔几个月,就需要读一本“书之书”,也就是推荐书写书评的书,用于下一阶段读书的选择做参考。
有一些文化名人专门出版的书评集,比如前段时间读的《快刀文章可下酒》,《小说课》、梁文道的《我读》、《开卷八分钟》等等。一些比较好的公众号,比如“书单狗”;还有豆瓣,书单的推荐也很有水平,超过亚马逊和当当很多;另外喜欢读原版的同学,经常看看比尔盖茨的个人网站,也会有收获的(https://www.gatesnotes.com/Books)。
近年很火的樊登读书、逻辑思维、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也算另一个荐书途径,但我总觉得营销味重了些,书香气少了些,不纯粹。
在不知道选择什么书来读的时候,那就尽量读经典名著,大概率是不会错的。
2《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这本书是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给当时的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推荐书单的101封信构成的合集。
书名《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源于一次文学活动上,作者发现哈珀(最喜欢读的书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对文学的漠视,从此心头一直萦绕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希望自己的国家领导人拥有怎样的头脑和思想?从此每两周一次给总理推荐一本书,并附上自己的亲笔信。
这是一部以书信的形式呈现的书话。这101封书信由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所写,寄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每封信大多谈一部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各异,有小说、戏剧、诗集、宗教文本、插画小说、儿童读物,几乎无所不包。作者坚持了4年,从未间断,可从未获得过总理的亲笔回复。书中言语之间充满了失望,用扬马特尔的话讲,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读书会”。
3
就个人观点来看,马特尔这么做,似乎总有点蹭热度之嫌,不过一来人家本身就是知名作家,二来这也算是所谓言论自由的副产品,当以平常心看待。
不管怎样,这101封信的真正的收件人就是那些热爱阅读,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读者们,读过依然受益匪浅。
书中推荐的书,涉及各国、东西方的文学作品都有,其中加拿大作品更多一些。涵盖领域广泛,和中国有关的作品是《狂人日记》。扬马特尔评价,鲁迅是中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雨果。同时把2003年国内媒体评选的20世纪文化偶像,与西方世界的人物进行类比,还挺有点意思——
鲁迅——中国的托尔斯泰或雨果。
金庸——赞恩·格雷(西部小说)。
钱锺书——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将《围城》比做《了不起的盖茨比》上海版
巴金——
老舍——约翰·斯坦贝克
钱学森——罗伯特·奥本海默
张国荣——猫王
雷锋——
梅兰芳——保罗·罗伯逊
王菲——麦当娜
说来也巧,最近两个月读的三本书,不同的作者作者对鲁迅都是极度推崇,无出其右。包括毕飞宇《小说课》、邝海炎《快到文章可下酒》和本书《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中学时鲁迅的文章收在课本里,作为学生的我们反而有些抵触,也许现在是时候重读大师的作品了。
这101封信的第1本书,由超短篇: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开头,而最后一本书,则是以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超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而结束,都是经典!
短篇有短篇的精致,长篇有长篇的浩瀚,有些书是我们必须挤出时间来读一读的书,加油吧!
4
待读书单
从书中摘录几本有兴趣的书,加入待读书单——
《伊凡·伊里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
《薄伽梵歌》
《在路上》凯鲁亚克——冯唐、高晓松都推荐过
《老实人》伏尔泰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斯蒂文·加洛韦
《沉思录》奥勒留,罗马五贤帝的最后一位,建议读到《罗马人的故事》公元180年后阅读
《等待戈多》[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狂人日记》鲁迅
《卡里古拉》加缪,罗马帝政后第一位暴君,近期在《罗马人的故事》会读到。
《夏洛特的网》EB.怀特,英文版
《象棋的故事》斯蒂芬·茨威格
《追忆逝水年华》马赛尔普鲁斯特
5
部分书评摘录
如下附摘录本书的部分书评:
1【伊凡伊里奇之死】
托尔斯泰洒脱自如地审察着生活的肤浅表象及其内在规律,清晰而精炼地展现了我们的虚妄和冷酷。。然而,这些招摇过市的愚昧和姗姗来迟的智慧,并不像是一堂索然无味的道德说教课,而是承载了真实生活的重负,争妍斗艳,清新盎然。
这就是文学的伟大之处,亦是其悖论所在:我们在阅读虚构小说中的人物的同时,归根结底是在阅读我们自身。有时,这种无意识的自省会让人会心一笑,而大多数时候,比如在阅读这本书时,则会让我们担忧和自制,发出阵阵颤栗。无论哪一种情形,们都会更加睿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厚实。
夜深人静,某本书会在那片天地中熠熠生辉。白天已然消逝,在临睡前那些可资利用的清醒时刻,我们顺手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读上片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成为另外一个人, 直至悠然入睡。
2【动物农场】
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不应局限于它所探讨的内容,而应体现在我们躬身阅读的过程之中。
4【罗杰疑案】
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书给人带来了“罪恶的欢愉”。
他们何以能读这么多书?他们一定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
5【薄伽梵歌】
读《海伽梵歌》时,应将它视为隐喻。这儿,真正的战斗是人生之战,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阿朱那,面对人生,迎接一切可怖的挑战。
6【你好,忧愁】富朗索瓦丝·萨冈
法国战后颓废的一代,相当于美国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区区一本书,就可以把握一个时代,捕捉一种精神,表达整个社会的殷殷吁求。阅读一本书,不仅能了解书中的人物,更能对那个时代有所感悟。有时,一本书会得到某一群人的强烈认同一——例如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引起美国年轻人的共鸣一一或者相反,遭到某一群人的强烈反对如萨曼·拉什迪的《撒旦诗篇》,便遭到一些穆斯林的猛烈抨击因此,一本书也可以成为一支体察人间冷暖的温度计
10【朱丽小姐】
人生是一出没有任何意义的戏剧,而戏剧则是意义非凡的生活。
12【鼠族】
它令人如痴如醉,回肠百转,无法自拔。但你必须从中找到自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21【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一本伟大的、充满力量的小说,讲述了人们在极端的胁迫下,如何保持或重获人性。
22【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罗马五贤帝的最后一位
五位皇帝是: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庇护、马可·奥勒留
这本书不需要您按部就班地从第1页一直读到第163页。书中没有一以贯之的叙述或渐次展开的论证。《沉思录》包含一条条自成一体的冥思默想,全书分为十二卷,每卷又分为篇幅不一的若干点,短的只有寥寥一句,长的有几个段落。本书适合随意测览啜尝。我的建议是,每次您翻开一页阅读时,在读过的一则则沉思旁做一个标记。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您就可以读完所有容了。
24【等待戈多】
关于戏剧,评价莎士比亚:只有杰出的剧作家才能做到既言时代之心声,又能超越时代向我们抒发心肠,莎士比亚做到了,他是一个巍然耸立的巨人。
29【溺水】
在每一个坚强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颗受伤和疑虑的心,人生不过如此,心安即是归处,说也好,做也罢,对宁静的殷殷向往是相同的。
30【克莱采奏鸣曲】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未被调和。他以无拘无束的方式活着,他可以接纳一切,并对一切敞开心扉。他极度复杂。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的作品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生存广度。如同莎士比亚、但丁以及所有伟大的艺术家,托尔斯泰是在用生命书写生命。
31【他们眼望上苍】
一些声音很少被听到。大千世界,这些声音只能说给自己听。有人听到之后,赋予它们艺术的表达,使之不被埋没,使这些声音成为永恒。
—读者形成共鸣之后,其实在用自己的想象力在进行再创作。
38【皮普先生】
回归自我的最佳方式莫过于阅读。我觉得,阅读之所以能给身心带来极大的满足,是因为它既是一种对话一一心灵与外部言语的对话一一也是完全个人的体验。
阅读是为善于思考的人带来内心宁静的最佳方式,我在我们的交流之初就提到过这一境界。当一个人宁静下来开始阅读时,外界所有的喧嚣与纷扰纷纷消退。这时他才得以听到内心的声音,才能提问作答,感知世界,评断是非。这就是阅读可以强本固源的原因所在:给予我们充分的自由,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
46【《黑鸟吟:诗歌与歌词(1965-1990)】保罗·麦卡特尼著
这就是一首伟大歌曲的迷人之处:歌手在用富有磁性的嗓音演唱时,我们觉得仿佛听你己一个人,他只为我们每个人单独而唱,因此我们全这听,立刻沉入内心的梦幻世界。谁不曾被歌曲深打动都着双眼,浑身颤动,心潮澎湃?癫狂中的我们倾述心声情愫,而这样的情感我们或许羞于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比如原始、饥渴的情欲一一或者那些伤害至深却又平庸世俗得难以的情独、渴望、心碎。
每一首好歌都是一个令人费解、捉摸不透的谜。
79【夏洛特的网】E.B.怀特
阅读的乐趣之一就在于,你读的书不可避免地将把你引向更多的书,就如同地图将带你奔赴更远的旅程。
81【狂人日记】鲁迅
中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雨果
83【卡里古拉】加缪
可以结合正在看的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一起阅读。
92【象棋的故事】斯蒂芬茨威格。
在作者笔下,象棋是逃避现实的必要手段,他让小说中的人物沉溺于此,以保持心智的正常,因为这是象棋的另一大魅力,这是一种完全讲究逻辑的游戏,不羁的情感毫无用武之地,健全的心智将旗开得胜,而内在的理性稍有闪失,就会一败涂地,在一个近乎疯狂的世界里,此等游戏不啻为一大宽慰和解脱。
三个石头 2019.5.18
undefined
熄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欢迎关注 三个石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读书笔记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