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笔记赏析感悟(2)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作者:龙应台

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笔记赏析感悟 第(1)篇

作者:龙应台台湾现代作家;著“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著《野火集》

《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一本,讲到了台湾妈妈的教育,以及两个德国小孩(华安、华飞)的成长。

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作者以母亲角度写出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一本生命体验性质的生活散文,看本书会觉得很有趣,一个初为人母记录了第一个小孩出生后发生的一系列成长故事和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作为母亲正确引导两个小孩之间如何相亲相爱,小孩之间的手足之情。短短的一本书,看到记录小孩牙牙学语的趣事。我想在自己出生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也该是如此喜悦地迎接他们生命中的女儿。

我觉得这本《孩子你慢慢来》比较适合有小宝宝的女母亲们阅读。年轻的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到父母对我的疼爱,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龙应台的“人生三书”顺序是《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每一本书不同时间段记录不同作者经历的故事,也能从作者笔下看到很多与我们相似的故事。

我们的童年和父母的壮年交织在一起。父母所需要的内在空间与孩子的交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笔记赏析感悟 第(2)篇

《孩子你慢慢来》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很多事情,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很容易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速度和空间,正如龙应台在序言《蝴蝶结》中讲述的那个故事,回顾童年,作者亲历了一个幼小生命被摧残的事件,她恐惧,但也有了生命意识的萌芽,所以,她才能面对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笨拙地包扎一束玫瑰:“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面对幼稚的生命,我们无法催促,我们只有等待。       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我常常感动于其中母亲对孩子细腻的呵护和理解,那种出于天性的怜爱,那种出于生命的尊重,那种出于血缘的责任,让滚滚红尘中的理性选择显得微不足道。在母亲的眼里,孩子的一切都有它可爱的道理,都有它必须经历的理由。作为母亲,她没有把约定俗成的成才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她不关心孩子成不成才,那是孩子以后的事情,她关注的是孩子当下的健康和快乐,身体与心灵。所以,她才会把那些在学校里被推荐阅读的童话经典束之高阁,她才义无反顾地把孩子从一天要上七个小时课的台湾幼稚园里领出来,让孩子享受那以玩为目的的漫长假日。有一个开明、豁达的母亲,真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笔记赏析感悟(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