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一个人的朝圣」笔记赏析感悟(2)篇

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蕾秋·乔伊斯

1个人,87天,627英里。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2013年欧洲头号畅销小说,《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高评价推荐。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一个人的朝圣」笔记赏析感悟 第(1)篇

周转着看完了这本书,在某一个平静的下午,完整的合上了它。哈罗德,这个总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主人公,平凡、简单、有无法说出口的秘密、有爱着的人、有后悔的事、有悲伤、有回忆、有一切普通人的特质。然而,就在一个平常的下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决定徒步到遥远的看不到边线的地方,看望一位在病榻上生命垂危的老朋友。就好像只有这种不用做过多假设和可能的决定才会毫无顾忌的迈出前进的步子,就好像只要他一步步的走,不管多远,只要一天在路上,他的老朋友就会一直活下去,直到他的出现。然而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就好像老天偏执的眷顾那些信念坚定的人。他跋山涉水,席地而睡,与花鸟为伴,与山水同一。终于,他站在了她的面前,虽然她病重的连一句道别的话都说不出来,但是他的到来延长了她3个月的生命,并让她带着微笑安然离去。她对着记忆中美好的一切安定地说了一句,我准备好了。这627英里的路长,哈罗德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每天早晨探出头的黎明和夕阳滑落时天边红褐色的云霞,不仅仅是蕴藏着生机的草地花园和高而宽广的蓝天,还有风,还有雨,还有未知环境下的恐惧,和随时会蔓延至全身的孤独。就如生命中会出现无数让人不舒服的片段;就如我们每个人在挫折面前会胆小、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会想到退缩;就如达成目标之前总要走过无数条荆棘丛生的路。然而在不知多少次想要放弃和决定坚持的辗转中,他走到了目的地,到达了终点,一如生活中那些坚定果敢孤勇的人们。在这步行了87天的日子里,哈罗德最常听到的,是那份来自内心的独白,那个早已在时间的长流中被淹没的真实的自己;最常看到的,是那段被风尘在岁月中无法示人的记忆,那个可能随时让他感到羞愧或泪目的过往。就好像老天在故意捉弄他一般,尽管他一度想把自己裹的死死的,严不透风,最终还是一次次馅入到悲痛的记忆中煎熬不已。好似只有给心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那些不愿被提起的往事才会从世界里消失,否则记忆的伤疤会随着时间的撕扯,越演越烈。所以当哈罗德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不仅意味着他克服了困难,展现了勇气;也不仅意味着他给老朋友带去了希望,使得她安然离去;更多的,是当穿过慢慢醒来又睡去的长夜、那份直面内心的痛楚、流进血液的懊悔和渴望救赎,他终于放下和宽恕了自己,这是一次生命的重生,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本书在讲一个人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唤醒了一个人的认知,也教会了我们坚定、勇于面对、放下过去、活出自己。一个人的朝圣,总会达到。

「一个人的朝圣」笔记赏析感悟 第(2)篇

很久没有读到一本能这样打动我的小说了。上一次读到的一本还是是《追风筝的人》。从书名来看《一个人的朝圣》是一本带有宗教色彩的书籍;看完开头我又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可当我读完整本书才发现这是一本讲述勇气、爱、接纳、和心灵成长的书籍。65岁的哈罗德是一名退休的酒厂销售代表。在一个平常的早晨,他收到一封来自二十年前女同事奎妮的来信。信中奎妮说自己身患癌症,时日无多。哈德罗绞尽脑汁,只写出一封干巴巴的回信。他原本只打算去邮局把这封信寄给奎妮,却临时起意,展开了一场毫无计划、说走就走的徒步之旅。他在一位加油站女孩的启发之下,产生了这样的信念:如果他能徒步走到奎妮养病的疗养院,就可以挽救奎妮的生命。于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哈罗德用了87天,徒步行走了637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随着哈罗德徒步旅程的展开,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他跟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也给他们讲自己的故事,和徒步旅行的原因。这让哈罗德开始回忆过去,反思婚姻生活。原来哈罗德的婚姻已岌岌可危:妻子莫琳跟他分房多年,平时两人鲜有沟通,只是勉强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他在旅途中回想起跟莫琳的初相遇时的美好时光,以及婚后温馨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也想起了跟他疏远的儿子戴维,更记起了那些他想要遗忘的、令他痛苦的童年生活。这些记忆让他再次触及了那些他过去因为逃避而遗忘了的伤口。但这些伤口并没有因为他的遗忘而随着时间自行愈合,只是他变得麻木了而已 -- 他习惯了用麻木来抵挡这些伤口带来的痛苦,用逃避来假装这些伤口从不存在。这一次,他终于学着不再逃避,而是与这些伤痛在一起。于是他在旅途中完成了与过去生活的和解,他学着原谅和接受曾抛弃他的母亲和醉酒的父亲。他也意识到因为自己童年缺少关爱,他不知道该怎么爱儿子,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爱:在儿子吸毒醉酒时,他因害怕而没能问一句为什么;在儿子遇到困惑时,没能以父亲的身份给他支持和安慰;甚至在儿子的葬礼上他也没能好好地跟儿子告别。他也看到自己的懦弱:因为害怕妻子责怪和拒绝,他放弃了挽救婚姻的尝试,任凭妻子跟他渐行渐远。在不断的回忆反思中,他那颗冷漠、麻木的心逐渐复苏, 过去的伤口也渐渐愈合,他找到了再去爱的勇气。仿佛走过这么远的路,就是为了找到回家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个人的朝圣」笔记赏析感悟(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