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百年孤独」笔记赏析感悟(2)篇

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代表作,全球惟一正式授权中文版,未作任何删节!"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它创造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叙事方式: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有如爱讲故事的外祖母娓娓道来,人物就在眼前,事情正在发生,但早已过去百年,早已成为传说……常常人鬼不分、古今轮回。它讲述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融为一炉,糅合现实与虚幻,成为20世纪文学高峰。"

「百年孤独」笔记赏析感悟 第(1)篇

《百年孤独》读后感

说实话,对于我外国文学,我最怕的就是那些复杂的人名,中国的人民再多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字,外国的就不同了,名一大堆字姓一大堆字,而且姓还排在后面,那么百年孤独首先得理清他的人物关系图,知道它的文化背景,这才方便读下去。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是头痛,因为真的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嘛,硬着头皮读下去才发现它里面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它在排在畅销榜前面不是没有理由的。

《百年孤独》主要讲述了一个家族7代人的历史,这个历史是结合他们的生到死亡,它里面有五个人叫阿塞.阿尔卡蒂奥,四个人叫奥雷,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中国讲究避讳,平时提到长辈的名字都得避讳,更何况是和长辈使用同样的名字呢。用同样的名字,他们的性格,命运也极为相似,

“乌拉苏拉从家族漫长历史上重复命名的传统中得出了在她看来无可争辩的结论: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勤劳能干的,睿智的长者,发现了这个称不上秘密的秘密,可是她能改变什么,她希望自己的晚辈可以好好的,可是那命中注定的,不可更改的命运,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中国有一个词,我觉得特别好,“轮回”,周而复始的循环,不是不能,而是无法做到,无法改变,

他们注定是孤独的,他们注定不得好死,固然有财富,有伴侣,可是内心的无奈,内心的恐惧,内心的孤独,又能向谁诉说呢?外在的物质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可是内心的需求,内心的渴望,又有谁懂呢?

其实,其实又有谁是不寂寞的呢,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身边能懂自己的人很少很少,一方面是我们不善于表达,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压抑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感受无人能体会,我们总是渴望别人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我们总是一方面追求独处,另一方面又渴望热闹的地方。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无能者去努力,腼腆者变得自信,贪婪者学会舍得,孤独者得到陪伴,无为者有所作为。

「百年孤独」笔记赏析感悟 第(2)篇

因果论说世间上一切的结果都具有必然性,由一个个原因的累积推砌而形成结果,而每一个原因都由你上一个选择所决定,如此反复,因此你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造成结果的原因都是既定的。宿命论说世间上一切的结果亦是必然的,却为天命而非人事,一切皆为上帝所主宰,你的结果不受你的选择影响,而是自你来到这个世界就被上帝安排在了命运薄上,任凭你挣扎痛苦,窃喜享乐,都是被迫接受你的结果。由此看来,无论是因果论还是宿命论都削弱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个人命运并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呜呼哀哉!马孔多所发生的一切悲剧正是印证了上述说法,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孤独都源于命运的不自主,一个世纪以来家族每个人的命运早已被安排在了羊皮纸上,任凭他们如何奋斗抗争,都只是在重复布恩迪亚家族早已注定的悲剧命运。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孤独亦在于每个人的专注与执拗都明显的区别于他人,并不为任何人所理解认可,只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为各自的命运所挣扎,最后却徒劳无功,陷入“自做自毁”的恶性循环中去。坚持错了方向比起不坚持所带来的结果更让人难以接受,“自做自毁”、“恶性循环”,代表着荒废,荒废了时间,荒废了努力,荒废了理想,荒废了自信,荒废了上进之心,最可怕亦是最可幸的则是对上诉种种的不自知,最悲哀的则在于恍然醒悟却为时晚矣。如此说来,布恩迪亚家族也是幸运的吧,奥雷利亚诺沉浸在打小金鱼与融化小金鱼之中怡然自得;阿玛兰妲在缝制寿衣与拆寿衣之中恍然不觉;而何塞 阿尔卡蒂奥 布恩迪亚更是在死去之后,他的灵魂依然还在槐树下徘徊。他们始终在坚守,在循环重复,在荒废生命,却不是以此击败孤独,实为持守孤独,人生的意义在于持守孤独,在重复中孤独地消耗掉生命。宿命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百年孤独」笔记赏析感悟(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