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该弹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机载近距反辐射飞弹,由攻击直升飞机和固定翼攻击机用来攻击敌高炮射击指挥雷达和近距地空飞弹制导雷达,其名称“赛德阿姆”,为“响尾蛇反辐射飞弹”(Sidewinder Anti-Radiation Missile,Side ARM)的英文缩写的音译,也可意译为“佩枪”。

“响尾蛇反辐射飞弹”是美国海军武器中心在“响尾蛇”AIM- 9 C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对空飞弹基础上改装设计、莫托罗勒(M otorola)公司生产的一种近程反辐射飞弹,主要装备美海军陆战队的攻击直升飞机和固定翼攻击机,用来攻击高炮炮瞄和近程地空飞弹制导雷达。该弹1981年开始研製,最初由海军和空军合作进行,空军打算用它作为近期代用的自卫武器,然而由于该弹没有满足空军的全部战术技术要求,于1984年年中退出计画,另与北约一些成员国合作研製一种新的“近程反辐射飞弹”(SRARM) ,由海军单独继续进行,1986年1月已开始进行作战使用试验。1986年,海军获得0. 8亿美元的拨款,将885枚AIM- 9 C改装成’‘响尾蛇反辐射飞弹”,此数大概也是可以用来进行改装的全部AIM- 9 C的库存数(该弹共生产了2000枚)。另外,海军还决定将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麻雀”空对空飞弹也改进成反辐射飞弹,用来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压制任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 外文名:AGM-122A/B
  • 研製国家:美国
  • 飞弹类型:近程反辐射飞弹
  • 基础:“响尾蛇”AIM- 9 C
  • 作战使用实验:1986年1月

研製历程

1981年美国海军武器中心在“响尾蛇”AIM-9C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基础上设计被动雷达导引头,由原来研製AIM-9C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莫托罗拉公司进行生产。最初由美国海/空军联合发展,空军拟用作短期过渡性机载自卫武器,但因其没有满足空军的全部战术技术要求,于1984年中期退出该项计画,而与北约组织一些成员国合作发展一种全新的“斯尔阿姆”(SRA RM,Short-Range Anti-Radiation Missile)近距反辐射飞弹。
于是,美国海军单独继续研製,1983年2月首次飞行试验,1986年3月投入批生产,1987年进入现役,1990年停产,研製费9.3百万美元,採购费72.3百万美元,总计81.6百万美元,製造样弹16枚,批生产总数732枚,月生产率23枚,单价9.9万美元。由于该弹全部是由70年代中期进入库存的将近900枚AIM-9C半主动雷达型飞弹改进而来,整个计画项目的费用很低,使库存武器重新获得作战使用能力。随后,在AGM-122A型基础上发展了AGM-122B改进型,採用全新的被动雷达导引头,90年代中期服役。正发展该飞弹的后继型——“阿尔格姆”(AARGM,Advance Anti-Radiation Guided Missile) ,计画2000年后开始服役。
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海军试射

航空周刊报导,美海军在中国湖海军武器中心成功地进行了两次莫托罗勒公司的AGM-122A“响尾蛇”自卫反辐射飞弹研製试验.飞弹是从海军陆战队和贝尔公司的A H-1 J海眼镜蛇直升飞机上发射的。
海军在1986年财政预算中申请2050万美元採购168枚”响尾蛇”反辐射飞弹。但是最近国会按1986财年国防拨款法拨给海军8000万美元,採购885枚飞弹。这个数目足以将当时的全部AIM- 9 C飞弹,改装成“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海军官员看到将需要大量这类飞弹。但当时,还没有採取措施继续购买,以满足舰队预计的需要。海军内部对未来自卫反辐射飞弹应该以“响尾蛇”为基础还是以AIM-7“麻雀”为基础看法不一,使这个问题变得複杂了。
儘管在1981-1982年开始发展的时候进行了五次发射试验,已经有了试验的跟蹤记录,但据海军官员说,“响尾蛇”反辐射飞弹和自卫概念本身,有一个时期在国防部内难以寻求到支持一部原因在于海军和空军对雷达压制的作战原则看法不一致造成的。而在海军内部,对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谁应优先装备反辐射飞弹,看法也不一致。

结构特点

“响尾蛇反辐射飞弹”由标準的“响尾蛇”9C飞弹部件战斗部、发动机和弹翼与改进的制导控制舱组合而成,气动外形与响尾蛇9C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头部採用半球形天线罩。制导控制舱是海军武器中心在原AIM-9 C制导控制舱基础上重新设计的,更改部分是射频检测和信号处理装置,其它如旋转稳定框架式导引头和伺服系统均相同。引信採用AIM- 9 L的主动光学目标探测装置。

作战使用方式

“响尾蛇反辐射飞弹”在作战使用时,开始由载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指示威胁雷达的位置,然后由驾驶员操纵飞机使视场较窄的导引头对準目标。象发射标準“响尾蛇”飞弹一样,一旦目标处于飞弹射程之内,就发出音响信号,驾驶员就可发射飞弹。“‘响尾蛇反辐射飞弹”也可以从超低空发射,升到较高的高度捕获目标。这使载机可以利用地形掩护进行攻击。发射后不久按预编程式爬升到较高的高度捕获目标。这使载机可以利用地形掩护进行攻击。

性能参数

弹 长 2.91m
弹 径 127mm
翼 展 640mm
发射重量 113kg
最大射程 5km
最大速度 M=2.5(M为马赫数)
目标:高炮炮瞄和近程地空飞弹制导雷达
战 斗 部 高爆炸药,重10.2kg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方式 宽频被动雷达寻的
引 信 主动雷射引信
装备机种:AH- 1攻击直升机、AV一8B、F一4G以及一切可以携带“响尾蛇”空对空飞弹的飞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AGM-122A/B“赛德阿姆”响尾蛇反辐射飞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