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鲍螺
九孔鲍是一种附着性、底栖性的软体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前鳃亚钢,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九孔鲍螺
- 拉丁学名:Haliotis diversicolor(Reeve, 1846)
- 科: 鲍螺科
- 分布区域:东北海岸、北海岸
基本资料
名称: 九孔异名: 台湾鲍鱼、杂色鲍
九孔鲍螺

栖地: 岩石下、珊瑚礁
尺寸: 6 cm
深度: 浅
栖息于潮间带到数十公尺深的岩礁缝隙,喜有波浪冲击,水质清澈的环境。台湾的岩礁海岸通常都有分布,目前以养殖为主,集中在东北角、台东成功、澎湖群岛以及恆春半岛一带。
说明:贝壳处有类似九孔,食龙鬚菜,可人工大量饲养 2002年澳底採集
(属于贝类动物)
形态特徵
此贝壳低平,其螺塔部位于体后部.从螺塔部螺旋状之孔列延伸到前部壳缘,并开孔于体前部,约有6~9个孔.其余孔列由壳内部分泌珍珠层所覆盖,主要栖息于沿岸潮间带表层至6米深的水域,并喜欢生活在阴暗之岩石孔隙中。其分布之海域有日本、韩国、中国南部沿海及台湾等暖海流域,适应于温度及盐度较高的水环境,夏季也生长良好。但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生长适温20℃~28℃,水温低于15℃则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长时间低于10℃,则容易致其大量死亡。九孔鲍与本地杂色鲍相比,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和品质优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