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朱杨(地理区域)

朱杨(地理区域)

朱杨(地理区域)

朱杨镇位于江津区西部,长江北岸,与永川长江大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相邻。距城区57千米。东与石门镇接壤,南隔长江与石蟆镇相望,西、北与永川区港桥工业园,松溉古镇、何埂镇毗邻。面积58.44平方千米,人口35793人(2007年),其中农业人口26385人。辖振兴、利民、板桥3个社区以及桥坪村,35个经济合作社。成渝铁路、S208 朱(杨)德(感)公路、朱(杨)松(溉)公路和长江、朱杨溪火车站过境,是西南重要转运港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朱杨
  • 外文名称:zhuyang
  • 别名:朱杨溪
  • 行政区类别:重庆市
  • 所属地区:重庆市江津区
  • 下辖地区:振兴、利民、板桥、桥坪
  • 政府驻地:朱杨
  • 电话区号:023
  • 邮政区码:402293
  • 地理位置:重庆振兴
  • 面积:55km2
  • 人口:约3.5万人
  • 方言:重庆方言
  • 气候条件:温带
  • 着名景点:石笋山
  • 机场:无
  • 火车站:朱杨溪火车站
  • 车牌代码:渝C
  • 百度贴吧: 江津朱杨镇,朱杨溪

李姗殷

李姗殷(善音)2011年4月26日,走进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朱杨中学举行“祈福中国爱行天下”大型公益爱心活动

机构代码

500116104:~001振兴社区 ~002利民社区 ~003板桥社区 ~200桥坪村

历史沿革

朱杨得名由来

朱杨人民,多系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由湖广辗转迁来。清初,周杨二姓有人来此,分占朱溶溪(即溶溪河,又名临江河)两岸,因名周杨溉。两姓出资,设定义渡,徐家咀石壁上,刻有“周杨济渡”四个大字。继后由民众集资,建立渡船会。渡口两边,店铺日增,众义立场。因沿溪绿柳成荫,溪水朱红,交相辉映,遂改朱溶溪为朱杨溪,场因溪而名。但少人赶集。其后,朱杨溪又进行踩场,取名“复兴场”,规定三、六、九为场期,仍因交通不便,生意冷淡,场市兴不起来,人们还是叫朱杨溪。

建置沿革

清初,江津县设杜市、笋溪、思善三里,朱杨属思善里,里下设都甲。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每里分编为四单,全县共编十二单,后改为十二都,都下分为十个甲,朱杨属七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城镇自治会,七都为七星镇,镇下设团,朱杨为普福团、玉宝团和妙胜团的一部分,团下设甲,甲下为牌。民国十年(1921年),撤都后改为十三个区。七星镇属第七区,区下团甲未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县分区设署,改团甲制为保甲制。全县设立五个区,七星镇属四区,区署设在石门场。同时,七星镇划分为石门、吴市、永安、板桥等联保,朱杨属板桥联保。办事处设在板桥场。联保下仍设保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撤销联保,试行乡保甲制。在石门建实验乡,乡公所设在石门场。板桥与朱杨,均属石门实验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实验乡撤销,还板桥乡建置。乡公所仍设在板桥场,朱杨仍属板桥乡辖区,下设保甲未变。民国三十年(1941年),整编保甲,全县划为六十个乡。板桥乡分编为十六个保,朱杨乡为当时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二等九个保,直至解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同年11月28日江津县城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机构。1950年,朱杨属第三区(区政府设在沿溪油溪)的板桥乡。1951年,朱杨属十二区(区政府设在石门)的板桥乡。当年改保甲为村邻,原一保命名为莲花村,以下各保,依次命名为木山、利民、朱杨、孝义、茯苓、四平、建平、福农等九村。1953年3月,全县划为19个区,板桥乡属五区(区政府设在石门)。同时,板桥乡划出莲花等九个村,分为朱杨、普福两乡。以溶溪河为界,河西四个村为朱杨乡,乡人民政府设在朱杨场。河东五个村为普福乡,乡人民政府设在土墙院。1956年,普福乡併入朱杨乡。从福农划出一部分为螺水村。第五区改为石门区,朱杨乡属石门区。1958年10月,朱杨乡改为朱杨人民公社,村改为管理区。1960年,建平管理区划出一部分为奇龙管理区。至此,朱杨公社共有11个管理区。1962年,管理区又改称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成立生产办公室,代行乡政权。1968年冬,由军代表、干部、民众成立“三结合”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1个大队建立革命委员会,113个生产队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9年,公社革委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7月,将大队和生产队改为村、组,至1984年3月,将朱杨公社更名为朱杨乡,下辖11个村,126个村民小组。1985年,经县转四川省民政(1985)102号文批准:“同意江津县撤销朱杨乡,设定朱杨镇的建置。”同年9月19日召开全乡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朱成镇成立。镇政府设在朱杨场振兴街。朱杨镇属石门区所辖,镇辖11个村(罗林、木山、利民、朱杨、宝山、茯苓、石鼓、排头、建坪、福农、螺水)和4个居(振兴、崇德、横樑、石梯)。全镇有126个村民组,26个居民组。1984年茨坝乡建立,属石门区所管,乡辖9个村(板桥、祖定、响滩、梁山、茨坝、云坪、桐口、进宝、新镇)71个村民组。1993年12月撤区并镇。石门区撤销,茨坝乡合併到朱杨镇后,朱杨镇属江津市管辖。1994年镇下设20个村5个居,197个村民小组,29个居民小组。1994年把村民组改为197个经济合作社。1994年建立茨坝居委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2001年5月朱杨镇进行合村并社建制调整。朱杨镇撤销原辖原20个村,设8个村:长河、四福、普福、木莲、桥坪、溶溪、茨坝、龙宝村。撤销原5个居民委员会,设3个居民委员会:即振兴、横樑、板桥居。撤销原197个经济合作社,设67个经济合作社,直到2005年11月。2005年12月再次扩大村社规模调整。朱杨镇又撤销原长河等8个村、横樑等3个居,碑山等67个经济合作社和28个居民组,设振兴、利民、板桥等3个社区和一个村(桥坪),下设30个居民小组和5个经济合作社。[1]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

自然地理

朱杨镇海拔300-700米之间,属浅丘地带。镇境地面合多边形,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相距8公里,全镇总面积57.82平方公里。北面有石笋山峰,南与长江相伴。西北高,东南低。猴溪、溶溪河(临江河)从北往南注入长江,把全镇分为东西两部分。

一、山脉

镇境内北部有云坪山,北面与石门镇秦家社区接壤入的石笋山相连,绵亘十余华里。西北部地势高,沿云坪山麓以丘陵起伏向东南倾斜,地势渐低。石笋山峰是最高点,海拔715米。从云雾坪蜿蜒向南方,一支沿溶溪河北面到朱杨场长江边;一支沿溶溪河南面到朱杨火车站长江边;一条分支到原木莲村境内。

二、水系

(一)长江长江由西向东流经镇境内7公里。成为朱杨镇与石蟆、白沙两镇的天然分界线。江面宽阔,流量大,航运极为方便。在朱杨场上大矶脑与对面边胰子间,水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经勘察将拟建300万千瓦的电站。(二)溶溪河溶溪河亦称朱溶溪(临江河)。发源于荣昌,经永川市境内到茨坝一段叫猴溪河。流入镇境叫溶溪河,长约十余公里。它是朱杨镇振兴社区、利民社区的天然分界线。沿河滩多水急,落差大,无航船运输,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修建电站三处,总发电量525千瓦(包括板桥、鱼箭滩、苦竹沟)。赵滩电站正在建设中。(三)苏堰河苏堰河发源于黑炭沟,流经镇境十余里。河床狭小,仅起灌溉农田和养鱼作用。在土地堂下滩二处修有机电排灌33千瓦,常年抽水灌溉农田900余亩,以保证农业用水。(四)梅渡溪梅渡溪发源于镇内桥坪村境内,经利民社区注入长江。河床狭小,仍起灌溉、养鱼作用。在溪上现已建成建坪水库、石坝湾水库,确保河畔农田用水。

三、气候

朱杨镇属亚热带季风性的湿润气候。冬春有霜冻,下雪、结冰时有出现。冬暖春早,夏多伏旱,秋天绵雨凉爽。春温夏热秋凉冬不太冷。四季明显。无霜期长达300天左右。

四、自然资源

(一)土壤朱杨镇的土壤,根据成土母质,成土过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土壤质的不同,分为出露地质岩层有沙汇组、自流井组、须家河组。露出的岩石有黄色粗沙岩、黄色细沙岩、黄色粉沙岩、青石细沙岩、介壳岩、石英沙岩等。镇境内土壤共有水稻土类型、紫色土类型、沖积土类型、下湿土类型四个土类型。(二)矿藏云雾坪山脉,横贯镇境15华里,地下蕴藏有铁矿、煤炭、粘土矿、石英砂、黄砂矿等。其中以板桥社区云坪村民组的粘土矿蕴藏量最多。曾建有江津粘土矿、乡办粘土矿进行开採。(三)林业全镇有天然林区5122亩。其中国有林3922亩,社有林1200亩。主要在云坪山上,振兴社区石鼓村民组有小片松林、青槓柴林,其余为院坝地林木和自留山等。树名有松、杉、柏、青槓、大小叶桉、泡桐、刺桐、油桐、千丈、杨树、黄桷、小叶榕等。公路两旁,林木成行,以杨树为主。吴朱二级公路两旁,栽种小叶榕树。还有成林的花椒、柑桔;还有零星的梨、桃李、枇杷、枣、青果等。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栽上了竹子、竹林繁茂。竹子以慈竹为主,其次是硬头黄、刺楠竹、斑竹、风竹、水竹、黑竹、筒竹等。(四)水力溶溪河(临江河)流经镇境内25华里。沿河滩多,水力资源可以开发。常年流量为0.8米3/秒。水力蕴藏量约为80万千瓦。苏堰河、梅渡溪上构建有水库。现已建成板桥、苦竹沟、鱼箭滩三座水力发电站。赵滩水电站也正在建设中。现镇建有提灌站17个。(五)野生动物石笋山、云坪山、梁山、四坪山一带林木繁茂,遮天蔽日,过去曾有虎豹、狐狸、狗獾、野猫、野兔、松鼠、黄鼠狼等出没。1958年大炼钢铁中,乱砍滥伐,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动物无处藏身,虎豹、狐狸濒于绝迹,其余野生动物近年少见。现在经过退耕还林,大搞植树造林,山林繁茂了。今天有一些野生动物,如野兔、松鼠和鸟类等又常见了。(六)野生植物镇境内野生植物品种繁多,有不少的珍贵中草药。如侧耳根、蒲公英、车前草、夏枯草、马蹄草、金钱草、野芋子、八角风、五匹风、排风藤、钩藤、金银花、石菖蒲、陈艾、紫苏、香附子、散血草、扁担草、通花根、篦麻子、益母草、对月草、稻竹散、红牛夕、白牛夕、鱼锹串、鼻孔草等。

行政区划

振兴社区

振兴居、长河村、四福村合併为振兴社区,以振兴定为社区名。振兴社区位于朱杨镇西部,东与利民社区连界,西与永川松溉镇相邻,南临长江,隔河与石蟆镇相望。北与板桥社区相连。办公处设在朱杨川顺俱乐部内。有人口12838人,面积14.12平方公里。下设中心街居、宇航街居、振兴居、崇德居、长河居、黄桷坡居、塘湾居、宝山居、茯苓居、石鼓居、四坪居等11个居民小组。该社区以原振兴居而得社区名。朱杨镇政府所在地在振兴社区朱杨场上。

利民社区

普福村、木莲村的七、八、九、十社(即木山村)和横樑居合併,由于原普福村是由利民与排头村合併,就引用原利民村名为利民社区。利民社区东北连桥坪村,西与振兴社区连界,南监长江与石蟆镇二溪相望。办公地点设在石梯沟。下设大石坝居、利民居、排头居、木山居、梅渡居、石梯居、横樑居等7个居民小组,有人口6828人,面积9.88平方公里。

板桥社区

板桥居、龙宝村、茨坝村、溶溪村合併为板桥社区,是因板桥居而定社区名。板桥社区东面临桥坪村,南与振兴社区连界,西临永川何埂镇,北临石门镇。有人口10305人,面积22.63平方公里。办公室设在板桥场上。下设梁山、响滩、杨湾、祖定、桥坡上、茨坝、云坪、桐口、进宝、牛石滩、苏院、板桥等12个居民小组。

桥坪村

桥坪村与木莲村1、2、3、4、5、6社,即原罗林村合併,沿用桥坪村名。桥坪村东北临石门镇,西与利民社区连界,西北隔河与板桥社区相望。办公处设在桥坪场上。有人口5651人,面积11.19平方公里。下设建坪、罗林、团山、螺水、柏丘等5个经济合作社区。

区域经济发展

朱杨镇近邻永川港桥工业园,位于成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是规划中的朱杨溪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朱杨镇距重庆三环高速松溉互通仅6公里,成渝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处于江津、永川、泸州结合部,边贸基础较好。镇境内有长江岸线12公里,深水良港区域3公里,现有客货码头8个;有风景秀丽的省级森林公园—石笋山,有省级档案保护单位—利济桥,有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云雾坪生态农业观光园。镇内的重庆江顺储运有限公司是重庆化危品中转基地,自备铁路专用线、汽车运输队、水运船队,有较完善的库场设施、设备。化危品专用码头设计年中转能力20万吨,现年吞吐量为5万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朱杨(地理区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