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唵嘛呢叭咪吽
唵嘛呢叭咪吽是藏传佛教的咒语,又称六字真言。汉语音译为唵、嘛、呢、叭、哞、吽、。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 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藏传佛教的手印及咒语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测。我们常常听到观音的咒“唵玛呢啤咩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读音,令人混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唵嘛呢叭咪吽
- 别名:六字大明咒
- 所属宗教:藏传佛教
- 梵文读音:Om Mani Padme Hum
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咒语,三昧是正定正受。在《圆觉经》中说,有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 ,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得圆觉。那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犹三昧)、禅那。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而修持六字大明咒就是属于三昧法门的範畴。
那幺,六字大明咒的修学就必须有正确的见解,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贪、嗔之念消灭无余,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话伤害到众人,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身口意业的清净正是三昧正定的表现。
毫不懈怠地修行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繫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持念六字大明咒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慾念所动摇,专心致志地修习三昧正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从修学六字大明咒进入三昧境界,自然拥有无量福德可以施济万方,以慈悲心施财、施法门、施宝、施智慧于无数众生,行解并重,就能达到进入菩萨果地,那是六字大明咒三昧法门经典之功。
咒语介绍
介绍
大明六字的梵文读音为Om Mani Padme Hum,是观音大士的名号 。“玛呢”解作如意宝珠,指观世音大士之悲心,令所有愿求都能如意得成;“啤咩”解作莲花,指观世音大士如莲花一般清净不染与其清净智。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读音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嗡:读(ōng 嗡),是藏语系佛教的读法。汉语系佛教读“唵”。ōm 是正确读音,OM=AUM,最后要闭唇。
呢:nī 是捲舌音,发音时舌尖要上翘顶上齶,然后放开发?ī音。
叭:bēi
咪:mēi 其它写法有[口+弥]、[口+迷]等。要读成mēi,不能读成 mī,由梵文词的位置格变化而来。 吽:发音为(hōng轰),也有书注音为(hòng)。发一声还是四声都可以,可根据场景与意愿自行觉定。
咒语象徵意义
唵

“唵”字能减除天界众生之痛苦;天界的众生得享长寿及福乐,故少会想及死亡及未来生之事情。在命终前,他们身体会失退光泽、体生臭味、遭其友人遗弃而生极大的痛苦。在念诵这一个音节时,修持的人会想及天界众生的痛苦而发心令他们离苦。
嘛
持诵“嘛”字能减除修罗道众生的痛苦;他们心中充满瞋恨之念,对天界之种种享乐十分妒忌而常常与天界众生交战,每每落败而遍体鳞伤。在念至“玛”字时,修行人会念及这些众生的痛苦而回向他们减少痛苦及瞋念。
呢
持诵“呢”时,能减除人间之痛苦与不幸;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还有其他的种种天灾人祸等等灾难困境。在念至“呢”这个音时,修行的人念及人间之痛苦而生出悲心,把功德回向予人间众生以减少痛苦。
啤
持诵“啤”的时候,能净除畜牲道的生命,减除畜牲之五种痛苦:互啖伤害、愚痴无明、寒热痛苦、饑渴痛苦及受人劳役等痛苦。
咩
持诵“咩”时,能除饿鬼道的众生之痛苦;生于饿鬼道的众生遭受寒、热、畏惧及疲累之苦,同时,因为他们的不善业力感召,终生不得饮食而常受饑渴之痛苦煎熬。诵念“咩”字时,修行人会念及饿鬼道之痛苦而生起悲心,把功德回向祈望它们痛苦得除。
吽
持诵“吽”时,能减退地狱道众生之痛苦;生于地狱的众生,因其极重恶业力因感召地狱中之种种痛苦,如幻见烈火焚身、寒冰刺骨、山崩地裂、种种鬼差迫害等等,痛苦莫名,不能得脱。故此在诵至咒中“吽”字时,修行人想及地狱众生之苦而把功德回向愿其离苦得乐。
持诵观音大士六字真言,由于观音大士之愿力及加持,能减除六道轮迴众生之痛苦。但在修行者之角度来说,这也是个人对六道生出体验而训练对一切生命施以慈悲心的一种修持。故此,持诵此咒对个人乃至所有生命都带来无尽之广大利益。有些人以为咒语必须由一位上师所口传,这个观点普遍上完全正确,但观音咒在印、藏等地极为普遍,一般人都日夜念诵,对上师口传授权之规定方面显得较为鬆懈一点,不同于其他的咒语。
在西藏,藏胞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着的时候不断地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可以说,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其他时间他们都儘量念经。所念的经种类很多,但念得最多的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藏传佛教名词。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是“如意宝啊,莲花呦!”这一感叹语句。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具体解释是: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白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
“吘”,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的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门!”还有的藏医学着作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鼓励人人多多行善吧,行善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结印方法
石碑护身符是密宗佛教和南传佛教常用的符咒储藏器物。将符咒储藏后可以随身携带。如同转经轮,方便生活中一边劳作一边做佛教功课。
大明咒石碑护身符组成方法解析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云海石)唵为白色,象徵本尊之智慧,属于禅定波罗蜜多,能除傲慢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四叶幸运石)嘛为绿色,象徵本尊之慈心,属于忍辱波罗蜜多,能除嫉妒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蜜蜡石)呢为黄色,象徵本尊之身、口、意、事业、功德,能除贪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靛蓝晶)叭为蓝色,象徵本尊之大乐,属于布施波罗蜜多,能除痴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红竹石)咪为红色,象徵本尊之大乐,属于布施波罗蜜多,能除吝啬心。
(石碑护身符组成之一影子石)吽为黑色,象徵本尊之悲心,属于精进波罗蜜多,能除瞋心。
以“云海石、四叶幸运石、蜜蜡石、靛蓝晶、红竹石、影子石”组成的石碑护身符就是大明咒。而组成的这些石头就叫做结印。
佩戴大明咒石碑护身符可以保健康平安、祝家人和睦、修佛法功德。
大明咒历史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菩萨名除盖障—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曾经向莲花象王佛学习此咒。”而莲花象王佛又从何处学习此咒耶?
原来莲花象王佛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及至西方极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请观世音菩萨传授,当时大地震动,天雨宝华,种种神变瑞相现前。莲花象王佛获咒后,普度众生,无量无数。
释尊在过去世,未成佛前,曾得莲花象王佛传授此咒,而成佛后,亦曾传授此咒多次。惟当除盖障菩萨请求传授,释尊却云:“印度某大城中,观音菩萨化身为一居士,彼起止污秽,且有妻有儿,但不可轻视,彼实为观音菩萨化身也”。
除盖障菩萨于是率领千二百名罗汉,旨谒居士。居士传授六字大明咒之后,即示现种种神通变化,除盖障菩萨以璎珞供养居士,居士却之云:“我不须要供养,你供养释迦牟尼佛可也”。
大明咒功德
功德与世俗之福德相异,福德乃有漏,有限制者;功德则无漏,无限制也。以六祖坛经而言:平等是功,现性是德。
功德偈:
功超有漏证无漏
德转凡心为佛心
此谓每日均须改造人心,若不改造,则无功德,始终轮迴也,发愿小者将人心改造为罗汉心,亦有改造为缘觉心,或菩萨心者,而无上正等觉三字遂改为无上菩提心。
四圣甚好,仍以佛为究竟。
念持六字大明咒,能促使恢复自性莲花,如莲花处水不染,此喻六根六尘不染着义——如意宝珠即出现,乃能破我执,一切如意具足;然若为六根六尘八识盖覆,即成障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