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和离岗、退休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 活动地点:铜川市
- 活动对象: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和离岗
- 说明:个人自愿、组织推荐、双向选择
活动说明:
去年6月以来,铜川市针对部分农村党组织书记难以发挥“领头雁”作用、“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大胆创新农村党建工作载体,在全市开展了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和离岗、退休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工作。铜川市以“抓党建、促增收”为主题,以升级晋档三类村和分类定级“一般”村为重点,向全市162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实现了相对后进村工作力量全覆盖。首批选派的“第一书记”到村后,坚持把“输血”与“造血”并重,短期与长期并举,共为所驻村争取项目410多个,为民众办实事720件,涉及资金3800万元;同时坚持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工作全过程,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帮助所驻村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使所驻村的面貌发展了巨大变化,为所驻村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闯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以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促农村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活动要求:
铜川市委专门下发《关于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和鼓励离岗、退休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提出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培养、锻鍊干部的重要举措,作为发挥离岗、退休干部余热的重要途径,在充分尊重干部个人意见的基础上,以全市农村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相对后进的三类村、村党组织分类定级被确定为“一般”等次的村为重点,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基层和党务工作、愿意到农村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干部到村任职。在干部选任上,根据拟任职村情况和选派干部业务专长,实行双向选择。对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情况複杂、矛盾问题较多的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对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战斗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但长期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村,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
管理办法: 为了动员党政机关干部和鼓励离岗、退休干部到农村任职,铜川市採取“个人自愿、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任,并建立了相关激励机制。对机关在职干部和离岗干部,为每人每月增发200元工作补贴和100元通讯补助,并按标準核定交通补助和下乡补贴。对退休干部,为每人增发100元通讯补助,按标準核定交通补助和下乡补贴,其中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另按村党支部书记报酬标準发放补贴;担任村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另按照村党组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标準发放补贴。同时积极开展优秀到村任职干部评选活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在职干部工作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
中省关注:
铜川市创新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的做法受到了中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组部简报《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以《陕西省铜川市以“抓党建促增收”为主题选派“第一书记”助推农村发展》为题,对铜川市的做法给予了专题介绍。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省委组织部简报《陕组信息》等也对此进行了重点报导,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