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是由弗兰克·卡普拉执导,詹姆斯·斯图尔特、琪恩·亚瑟主演的喜剧电影,于1939年10月17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热血青年史密斯从小镇来到华盛顿,他淳朴的灵魂与虚伪的世界产生矛盾,最终为了自由与民主史密斯决心向腐败宣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 外文名: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 其它译名:史密斯游美京、民主万岁、史密斯先生上美京
- 出品时间:1939年
- 发行公司:Columbia Pictures
- 製片地区:美国
-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 编剧:Sidney Buchman
- 类型:剧情、喜剧
-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琪恩·亚瑟
- 片长:129分钟
- 上映时间:1939年10月17日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031679
- 主要奖项: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故事奖
- 製作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剧情简介
西部某省的参议员山姆·佛立突然去世。该由谁来接替山姆的位置,州长赫伯特被这件事绞尽脑汁,最后用掷硬币的方法选择孩子王杰佛森·史密斯作为参议院候选人。
一无所知的乡村小子史密斯来到议会时,虽然满怀神圣与憧憬,却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挤和嘲笑,尤其是哈里森·潘的助理、熟悉各种政治伎俩的秘书珊德斯,史密斯却并不在乎这些,努力地以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建立着他理想中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渐渐地,他发现自己仰慕的资深参议员哈里森·潘和财阀泰勒合谋,竟然将国有资金揣入自己的腰包,泰勒和哈里森·潘也发现这个乡村小子史密斯越来越不受自己的控制,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可以控制的範围。于是他们对史密斯痛下杀手,不但诋毁和诬陷史密斯,甚至伤害支持史密斯的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就在史密斯进退两难之时,一向嘲笑轻视他的珊德斯却向他伸出了援手,而五十万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史密斯也将作出自己的选择。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杰佛森·史密斯 | 詹姆斯·斯图尔特 | ---- |
珊德斯 | 琪恩·亚瑟 | ---- |
哈里森·潘 | 克劳德·雷恩斯 | ---- |
泰勒 | 爱德华·阿诺德 | ---- |
Governor Hopper | Guy Kibbee | ---- |
Diz Moore | 托马斯·米切尔 | ---- |
Chick McGann | 尤金·佩里特 | ---- |
Ma Smith | 比尤拉·邦蒂 | ---- |
Senator Agnew - Senate Majority Leader | H.B. Warner | ---- |
President of the Senate | 哈里·凯瑞 | ---- |
Susan Paine | 爱丝垂德·奥温 | ---- |
Emma Hopper | Ruth Donnelly | ---- |
Senator MacPherson | Grant Mitchell | ---- |
Senator Monroe | Porter Hall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
弗兰克·卡普拉 | Lewis R. Foster | 弗兰克·卡普拉 | Arthur S. Black Jr. Rex Bailey 查尔斯·维多 Richard McWhorter | Sidney Buchman Myles Connolly Lewis R. Foster | Joseph Walker |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 | Al Clark Gene Havlick | Lionel Banks | Robert Kalloch |
角色演员介绍
- 杰佛森·史密斯演员:詹姆斯·斯图尔特参议员,他是美国一个小镇的童子军首领,深受青少年们的喜爱,意外被选为新的参议院候选人,而来到了华盛顿。单纯的史密斯从未离开过小镇,初到华盛顿闹了不少笑话,也因此遭到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取笑。
- 珊德斯演员:琪恩·亚瑟参议员秘书,年轻美貌、精明能干,她熟悉各种政治伎俩,是资深参议员哈里森·潘最得力的助手。史密斯在参议员进退两难之时,一向嘲笑轻视他的珊德斯却向史密斯伸出了援手。
- 哈里森·潘演员:克劳德·雷恩斯资深参议员,私下和财阀泰勒合谋,将国有资金揣入自己的腰包,然而他发现乡村小子史密斯越来越不受自己的控制,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可以控制的範围。
- 泰勒演员:爱德华·阿诺德美国资本家、超级财阀,他与资深参议员哈里森·潘合谋侵吞国有资产,对阻碍他们计画的史密斯痛下杀手,不但诋毁和诬陷史密斯,甚至伤害支持史密斯的孩子们。
幕后花絮
- 该片饱受华盛顿政府内部人士的抨击,他们纷纷因影片对政府腐败的描写而愤怒。
- 因为倡导民主,该片在欧洲的法西斯国家被禁止上映。
- 为了达到嗓音嘶哑的效果,詹姆斯·斯图尔特故意用碳酸氢钠将嗓子弄得乾燥。
- 该片最初结局的情节较长,后来听取了试映式上观众的意见,对结尾进行了删剪。
- 片中有段詹姆斯·斯图尔特吃惊地发现华盛顿纪念碑都被偷了的情节,这段是因为公园管理部门不允许剧组在纪念碑附近拍摄而修改了剧本。
- 华盛顿新闻机构对该片非常不满,认为片中丑化了他们的形象,因此製造出了大量负面舆论。
- 在该片上映后的几年间,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收到很多观众来信,表示他们受影片启发而选择了政坛。
- 真正的蒙大纳州参议员在影片放映时因反感而中途退场。
- 1942年,法国的德军占领区颁布了美国电影禁令,影院选择该片为禁令生效前放映的最后一部美国片,而一家巴黎影院竟然将该片连续放映了30天。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类型 |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备注 |
---|---|---|---|---|
1940年 |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故事 | 路易斯·R·福斯特 | 获奖 |
最佳影片 |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弗兰克·卡普拉 | |||
最佳男主角 | 詹姆斯·斯图尔特 | |||
最佳男配角 | 克劳德·雷恩斯 | |||
哈里·凯瑞 | ||||
最佳剧本 | 西德尼·布赫曼 | |||
最佳艺术指导 | 莱昂内尔·班克斯 | |||
最佳音响效果 | 约翰·P·里德 | |||
最佳电影剪辑 | 艾尔·克拉克 | |||
最佳配乐 |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 |
製作发行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日期 |
---|---|---|---|
中国香港 | 1946年9月13日 | 日本 | 1941年10月9日 |
美国 | 1939年10月17日 | 芬兰 | 1942年2月15日 |
巴西 | 1939年12月25日 | 法国 | 1945年11月14日 |
丹麦 | 1940年1月11日 | 义大利 | 1947年1月4日 |
法国 | 1940年1月19日 | 西班牙 | 1949年4月16日 |
澳大利亚 | 1940年1月25日 | 西德 | 1978年5月21日 |
瑞典 | 1941年2月22日 | 英国 | 2004年10月24日 |
发行信息
发行公司 |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1939)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 [美国]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国] Sony Pictures Television [美国] |
---|
影片评价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政治电影,整部影片情节紧凑,故事生动,充满了人性与理想的光辉。年轻热情的史密斯从小镇来到华盛顿,他淳朴的灵魂与虚伪的世界产生矛盾,史密斯犀利风趣的言辞和坚定不移的斗争信念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正是这种笑中有泪,泪中带笑的情节安排让观众在开怀之余又感触良多。为了凸显影片的政治色彩,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也下足了功夫,大小细节都颇为真实,片中注入了《红河谷》、《扬基人的战车》等多首美国式歌曲,激昂雄壮,为影片增色不少。整部影片起于嘲讽,终于浪漫,精彩的情节,充满激情的雄辩,尤其是影片的最后更是高潮迭起,23小时的不断演讲,虽然有些夸张与荒诞,但却无时无处不在彰显着民主的力量与主人公的执着(新浪娱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