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龙湿地
“扎龙”为蒙古语,意为饲养牛羊的圈。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这便是扎龙湿地。1979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纯、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扎龙湿地
- 外文名称:Zhalong Nature Reserve
-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
-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21万公顷
- 开放时间:早8:00-晚16:00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门票价格:50元
- 美称:鹤乡
详细介绍
湿地物种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珍惜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中心位置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的扎龙乡。它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完整保留下许多古老物种,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是众多鸟类和珍惜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和许多跨国飞行鸟类的重要“驿站”。辽阔的地域,原始的湿地景观,丰富的鸟类资源,距离城市较近的优势已为世人瞩目。
扎龙湿地的丹顶鹤

扎龙为我国建立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区内鸟类248种,主要保护的是鹤类,世界分布15种鹤,在扎龙可见到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蓑羽鹤、灰鹤6种,故有“鹤乡”之称。
其中四种为繁殖鸟,全世界现存丹顶鹤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7.3%。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35种,一级有丹顶鹤、白枕鹤、白琵鹭等。沼泽边缘和临近农田常见到大鸨。除丰富的鸟资源外,还有20种兽类,包括狼、赤狐、狍、獾和黄羊等;两栖类四种,有中国林蛙、黑斜线蛙、列斑雨蛙、花嘴蟾蜍;爬行动物有3种,包括蜥蜴、淡水龟等;水生鱼类40种,鲫鱼最为丰富。
扎龙湿地的丹顶鹤

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里的鸟飞起来铺天盖地,苍鹭、草鹭在沼泽上伫立,远远望去像玉米茬子一样密密麻麻,雁鸭多得数不清,每年在这里繁殖的鸟类为数万只。在这里成千上万只的鸥、鹭等鸟类在天空翱翔,成群结队的水禽在湖中嬉戏。清澈的溪流泛起团团银光,摇曳的芦缨、茂密的苇塘在微风中奏响大自然瑰丽的乐章。
在扎龙湿地可以领略到爱情专一的丹顶鹤独特的求爱方式,那“一鸣九臬,声闻于天”的男高音,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当原野上响起互诉柔肠百转的“男女声二重唱”时,那是它们为初恋成功而发自内心的喜悦。等到一对喜结良缘的丹顶鹤在大自然的礼堂中举行婚礼舞会时,那轻快而优美的“双人舞”让人间最优秀的舞蹈家也为之逊色。
扎龙湿地的丹顶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湿地及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野生动物。横跨二区四县,该湿地是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硷性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米,湖泊最大水深达5米。该区生息繁衍着鱼类有46种,昆虫类达277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其中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闺秀鹤、白鹤和灰鹤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每年4月~5月份约200余只丹顶鹤及其他水禽来此处栖息繁衍,白鹤数量近1000只,来此栖息逗留后继续北迁至俄罗斯境内;为迁徙性停息鸟。芦苇沼泽和塔头苔草是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芦苇高达1~3米,人类难以进入,为这些珍贵水禽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条件。野生经济鸟类每年繁殖数量达10万只以上。
自然环境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迴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夏季丰水期,河水出槽,湖泊外溢,可形成方圆数百公里的明镜水面。当您荡起一叶小舟,轻摇双浆,清澈的湖水拖出的一个斑斓的水上世界。随着您双浆的起浮,片片浮萍撩起点点玉珠,在阳光下放射出迷人的光彩。亭亭玉立的莲花像含羞的少女一样簇拥在您的身边。
扎龙丹顶鹤

扎龙湿地有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随风摇摆的芦苇荡。当您登上望鹤楼凭栏远眺,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地平线,随风蕩漾的绿色波涛雄浑坦蕩,极有气势地向天际涌去,又向您涌来。纵横交错的港汊河道把万顷芦苇荡点缀得生机盎然。
生态意义
头顶红冠、修颈长腿、步履轻盈、优雅多姿的丹顶鹤在中国又被称为“仙鹤”,是吉祥、优雅多姿的丹顶鹤在中国又被称为“仙鹤”,是吉祥、尊贵和长寿的象徵。丹顶鹤头顶呈乐红色,体长1.2米左右,为大型涉禽。由于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仅存2200只左右,人工饲养400多只,属濒危物种。丹顶鹤主要栖息于沼泽地,以较高挺水植物为隐蔽条件。食为种子、草根、昆虫及鱼虾贝类。
扎龙丹顶鹤

丹顶鹤在中国的主要繁殖地为东北地区,其中又以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基地;越冬则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盐城和江西鄱阳湖的两个自然保护区。性成熟期为3年,每年4~5产卵1~2枚。繁殖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蒙古等国。每年11月南迁越冬,来年3月又北上繁殖地。扎龙保护区有野生丹顶鹤350多只,人工繁殖驯养约60只。
鹤是环境的“指示钟”,是考评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誌。鹤类繁殖的首要条件是宁静和安全的湿地环境,湿地一旦被破坏消失后,鹤类的数量会迅速减少甚至绝迹,因而每块湿地都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晴雨表。一个国家健全的水域系统会使其所有邻国的生态系统受益,而不论这些湿地位于世界哪一个国家。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鹤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世界生态平衡,更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扎龙湿地自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共接待国际鹤类基金会、世界自然协会、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世界野生生动基金会等国际性组织和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4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国内150余万人次的鸟类学者、生态学者和大自然的爱好者及游客考察研究、教学实习、参观游览。
湿地景点
扎龙湿地中的“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长8公里,宽9公里,面积1550公顷,包括:
扎龙丹顶鹤

1、榆树岗,观鸟者可以接待处听情况介绍,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电影,登望鹤楼远眺鹤类等水禽赖以栖息繁殖的湿地景观,及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
2、龙泡子(扎龙南湖)大泡子(扎龙北湖)、西沟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龙养鱼池,观鸟者可以明水水面观察到众多的雁鸭类、秧鸡类、鸥类等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栖息的小涉禽。
3、九间房、大场子,为芦草沼泽景观,观鸟者可以观赏到鹭类、䴉类的群巢区和鹤、鹳等涉禽及沼泽猛禽。
4、土木克西岗,可看到大量农田居民区鸟类。
5、扎龙苗圃及其毗邻草甸草原,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类及大鸨、蓑羽鹤等。在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里,游客可观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电影,登楼凭眺湿地景观,参观养殖场,在苗圃和林场内,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
湿地保护
1976年由省林业厅开始筹建,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 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扎龙湿地补水

1999~2002年,扎龙湿地及其水源补给地乌裕尔河和双阳河流域遇到大旱,至2000年湿地发生大火灾,延续十几日的大火将芦苇连根燃烧,几乎摧毁了扎龙湿地的生态系统,7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只剩130平方公里有水,湿地几乎覆没。 2001年,在国家水利部指导下,省水利厅、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和水利部松辽流域水利委员会发挥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筹措资金,启动扎龙湿地应急调水工程,当年就向扎龙湿地补水3500万立方米,保住了仍在萎缩的130平方公里湿地。
继2001年向扎龙湿地补水3500万立方米后,投资700万元的扎龙湿地调水工程于2002年4月竣工,2002年全年又向扎龙湿地补水3.5亿立方米。2001~2007年7年以来,国家已累计向扎龙湿地补水11亿立方米。
扎龙湿地补水

扎龙湿地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种群数量增加,其中现已列入全球濒危种类的野生丹顶鹤更是由建区时的150只增加到400余只(2010年数据统计),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生态影响因素
气温的影响
气温是湿地水环境有机体生存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子,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湿地植被的生长和群落演替,影响水系统生态功能的稳定性。50年来气温变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变动的周期性虽不明显,但温度的缓慢增加加重了系统潜在的脆弱性,在年降水量较少的低水位时期,湿地土壤的大面积垦殖和湿地水资源的开发对系统的脆弱性产生直接影响。但另一方面,气温的增加使湿地水体的潜在蒸发量迅速上升。扎龙湿地的降水已经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春季56月份湿地多年平均蒸发量达到最大265.0mm,而平均降雨量只有50mm左右,差值在200mm以上。降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补给能力降低,系统的脆弱性增加。气温的随机性的波动将迅速的改变湿地系统的垂直运动过程,影响湿地植被群落髮育,对年际、季节间水文循环连续性及生态水文功能的发挥产生干扰,间接增加了湿地水系统脆弱性。
扎龙湿地

过度开发
河滨湿地系统的动态平衡过程受到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多方面影响,其中土地过度开垦直接改变了降水下垫面的水文特徵和流域的水资源分配情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的增长导致了流域範围内土地资源的全面开发,大面积的耕地消耗了乌裕尔河大量的水资源,使扎龙湿地水资源的供给受到严重威胁。乾旱年份人地争水、人鸟争水的矛盾极为突出。人类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已经使扎龙湿地水系统面临枯竭的地步。同时,占流域80%以上的耕地面积几乎完全改变了降水下垫面的水文特性,单一的地表覆盖类型对扎龙湿地坡面径流的调节非常乏力,乾旱年份降水几乎都被耕地截留,而暴雨期耕地也起不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苔草沼泽与耕地的表层最大含水量可相差246mm,可见土地的过度开发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扎龙丹顶鹤

降水的影响
扎龙湿地作为典型的河滨湿地,降雨量对保持湿地水位、维持径流补给及湿地植被群落的生长和湿地土壤发育尤为重要,降雨量的剧烈变化直接干扰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和水文循环过程,是影响湿地水系统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上中游径流补给稳定性很差,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东升水库截留的影响,降水补给已成为扎龙湿地水系统的主要来源。通过扎龙湿地周边3个雨量站记录的1956年以来年降雨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扎龙湿地主要受到乾旱半乾旱大陆性气候的控制,年降雨量在252~592mm之间波动,变化的範围较大,最大相临年际差值290mm(1969~1970年)。因此,年际间降水量的高频率的变化,直接影响扎龙湿地坡面径流的补给,造成湿地水位剧烈波动,降低了湿地水系统与湿地植被群落——土壤系统耦合作用的稳定性。
工农业污染
扎龙河滨湿地地处乌裕尔河、双阳河下游,长期接纳流经县镇的工业、生活污水,克东、克山和依安县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乌裕尔河,富裕和林甸县直接排入保护区内的沼泽湿地。同时流域内森林、草地覆被的大面积破坏,土壤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日益加重,根据《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污染防治与鹤类保护研究报告》评价结果,其中扎龙湿地水质已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準V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TN及TP,COD的负荷率14.26%~65.02%,BOD5负荷率2.57%~47.83%,TP负荷率1.41%~36.15%,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地表水体属于重营养化範围。
专家评价

- “一是世界鹤类饲养和培育中心;二是中国鸟类宣传教育中心;三是东北鸟类繁殖中心。”——卢云亭
- “虽几经水与火的洗礼,依然雁翔鹤舞,生机勃勃。” ——王升忠
旅游指南
适合驾车、徒步游。
扎龙湿地地图

自助路线
扎龙自然保护区距齐齐哈尔市30千米,交通十分便利,齐齐哈尔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飞机和铁路都可到达,由哈尔滨乘火车约3个小时到达。
从齐齐哈尔乘中巴或包车前往只需半个多小时,路况很好。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车很多,火车快车两个半小时,到齐齐哈尔可以打车到扎龙;在齐齐哈尔坐车可以到阿里河,嘎仙洞距河里河14千米,去漠河路途遥远,即使在中国最北面的大城市齐齐哈尔乘火车也要一天一夜才能抵达。离漠河最近的车站是漠河县城所在地的西林吉站,每天只有一趟慢车经过。
出行资讯
东北天亮的早,一般3、4点钟就出太阳了,注意向当地人打听,以便安排作息时间。 进山里要多带衣服,山里早晚的温差较大。保护区内有比较好的住宿条件,且大多数游人不会在当地住宿,所以不用担心食宿问题,但去往较偏远的地区需做好在当地老乡家留宿的準备。
旅行禁忌
丹顶鹤其实是一种比较兇猛的动物,尤其在产卵期,经常会发生攻击人的事件,所以靠近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离丹顶鹤太近,以防被它叨着,必要时手里拿根木棍什幺的。
若没有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陪同,千万不要自己随意下到沼泽中去,否则有生命危险。
住宿
去扎龙可以在齐齐哈尔住宿,有各种宾馆可以选择,也可以住在扎龙自然村里摄影家王克举开的鹤博物馆,可以欣赏他拍的几百幅鸟类照片。在嘎仙洞,可以住嘎仙宾馆,那是当地最好的宾馆。
丹顶鹤在扎龙湿地嬉戏

行囊装备
夏天去的话可以自带帐篷,其他季节住旅馆就行了。
最佳季节
到扎龙看鹤一年四季皆可,一般4~5月份为丹顶鹤产卵期,可以看到鹤巢;7~8月份小鹤长大,芦苇荡中飘芦花,还可以看到鹤家族,应该是观鹤的黄金季节;冬季气温较低,但可以在冰上行走,靠近观察丹顶鹤。
特产美食
到处都有卖东北三宝的,可以买回一份赠给家人朋友。
去扎龙可以品尝东北炖菜,齐市烤肉,在嘎仙洞可以品尝当地山野菜,如四叶菜、山芹菜等,北极村的蔬菜是绿色食品,不上化肥,也可以品尝黑龙江里的鱼。
湿地荣誉
1995年扎龙保护区列为“闻名中外的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和“丹顶鹤的故乡”,同时入选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之最荣誉大典,1998年被授予“全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之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2000年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扎龙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众组”与“网路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誌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扎龙湿地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