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祹(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
朝鲜世宗一般指本词条
李祹(朝鲜语:이도,1397年-1450年),即朝鲜世宗,字元正,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第二任国王。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亲为元敬王后闵氏。
李祹22岁即位,共在位32年(1418年至1450年),在位期间是朝鲜王朝的鼎盛时期,朝鲜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在此期间创造了谚文,对朝鲜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后世的韩国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세종대왕),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包括田制改革等在内的内政、文化的改革取得较大成果。
正统十年(1445年)以后,李祹因病让王世子李珦摄政。景泰元年二月十七日(1450年4月8日),李祹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謚庄宪,朝鲜加謚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初葬广州(京畿道广州大母山)献陵,明成化四年(1468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
基本介绍
- 本名:李祹
- 别称:朝鲜世宗、世宗大王
- 字号:元正
- 所处时代:明朝(朝鲜王朝)
- 民族族群:朝鲜族
- 出生地:汉城
- 出生时间:1397年5月7日
- 去世时间:1450年5月18日
- 主要成就:发明训民正音
- 年号: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 庙号:世宗
- 谥号: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 父亲:朝鲜太宗李芳远
- 母亲:元敬王后闵氏
- 前任:朝鲜太宗李芳远
- 继任:朝鲜文宗李珦
- 封号:忠宁君→忠宁大君
- 陵寝:骊州城山英陵
- 享年:53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洪武三十年四月十日(1397年5月7日),李祹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是朝鲜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的第三个儿子。
世宗陵

永乐六年(1408年)封忠宁君,和沈氏(后来的昭宪王后)结婚。四年后(永乐十一年)进封忠宁大君。其实朝鲜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李祹似乎与王位无缘。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鲜宫中发生变化。李祹才华横溢,很受太宗喜爱。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範,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两人后来被逐出宫。太宗长子让宁大君流浪深山,二子则作了和尚。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
永乐十六年八月八日(1418年9月),身心疲惫的太宗将王位禅让给世子李祹,李祹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世宗大王。退位的太宗在宫内仍保留一定权力,并掌握军事大权直到1422年后他去世。
己亥东征
永乐十七年(1419年5月),忠清道、全罗道传来警报,倭船数十艘集结海岸,袭击朝鲜兵船。同月,黄海道海面也有倭寇出没,入寇海州等地......李祹在当时还掌权的太宗提议下,任命长川君李从茂为三军都体察使,柳廷显为三道都统使,禹博、李叔亩、黄象为中军副节制使,朴础、朴实为左军节制使,李之实为右军节制使,率领诸道军船200余艘,诸色军士17000余人,于当年五月二十五日出发,向对马岛进发。 史称“己亥东征”(或应永外寇)。
一万韩元上李祹头像

上王太宗亲自拜将授钺,李祹亲临汉江亭北饯行。此次东征朝鲜打死700名、俘虏110名倭寇,并释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国人。朝鲜方面则有180人阵亡。九月,对马海峡倭寇首领被捉获,并押到朝鲜王宫。
宣德八年(1433年),李祹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巩固了对朝鲜半岛东北部鹹镜道等地方的统治。目前朝鲜半岛的领土基本上与李祹时期相符。
癸亥条约
正统八年(1443年),李祹向日本人开放三个港口以利贸易。签订《癸亥条约》,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接受朝鲜王朝对对马岛的宗主地位。朝鲜方面让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控制对马海峡的非法海盗活动, 给予其贸易优先权代理朝鲜统制日本各地的朝鲜贸易;对马海峡倭寇按协定接受朝鲜官职并向朝鲜朝贡。
然而,东征和条约都未能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倭寇的侵扰,此后二百年间,日本依旧时时威胁朝鲜。
因病去世
李祹在位后期健康状况不佳,欲禅位世子,但遭群臣反对,故採取折中办法,于正统十年(1445年)五月令王世子李珦摄政。正统十一年(1446年),昭宪王后去世,其后李祹变得特别崇信佛教。李祹身体虚弱,因患有风疾从三十岁起就饱受肩膀酸痛的苦楚,又因患皮肤病经常泡温泉治疗。
景泰元年二月十七日(1450年4月8日),李祹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謚“庄宪”,庙号“世宗”。初葬广州献陵,明成化四年(1468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
为政举措
政治
李祹以精通儒学而着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李祹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李祹年间得到了改善。
世宗雕像

经济
李祹进行了土地税改革、限制佛教势力、注意赈济灾民、编纂多部农书,促进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负担。
李裪(世宗)铜像

李祹对当时朝鲜的农民生活表现出巨大关注,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定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徵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供救济。
宣德四年(1429年)在李祹监督下写成的《农事直说》是朝鲜第一部农书,是朝鲜农业的经典着作,记录了种植、收穫、播种和土壤处理等农业技术。此外还修订了《农桑辑要》、《四时纂要》、《本国经验方》等农事书籍。李祹下令让人整理朝鲜半岛各地的农耕技术,并编定成书,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量。
李祹还根据朝鲜的经济状况,调节农税。使农民可以用心耕作,不用担心农民税。宫廷储粮有盈余时,李祹还会将余粮发放给穷人。
军事

朝鲜早在高丽王朝末年就开始遭受倭寇骚扰。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对倭寇征抚并用,但始终没有完全解决倭寇侵扰的问题。
在北部边疆,李祹下令修建了四郡六镇以加强边防。李祹还制定了诸多巩固国防的法规并倡导新武器的发明和发展。在李祹和明国科学家吴尧的带领下,朝鲜研製出了许多火箭及火炮,如对神机箭的改造。
在对北方女真部落的关係上,朝鲜初期的政策是怀柔与武力并举:一方面,接纳归顺的女真人,授予官职、开放贸易、进行民族同化,不断扩大对女真部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利用明朝对女真部落不够重视和以及上国心态,使用武力蚕食女真部落的土地、扩展北部疆土。李祹时期,随着女真部落侵犯的日益频繁,他对当时朝鲜东北的女真部落採取强硬措施,攻占了东北边疆地区的属于明朝女真部落的土地。大将金宗瑞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平定东北女真部落之后,侵占明朝在女真地区的建制建州左卫,在那里建立了会宁、稳城、钟城、庆源、庆兴和茂山六镇。明正统八年(1443年),李祹在北部边境设定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四郡。
礼乐
李祹时期模仿中国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知音图

李祹本人对于音乐颇有研究,尤其是对中国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命人修订朝鲜音乐的记谱法十二律,创作了朝会雅乐、会礼雅乐、祭礼雅乐,以及《定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朝乐大曲,以及《凤凰吟》、《满殿春》、《与民乐》等曲目。
文学
李祹以精通儒学而着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在十五世纪中叶他统治期间,在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
《训民正音》

创造谚文
李祹在位期间最着名的成就就是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人创製了朝鲜字母。在此之前,朝鲜民族有自己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表记,官方文书一律用汉文书写;文、言分离。古代唯士大夫可习汉文,于此平民多为文盲。因而李祹出于实用和民族自尊的使命感决心创製朝鲜文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李祹的苦心却不能被当时的儒臣所广泛认同、接受。自创立朝鲜文提议提出之日起,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儒家学者们担心有了朝鲜文后会影响儒学学习和自身利益,指责李祹创製朝鲜文是“以夷变夏”、甘于与落后民族为伍的错误行为。李祹不顾反对、力排众议设立谚文局,召用郑麟趾、成三问、申叔周、朴彭年、崔恆、李善老等人创製“谚文”(朝鲜文字母)。并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李祹主持创製的朝鲜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
训民正音

不过李祹身为时代的产物,不免有所局限。作为朝鲜文字母的创製者,李祹本身也不将之视作正统文字(谚文,即非正式文字),仅仅作为庶民使用、方便进行精神统治的一种工具。加上儒臣的普遍不支持、后代的不重视(暴君燕山因为大臣用朝鲜文写作攻击他而禁止使用朝鲜文、烧毁朝鲜文书籍),使得朝鲜文字母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没能充当主流文字。虽然如此,李祹创造朝鲜文字母对朝鲜民族来说的确是一项具深远意义的举措,他极大地推动了朝鲜半岛文化的发展。
学习汉文化
李祹钦慕汉文化,对于中国的经典着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平日里手不释卷,他的青少年时代大概都是在书堆中度过的。在《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世宗庄宪大王实录》里还记载过关于李祹少年时代书虫生活的故事。所以博学多闻的李祹,无论在天文、音韵、曆法、军事上都有所建树,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应该得益于于他对于汉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吸收。
训民正音颁布图

科技
在科技方面,李祹时代的朝鲜在天文、医学、农学、印刷、武器等方面都取得不俗成就,各个领域百花齐放,由此朝鲜进入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蒋英实为世宗研製的浑天仪和日晷

天文
1433年,在李祹主持下以明朝大统历算法为基础,创製出《七政算内篇》,又根据回回曆,创製出《七政算外篇》,这是朝鲜自主编写曆法的开始。
1437年,发明天球仪、日时计、水时计、自击漏、浑像仪、正方案、圭表等天文仪器,绘製了天文图和七个星球的图集。还在汉城惠政桥安装了供公众核对时间的计时仪器。李祹还下令改革曆法,将朝鲜曆法纬度从北京改为汉城。新的曆法使朝鲜天文学家更加準确预定日食和月食的时间。
李祹时期朝鲜有一位有名的发明家蒋英实。蒋英实天资聪明但出身低微。李祹的父亲太宗发现蒋英实的才华后立即将其叫到宫中授予官职,并命其进行发明。太宗此举受到宫内大臣的抗议,认为像蒋英实出身这幺低微的人是不可以给与此地位的。但李祹却对蒋英实充满信心。在李祹的支持下,蒋英实参考中国和阿拉伯典籍研製出朝鲜王朝自己的水钟、浑天仪和日晷。
蒋英实为世宗研製的水钟模型

气象
明正统七年(1442年),李祹下令试製雨量计,并把複製品分发给汉城的钦天监和地方行政长官,以纪录降水量。这个发明早西方的铜製测雨器产生两百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测雨器。
医药
李祹时期,朝鲜传统医学也得到很大发展。明正统七年(1442年),李祹下令编纂医书,表明他对人民健康的关注。收集古今药方的《医方类聚》编成,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医科辞书,也是东亚医学的总结性书籍。受中医影响的朝鲜“东医”也在此时产生。之后完成了共有85章的《乡药集成方》,包括959条疾病诊断,10706个处方和1477个针灸疗法。还用朝鲜文出版了一部关于如何採集本地药材的书籍《乡药採集月令》。《医方类聚》和《乡药集成方》的发表被一些历史学者认为是朝鲜传统医学与中医的分水岭。
测雨图

印刷
印刷技术方面,在青铜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1434年改良的甲寅字印刷术产生,使得朝鲜的印刷术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
后世评价
正面评价
李祹死后,明朝赐謚“庄宪”:严敬临民曰庄;行善可纪曰宪。被朝鲜人民誉为“海东禹舜”、“圣君世宗”。
在朝鲜历史上,李舜臣是军事方面的民族英雄,而李祹则被奉为文化方面民族英雄,受到极度的推崇。当代,在公共场所中他与李舜臣的塑像常常是左右相对,被视为朝鲜民族自主意识的象徵,现在南、北朝鲜对他都评价甚高,所以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
负面评价
李祹因晚年崇信佛教而颇为儒生所诟病。
轶事典故
勤奋好学
在《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世宗庄宪大王实录》里,记载了一个关于李祹少年时代书虫生活的故事。李祹年少时十分酷爱读书,以至于废寝忘食的地步。李祹的父亲太宗李芳远看见孱弱的儿子终日抱着书卷,心里心疼得不得了,他只好暗中吩咐宫人悄悄把儿子的书都藏起来,好让书呆子稍微休息一下。宫人们趁李祹不注意的时候,将书都收藏起来。
李祹发现书都不见了,心里感觉十分郁闷。正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地板上还有一本没有来得及收走的书。李祹十分高兴,他奔跑过去捡了起来,又坐到一边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太宗看见这个情形,摇着头对左右说:“好学不倦,看来真是天性所致的了。”所以博学多闻的李祹,无论在天文、音韵、曆法、军事上都有所建树,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应该得益于于他对于汉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吸收。
健康状况
李祹长期为各种疾病所困扰。他年轻时身材肥胖,并且不喜欢打猎这一类的户外活动,到正统四年(1439年)时,李祹自称其十多年来被焦渴、背浮肿、淋疾及眼病所困扰,其后到了左眼几乎失明的地步,从症状来看他可能已患上糖尿病及其引发的白内障。李祹通过温泉疗养来减缓病症,取得一定疗效,但无法根治。晚年又苦于风疾(风症),最终在五十四岁时去世。
人物画像
据实录记载,李祹的御真在正统九年(1444年)被绘製出来,但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他的容貌早已无迹可寻。但是,现代韩国尊崇李祹(世宗大王),不能没有他的画像,所以1973年画家金基昶(1913年—2001年,因在二战期间为日本创作大量宣传画而在2009年被韩国政府列入亲日反民族行为者名单中)依据想像绘製了李祹的画像,如今韩国的李祹的形象基本都是以金基昶的作品为蓝本的。
后世纪念
韩国发行的一万韩元正面,图案即为李祹头像。在韩国,有“世宗文化中心”、“世宗路”等,韩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也被命名为“世宗王站”。韩国自行研製的第三代KDX驱逐舰的首舰也被命名为“世宗大王号”。
一万韩元上的世宗头像

2007年,韩国决定在忠清南道大田广域市修建世宗特别自治市,并定位为韩国未来行政首都。
家族成员
兄弟

称号 | 姓名 | 生卒年 | 享年 | 与李祹的关係 |
---|---|---|---|---|
让宁大君 | 李褆 | 1394年-1462年 | 68岁 | 兄 |
孝宁大君 | 李补 | 1396年-1486年 | 90岁 | 兄 |
诚宁大君 | 李褈 | 1405年-1418年 | 13岁 | 弟 |
姐妹
称号 | 生卒年 | 享年 | 与李祹的关係 |
---|---|---|---|
贞顺公主 | 1385年-1460年 | 75岁 | 姐 |
庆贞公主 | 1387年-1455年 | 68岁 | 姐 |
庆安公主 | 1393年-1415年 | 22岁 | 姐 |
贞善公主 | 1404年-1424年 | 20岁 | 妹 |
王妃
称号 | 生卒年 | 本贯 | 父母 | 备注 |
---|---|---|---|---|
昭宪王后沈氏 | 1395年-1446年 | 青松 | 靑川府院君沈温 | 诞八男二女。 |
后宫
称号 | 生卒年 | 本贯 | 父母 | 备注 |
---|---|---|---|---|
慎嫔金氏 | 1406年-1464年 | 淸州 | 金元 朔宁高氏 | 内资寺奴婢出身,后来成为昭宪王后的宫女,颇受其信任。 |
愍贞嫔杨氏 (惠嫔杨氏) | ?-1455年 | 淸州 | 杨景 李氏 | 曾抚养端宗,世祖元年遭处以绞刑,并没收家产。 |
令嫔姜氏 | ?-? | 晋州 | ||
贵人朴氏 | ?-? | 密阳 | 朴刚生 坡平尹氏 | 初封庄懿宫主,后改封贵人。 |
贵人崔氏 | ?-? | 全州 | 崔士仪 顺天朴氏 | 初封明懿宫主,后改封贵人。 |
淑仪曺氏 | ?-? | |||
淑媛李氏 | ?-? | |||
尚寝宋氏 | 1396年-1463年 | |||
司记车氏 | ?-1444年 | 正统九年遭雷击丧命。 |
儿子
称号 | 名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
文宗大王 | 珦 | 1414年 | 1452年 | 昭宪王后 | 显德王后安东权氏 | 朝鲜第五代君主。 |
世祖大王 | 瑈 | 1417年 | 1468年 | 贞熹王后坡平尹氏 | 朝鲜第七代君主。 | |
安平大君 | 瑢 | 1418年 | 1453年 | 府夫人迎日郑氏 (?-1453年) | 字淸之,号匪懈堂、琅玕居士。世祖元年赐死,英祖年间复官,謚章昭。正祖时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
临瀛大君 | 璆 | 1420年 | 1469年 | 宜宁南氏 齐安府夫人全州崔氏 | 字献之,謚贞简。外孙女是燕山君之妻废妃慎氏,外曾孙女是中宗元妃端敬王后。 | |
广平大君 | 玙 | 1425年 | 1444年 | 永嘉府夫人平山申氏 (1426年-1498年) | ①字焕之,号明诚堂,謚章懿。 ②过继给叔公抚安大君李芳蕃(太祖之子,早夭)为嗣。 | |
和义君 | 璎 | 1425年 | ? | 令嫔姜氏 | 郡夫人密阳朴氏 | 字良之。世祖三年遭流放,中宗年间复官,英祖年间謚忠景。正祖时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锦城大君 | 瑜 | 1426年 | 1457年 | 昭宪王后 | 完山府夫人全州崔氏 | 试图帮助端宗复位,于世祖三年赐死,英祖年间謚贞愍。正祖时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桂阳君 | 璔 | 1427年 | 1464年 | 愼嫔金氏 | 旌善郡夫人淸州韩氏 (1426年-1480年) | 字显之,謚忠昭。妻子是昭惠王后之姊。 |
平原大君 | 琳 | 1427年 | 1445年 | 昭宪王后 | 江宁府夫人南阳洪氏 | ①字珍之,号谨行堂。初謚靖德,后改定宪。 ②早逝无子,以侄孙齐安大君李琄为嗣。 |
义昌君 | 玒 | 1428年 | 1460年 | 愼嫔金氏 | 梁源郡夫人延安金氏 | 謚刚悼。外孙为成宗女婿高原尉申沆。 |
汉南君 | 𤥽 | 1429年 | 1459年 | 惠嫔杨氏 | 安东郡夫人权氏 | 世祖三年遭流放,五年病逝。英祖年间謚贞悼。正祖时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密城君 | 琛 | 1430年 | 1479年 | 愼嫔金氏 | 豊德郡夫人骊兴闵氏 (1428年-1497年) | 字文之,初謚章孝,后改孝僖。 |
寿春君 | 玹 | 1431年 | 1455年 | 惠嫔杨氏 | 荣川郡夫人迎日郑氏 | 謚安悼。 |
翼岘君 | 璭 | 1431年 | 1463年 | 愼嫔金氏 | 金堤郡夫人平壤赵氏 | 字光之,謚忠成。 |
永膺大君 | 琰 | 1434年 | 1467年 | 昭宪王后 | 春城府夫人海州郑氏 带方府夫人砺山宋氏 | ①初封永兴大君,再改历阳,后改永膺。字明之,謚敬孝。 ②原先娶上护军宋复元的女儿,因宋氏有痼疾,李祹将她废掉,令李琰改娶参判郑忠敬的女儿。然而,李琰不忘宋氏,与宋氏私通,生下二女。故将郑氏废掉,复宋氏为夫人。 |
永豊君 | 瑔 | 1434年 | 1457年 | 惠嫔杨氏 | 郡夫人顺天朴氏 | 妻子是死六臣之一的朴彭年之女。世祖三年遭流放,肃宗时期复官,后謚贞烈。正祖时期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宁海君 | 瑭 | 1435年 | 1477年 | 愼嫔金氏 | 林川郡夫人平山申氏 | 初名璋,后改瑭。謚安悼。 |
潭阳君 | 璖 | 1439年 | 1450年 | 无 | 早卒。初謚怀简,后改夷哀。侄子江阳君李潚为后嗣。 |
女儿
称号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
贞昭公主 | 1412年 | 1424年 | 昭宪王后 | 无 | 早卒追赠公主。 |
贞懿公主 | ? | 1477年 | 延昌尉安孟聃 (1415年-1462年) | ||
贞显翁主 | 1425年 | 1480年 | 尚寝宋氏 | 铃川君尹师路 (1423年-1463年) | |
翁主 | 1430年 | 1431年 | 司记车氏 | 无 | 早夭,无封号。 |
贞安翁主 | ? | 1461年 | 淑媛李氏 | 靑城尉沈安义 (1438年-1476年) |
艺术形象
《蒋英实》:2016年KBS电视剧,金相庆饰
《扑通扑通 LOVE》:2015年MBC独幕剧,尹斗俊饰
《我是王》:2012年电影,朱智勛饰
《树大根深》:2011年SBS水木剧,韩石圭、宋仲基饰
《神机箭》:2008年电影,安圣基饰
《大王世宗》:2008年KBS电视剧,李玹雨、金相庆饰
《王与妃》:1998年KBS电视剧,宋在浩饰
《龙之泪》:1996年KBS电视剧,安在模饰
电视剧《大王世宗》

《朝鲜王朝五百年-根深的木》:1983年MBC电视剧,汉仁守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李祹(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