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听厉以宁讲经济

听厉以宁讲经济

听厉以宁讲经济

《听厉以宁讲经济》是2012年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听厉以宁讲经济
  • 类型:经济管理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212047511
  • 品牌: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郑权
  •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页数:261页
  • 开本:16
  • 定价:28.80

内容简介

《听厉以宁讲经济》介绍了对于高深莫测的经济学,厉以宁先生并没有一板一眼地用那些艰涩、枯燥的文字对它进行学术性的表达,而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严谨幽默的语言方式,向大众解释了什幺是经济学,我国目前的经济是什幺样儿的,从而使读者在轻鬆的氛围中领略经济学的无限魅力及社会发展的完整历程。 《听厉以宁讲经济》编辑推荐:经济学很枯燥?其实里面也有诗意画意! 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给你讲述最有意思的经济学 权威不失幽默,深刻不乏生动 骑脚踏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快车子反倒稳,慢就晃,停就倒。因此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有更多的岗位出现。 中国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
《听厉以宁讲经济》由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给你讲述最有意思的经济学,权威不失幽默,深刻不乏生动。骑脚踏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快车子反倒稳,慢就晃,停就倒。因此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有更多的岗位出现。中国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

作者简介

郑权,浙江台州市人,学者,曾针对当今市场经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对市场经济有深刻研究

媒体推荐

经济学很枯燥?其实里面也有诗意画意!
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给你讲述最有意思的经济学
权威不失幽默,深刻不乏生动
骑脚踏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快车子反倒稳,慢就晃,停就倒。因此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有更多的岗位出现。
中国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
经济学的基础:人是自利的
“投机”未必是一件坏事——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可口可乐替代百事可乐?——效用与边际效用
“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上大学究竟让你亏了多少钱?——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与边际成本
特殊途径得来的特权——寻租
那些年,一起排队凭票购物——政府限价与短缺经济
美国为何要从日本进口计算机?——比较优势
为何“三个和尚没水吃”?——公共物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
“批条子”的方式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为市场经济正名
突破计画经济体制的束缚——市场经济在中国
体制转轨下“市长不好当了”——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
“只有一个地球”——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金融、财政与巨观政策
北京奥运会是赔了还是赚了?——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及乘数效应
天生为敌的孪生兄弟——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你敢把钱存到银行吗?——利率波动及其传导机制
政府手中的金融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明天电脑的价格会下降吗?——理性预期与政府政策
桑塔纳在中国为什幺还那幺贵?——关税保护与“入世”
一种假象中的经济成长——泡沫经济
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
中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第三章 企业改革、管理与股份制
IBM为什幺不自己组装整机?——交易费用与企业的边界
激励、信息、选择、决策——企业内部的经济问题
别嫁给了只有一只手的光头!——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与逆向选择
风险、保险与所有者——代理人问题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创新与企业家
规模经济与企业的兼併收购
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
深圳模式与TCL模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的产权改革
企业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第四章 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
为何都想追求高学历文凭?——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文凭竞争
明星天价出场费凭什幺?——工资差别
人比人,气死人——福利的相对性
是吃麦当劳还是吃肯德基?——最佳消费规模的确定
不满意最小化原则——公共选择理论
分饼的艺术——政策的公平与效率
教育银行与私人办学——中国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鱼与渔的哲学——地区发展的差距与扶贫问题
附 录 传记及着作概述
厉以宁小传
厉以宁学术着作概述
参考书目

序言

在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有这幺一位学者:他是着作等身、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却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讲台培育英才;他身居高位,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政策,却又平易近人、事必躬亲;他提出了举世闻名的“股份制”,推进了中国股份制的改革,却又甘居斗室书斋埋头学术。他就是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倡导中国股份制的第一人,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正是这位着名的经济学家,以其百折不回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开闢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厉以宁是中国经济界嗅觉敏锐的先行者。他一直以思想超前着称,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大谈价格改革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企业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1987年的时候人们热衷于承包制,他却说股份制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90年代初他又表示,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失业问题比抑制通货膨胀更为重要。他总是能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敏锐嗅觉,发觉即将到来的经济趋势和社会问题。同时他又是一个有良知、敢说话的学者,他认为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应该时刻同社会的实践相结合,同时就应该说真话,说实话,供决策者参考。
厉以宁又是一个踏踏实实甘于坐冷板凳的学者。他有着渊博的知识、显赫的地位,他的弟子“桃李满天下”并且很多都身处要职,他本可以用这些给自己谋求无尽的财富和荣誉,但他却没有,他总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坚持在三尺讲台,甘守书斋里埋头学术的寂寞。儘管他已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高位,但他对自己本人的描述却常常是——“我首先是一名教师”,他曾把自己的经历简单地总结为“读书、教书、写书”,把“教书”当做一个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因此,儘管他的事务繁忙,却始终还是把讲课放在了第一位,也正因如此他在学生中间更受欢迎了。这些年来他先后演讲过多少次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他的讲座是北大的第二课堂,每次开讲座的时候,人都是坐得满满的,连讲台上都坐满了学生,有本校的也有外校慕名而来的;有在读的,也有已经工作又回校“充电”的。风风雨雨几十年,厉以宁的讲座成了北大课堂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而厉以宁也在这三尺讲台上从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讲成了两鬓斑白的耄耋老人。
厉以宁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是经济领域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但一个学者能够学有所成并不是最幸运的,最幸运的是能够学有所用,就如千里马,生能日行千里并非最大的幸事,最大的幸事是能遇到伯乐,扬威奋蹄一展风采。厉以宁就是这样一匹幸运的千里马,他不但学有所成,被学界所认同,更幸运的是他学有所用,理论成果能被採用成为国策,造福于人民。正如厉以宁所说,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事业中最好的阶段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此时改革的步伐加快了,一些主要观点和主张被认同了,比如“股份制是公有制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民营经济,等等。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也许最高的奖赏已无过于此。正如厉以宁本人说的:“一个经济学家,当他多年的研究成果终于被决策机关採纳而变成国家政策的时候,那种欣慰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厉以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往往就会把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他联繫在一起。更多的人说,没有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股份制改革;还有人说,厉以宁一席话,可以震动中国的证券市场,影响“熊”、“牛”的大决斗,动摇股市涨跌。然而,若因此就仅仅将厉以宁看做是一个经济学家那就错了,深入他的生活,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厉以宁。当今,不知道厉以宁是着名经济学家的人恐怕不多,而知道厉以宁还是一位真正诗人的恐怕极少。平时除了做经济方面的研究、撰写经济学着作之外,厉以宁还爱好即兴赋诗填词,或直抒胸臆,或感怀伤情,可以说厉以宁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经济学家。细看他的诗词,你会发现每一首都清新自然,没有刻意的雕琢,更没有繁複的典故堆砌。他说:“我从不奉命而作,所有的都是有感而发。”2000年11月,适逢厉以宁年届七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师生们为他举行了题为“经济学家的诗情画意”的厉以宁诗词研讨会,历届弟子们从国内外各地纷纷赶来为他祝寿。这一天,厉以宁即兴朗诵了他的一首《破阵子·七十感怀》:“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着追寻。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一句“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道尽了厉以宁一生的行事準则和学术宗旨。从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宽厚仁德、为人和蔼,又操守坚定,敢讲实话,敢吐实情的长者形象。这就是厉以宁:一个心忧天下,经世济民,却又能甘守书斋的学者;一个身居高位、事务繁杂,却又能躬身执教的师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听厉以宁讲经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