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基础四国”的合称)

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基础四国”的合称)

g4(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基础四国”的合称)一般指本词条

“基础四国”(BASIC)具体是指:巴西(Brazil)、南非(South Africa)、印度(India)、中国(China)四国。其称呼来源于各国英文的首字母缩写。这也是继“金砖四国”以来又一个有趣的称谓。需要注意的是,“金砖四国”(BRIC)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基础四国”(BASIC)和“金砖四国”(BRIC)两者在成员和含义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基础四国
  • 缩写:BASIC
  • 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

词义

取巴西(Brazil)、南非(South Africa)、印度(India)、中国(China)四国首英文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BASIC(基础),也喻指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开发中国家。
而“金砖四国”(BRIC)则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
“基础四国”(BASIC)和“金砖四国”(BRIC)两者在成员和含义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说“基础四国”的别称是“金砖四国”是完全错误的。
中国中国
巴西巴西
印度印度
南非南非

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金砖四国”(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由四国首个英文字母名可组合成BRICS而出名),曾一度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在两次G20金融峰会(伦敦G20峰会、匹兹堡G20峰会)前后,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议题上,“金砖四国”多次举行四国财长会议,协调立场、表达诉求、对抗欧美;在 IMF与世界银行的改革、开发中国家在IMF投票权、金融领域的监督与管理等各方面,共同发出了一致声音,以此代表新兴经济体,从欧美已开发国家那里争取更大的话语权。“金砖四国”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加国际金融秩序的讨论,这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新模式。
2009年11月,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议题,中国、印度、巴西与南非四个最主要的开发中国家走到了一起,首度携手“崭新亮相”。11月26日—27日,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前夕,印度、巴西、南非代表曾齐聚北京,共商这次气候大会上的基本立场,四国就开始被冠以“基础四国”。
四国在发布会上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框架下进行。但到目前(2009年12月末)为止,已开发国家还没有準备採取足够的行动,减排力度不大,承诺的资金也远低于开发中国家的需求和期待。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会上称,中国儘管有1.5亿贫困人口,但还是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并建立了碳指标的国内考核和监控体系。

发展历程

从2007年的巴厘岛气候大会(COP13)开始,四国之间就开始了就气候议题的磋商。
2009年12月15日,“基础四国”部长首次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就“单轨”与“双轨”等原则重申立场,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
2009年12月16日,“基础四国”再次联合迫使不正常的“丹麦文本”撤出了谈判程式。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前,“基础四国”召开了第五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就坎昆会议的形势进行了磋商,并支持在坎昆气候大会上达成建立新的气候基金,兑现对开发中国家提供资金的短期承诺。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会议在北京举行,就德班会议前景和谈判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11年12月3日,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在德班气候大会期间共同发布一篇题为《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报告。报告为如何分配剩余的大气空间以及如何分配发展时间及资源提供了可操作建议。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会议在北京举行。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率团与会,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李燕端出席会议。巴西、南非、印度的相关主管官员与会。会议将就年底德班会议前景和谈判中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2011年10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南非德班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在即,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确定、延续京都议定书,已开发国家应对于第二承诺期作出明确指标承诺,这是德班会议取得成功的关键。

影响

2009 年12月15日,“基础四国”部长首次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就“单轨”与“双轨”等原则重申立场。12月16日,“基础四国”再次联合向大会主席发难,迫使节外生枝的“丹麦文本”撤出了正常的谈判程式。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基础四国”的出现,再次让已开发国家看到了开发中国家“抱团反击”的中坚力量。当然,“基础四国”还只是在四国在气候议题的临时磋商机制,建立类似G7、G20这样定期的磋商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四国”共同利益的多少与强烈程度。
从“金砖四国”到“基础四国”的历程,表明了在不同的全球议题上,利益会因此重新“分化重组”,也再次验证了国际关係的一个至理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2009 年12月23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津德帕乔里表示,由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成为哥本哈根会议上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可能会引领未来的气候谈判道路。帕乔里在新德里表示:“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就是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这一集团的崛起。毫无疑问,在墨西哥会议结束前,任何协定都需要考虑进‘基础四国’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基础四国”的合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