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蚕(汉语汉字)

蚕(汉语汉字)

蚕(汉语汉字)

蚕,读作cán,指一种昆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蚕
  • 拼音:cán tiǎn
  • 部首:虫
  • 部外笔画:4
  • 繁体:蚕
  • 成语:蚕食鲸吞、蚕丛鸟道、佴之蚕室
  • 五笔:GDJU
  • 统一码:U+8695

蚕的读音

cán
平舌音、前鼻音

汉字解释

繁体字如右图。异体字:蠺 蝅
蚕
繁体字 蚕繁体字 蚕
总笔画:10
四角号码:1013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695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天虫
汉字部件分解: 天虫
笔顺编号: 1134251214
笔顺读写: 横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点
五笔:GDJ

基本字义

● 蚕
cánㄘㄢˊ
◎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丝。~茧。~食。~宝宝(蚕的爱称)。
汉英互译
◎ 蚕
silkworm
English
silkworm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蚕
蚕 cán
〈名〉
(1) (形声。从(虫虫),朁声。本义: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
蚕
(2) 同本义 [silkworm]。有家蚕、柞蚕等。蚕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张俞《蚕妇》
(3) 又如:蚕舍(蚕屋。蚕房);蚕精(蚕神);蚕蜕(蚕眠期所脱的皮)
(4) 蚕事。养蚕的工作 [silkworm-raising jobs]
罗敷善蚕桑。——《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蚕功(蚕事);蚕母(古时主管蚕事的女官)

词性变化

◎ 蚕
蚕 cán
〈动〉
养蚕 [raise silkworm]。如:蚕具(养蚕所用的器具);蚕作(养蚕的劳作);蚕耕(养蚕与耕田)

常用词组

◎ 蚕宝宝 cánbǎobǎo
[silkworm]〈方〉∶对蚕的爱称
◎ 蚕箔,蚕薄 cánbó,cánbó
[a bamboo (or reed)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养蚕用的平底竹编器具
◎ 蚕蔟 cáncù
[a small bundle of straw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 on] 供蚕作茧的草蔟,即“蚕山”
◎蚕豆cán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中空,花白色有紫斑,果实有荚,种子可食。也称“胡豆”
◎ 蚕茧 cánjiǎn
[silkworm cocoon] 蚕在化蛹前包围其身体的、大部分由丝组成的外包层,蚕在其中化蛹
◎ 蚕眠 cánmián
蚕蜕皮前不动不食的状态。俗称眠。六、七日眠一次,经四眠后蜕皮即上簇结茧
◎ 蚕农 cánnóng
[sericulturist] 以养蚕为业的人
◎ 蚕沙 cánshā
[silkworm excrement] 家蚕粪,黑色,形同沙粒,乾透后可作为枕头的装料或入药
◎ 蚕山 cánshān
[a small bundle of straw 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方〉∶供蚕结茧的稻草或麦秸编结束,上尖下宽略似山形
◎ 蚕食 cánshí
[nibble away up;encroach] 比喻侵吞他国土地如蚕之食叶
◎ 蚕丝 cánsī
[natural silk] 家蚕为结茧而吐的丝,可用来纺织绸缎
◎ 蚕蚁 cányǐ
[newly-hatched silkworm] 刚孵化的蚕,体小而黑,形如蚁
◎ 蚕蛹 cányǒng
[silkworm pupa;silkworm chrysalis] 蚕蛾的蛹
◎ 蚕纸 cánzhǐ
[paper on which the silkworm moth has deposited its eggs] 蚕蛾在其上产了卵的纸
◎ 蚕子,蚕种 cánzǐ,cánzhǒng
[silkworms eggs] 蚕蛾产的卵
蚕的写法蚕的写法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蚕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正韵》𠀤他典切,音腆。《尔雅·释虫》螼蚓,蜸蚕。《注》卽䖤蟺,江东呼寒蚓。《篇海》俗用为蚕字,非。
(蚕)《唐韵》昨含切《集韵》《韵会》《正韵》徂含切,𠀤音𨅔。丝虫也。《说文》任丝也。《诗·豳风》蚕月条桑。《书·禹贡》桑土旣蚕。《淮南子·天文训》蚕珥丝而商弦绝。《博物志》蚕三化,先孕而后交,不交者亦产子。《尔雅翼》蚕之状,喙呥呥类马,色斑斑似虎。初拂谓之蚝,以毛扫之,蚕尚小,不欲见露气。桑叶着怀中令暖,然后切之得气,则众恶除也。《酉阳杂俎》食而不飮者蚕。
又原蚕。《埤雅》再蚕谓之原蚕,一名魏蚕,今以晚叶养之。
又红蚕。蚕足于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蚕已老,则红,故谓之红蚕。
又野蚕。《后汉·光武纪》野蚕成茧,被于山阜。
又华蚕。《述异记》园客种五色香草,啖华蚕,得茧一百二十枚,大如瓮。
又《本草》石蚕,一名沙蝨,乃东涧水中细虫。
又雪蚕,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谓之雪蛆。
又金蚕,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之食叶也。
又蚕室。《晋书·礼志》皇后亲乗车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
又蚕神。《尔雅翼》今蚕神曰苑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记》蚕丛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蜀郡蚕陵。《国名记》彭之遵县有蚕厓。
又蚕茧,草名。《本草》治肿胀。

说文解字

【卷十三】【䖵部】蚕
任丝也。从䖵朁声。昨含切

说文解字注

(蚕) 任丝虫也。任俗譌作吐。今正。任与蚕以㬪韵为训也。言惟此物能任此事。美之也。丝下曰。蚕所吐也。从䖵。朁声。昨含切。古音在七部。读如鬵。

相关诗词

归园田居

(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无题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蚕(汉语汉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