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性心理学》即性心理(SEXPSY),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以心理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性行为与性文明的发展历程对现代人类性行为的影响和塑造,研究人类的性生理髮育、性心理发展、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以及婚姻、家庭与性卫生性健康等。

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徵、性慾、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也包括了与异性交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性生理是性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性生理髮育的障碍或缺陷,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出现偏差。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通过丰富和完善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性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性心理,是人类性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反应。性心理学,是採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的性心理发展、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以及性健康等。正常的性心理,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心理和行为,可以通过性心理谘询和性心理行为治疗得以解决。

基本介绍

  • 书名:性心理学
  • 又名:sexpsy
  • 类别:启蒙书籍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作品简介

人类的性活动绝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反映,它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并受着社会的制约。这是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性心理学,就是研究人在性行为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性行为除了性交活动外,还应包括性身份的塑造、性角色的进入、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社会化等,这些方面包含了许多的心理学内容。因此,性行为是一种旨在满足个体的性需要,并协调社会的性文明的行为活动。

作品鉴赏

心理现象有一个从动物到人类的发生髮展过程。动物的性行为中有没有心理反映呢?这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问题。
一般认为,动物的性行为活动是一种本能活动,主要受性激素水平的调整。也就是说,生理反应占主要地位。西方的比较心理学家们用动物作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性激素与动物的性别分化、性行为差异、性活动的激发都有密切的关係。而动物的性心理活动,则处在萌芽阶段,可简单归纳如下:
⒈动物的性心理停留在低级心理阶段,主要形式是感觉活动,如嗅觉、触觉、听觉等在性行为中的体现。虽然一些高等动物如恆河猴、黑猩猩等,已出现了较高层次的性心理活动,但并没有反映在思维活动上。
⒉动物的性心理是对性行为的本能反映,没有自觉和主动的性心理活动。
⒊动物的性心理与季节的关係密切,有一定的季节限制和性周期的制约。
从动物的性本能到人类的性心理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的性心理也经历了由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从出生、成长,到成熟、衰老,性心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性心理活动受着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就为性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历史发展

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以1886年出版的克拉夫特一埃宾(Richard von Krafft Ebing)所着的《性心理病》(Psychopathia Sexualis)为奠基着作。英国医学家霭理斯 (Ellis H) 对性行为的个案进行了系统收集,从1896年到1928年先后出版了他的巨着《性心理学研究》(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Sex)七大卷,被公认为性心理学的创建者。他的《性心理学》就是他在《性心理研究》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是为非专业研究人员编写的一本浅近易懂而又不失系统全面的性心理手册。着名的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对性心理有不同与他人的研究,他把性心理作为生活的最基本动力。他在1905年撰着的《性学三论》集中体现了他的现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产科专家玛司特斯(Masters W)和心理学家詹森(Johnson V)开始了性反应的实验研究。从1954年开始,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三部巨着《人类的性反应》(Human Sexual Response,1966)、《人类性机能失调》(Human Sexual Inadequacy,1970)和《同性恋》(Homosexuality,1979)中,对性心理学的生理机制和临床套用进行了突破性的研究。
当代的性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性别认同或性身分(即心理性别)、性取向、性偏好、性慾、性感受、性心理的毕生发展、性功能障碍、非机能性性障碍、性心理障碍(性变态)等。

性心理测试

性行为是个特殊的隐私问题,人们很少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和态度,通过专业的测验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是不是在性心理发展上处于相对正常的位置。
《艾森克性心理测试题》是国际最权威性心理测试,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国内用户可以到星夜心理网站上做 《艾森克性心理测试题》。

作品目录

人类性的主要特徵在于人类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性的普遍性

①、性与人类共同存在:自然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都有
②、每个人都是性交的产物

功能多样性

①、生殖需要
②、维繫夫妻关係
③、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制约性

①、每种文化有自己正统的性活动方式
②、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种类繁多的性活动
③、无季节
④、手在性活动中的参与和运用

性道德

特点

⑴、多样性
⑵、一致性
⑶、继承性
⑷、双重性
①、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脱节
②、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
③、旧时代和现代的不一致(矛盾冲突)

现代的特点

⑴、严肃性
①、婚姻内进行
②、双方爱情的表达
⑵、平等性
⑶、科学性
①、性医学
②、性生理学
③、性心理学

性态度

1、性认知
① 性规範
② 性知识
③ 法律
2、性情感
3、性行为倾向

心理谘询

儿童期

⑴、性别认同
⑵、性冲动困惑
⑶、性好奇

少年期

⑴、性道德谘询
①、性道德基础教育
②、男女有别、尊重女性
③、不要无情批判
⑵、性法律谘询
①、性侵犯的违法性质
②、越过性道德或触犯法律,要惩治
③、违犯要对当事人及监护人进行性法律教育和谘询
⑶、性生理、性医学知识谘询
①、性方面身、心发育是否健康
②、性生理卫生知识的讲解
③、如何处理性生理变化
避免过早性成熟×
⑷、性心理知识谘询
①、少年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异和两性关係
②、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
③、增加成人的性知识

成年期

集中在:婚、恋、夫妻性生活方面

老年期

影响因素:认知偏差
①、性的方面无能为力
②、一滴精十滴血
③、老年无性

谘询基本宗旨

⑴、务必依据科学及心理学的原则;
⑵、对人类性行为作出本质的说明;(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⑶、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从愚昧转向文明。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行为问题

阶段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一个完全具有责任能力的人来说,其性行为是一个完整的策划过程,分八个阶段:
⒈性角色认知;
⒉性慾望产生;
⒊性动机形成;
⒋性对象选择;
⒌性能力发挥;
⒍性交操作过程;
⒎性交体验;
⒏性后果的责任。

问题

在这个正常的成年责任人的性行为全过程的八个阶段中,只要发生挫折,都会形成不同严重程度的性心理问题:
⒈性角色问题;
⒉性慾望问题;
⒊性动机问题;
⒋性对象选择问题;
⒌性能力问题;
⒍性交操作问题;
⒎性交体验问题;
⒏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原因

⑴性的生物因素
①、遗传
②、有序的生理过程
③、受到中枢神经影响
④、人类性活动的基础
⑵性的心理因素
①、性需求
②、性动机
③、人格
⑶性的社会因素
①、家庭
②、人际关係
③、道德与法律

偏差

⑴、正确性动机: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⑵、性动机偏离
①、洩慾动机
②、生育动机
③、交易性动机
④、享乐动机
⑶、性对象偏离
①、同性恋倾向
②、恋物倾向
③、自恋倾向
⑷、性能力问题
①、阳萎
②、早泄
③、射精不能

两个方面

性心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与“性”有联繫的或以“性”为内容的各种心理过程(知觉、记忆、想像、思维、欲望、情绪、冲动、意志的选择和决定等)。②与人格特质相联繫的性心理。这主要涉及个人对性的态度、评价和取向等。在这一方面,两极性是明显的,如对异性或有关性的事物的趋向为:迴避、自製、放纵、偏好一偏恶、主动一被动、性客体的固定一易变、性动机的强烈一微弱、性追求的持久一短暂等。 在行为主义和行为科学看来,上面所说的性心理主要限于个人非外显的内心活动,而性行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外显活动)至少未受应有的重视。

图书1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平装: 192页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图书1内容简介

《性心理学》探讨性心理问题具有什幺意义?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性选择是人类进化的主要动力,但人类选择配偶有什幺规律可循?配偶选择决定了婚姻的命运吗?从精神分析学派来看,几乎一切神经症都具有性的起源,一切神经症都具有性的含义;人的性格的强弱悬殊都与性的压抑和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爱情与性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无穷无尽的活力源泉,是性力升华的花朵。从福柯的后现代哲学的观点来看,性是男人和女人之间、年青人与老年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神父与俗人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等权力关係中来往特别密集的通道。“在权力关係中,性不是最沉闷的要素,而是手段最高强的要素之一;适用面最广,而且对于各种最具有变化性的策略,它也能够提供支撑点和连线点。”我们也应该思考,性行为是如何、为何和以何种形式被构成道德领域的?由上可见,性,无疑是人性最核心的本质之一,性心理的探讨实质上就是关于人性的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医学。儒家经典《中庸》中说得精彩:“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等于说,从男女之道可以推及世间的一切道理。《性心理学》的写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和这样的一种情怀。

图书1图书目录

1 绪论
2 性心理的发育与健康的性心理
3 性态度
4 爱情心理
5 婚姻心理
6 性神经症
7 性功能障碍
8 性变态
9 性妄想
10 性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
11 性慾的调节与升华

图书2

图书2基本信息

书名:性心理学
图书编号:56036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定价:36.0
ISBN:710002061
作者:〔英〕霭理士 潘光旦 注
出版日期:1997-01-01
版次:1
开本:大32开

图书2简介

本书的用意,并不在替代作者曾经七本较大的作品,也不预备就它们的内容做个总结。有人说过,那七本的内容大部分是讲性的病理方面的,那是一个错误。我敢声明,那七本拙作和前人着作不同之点,就在它们能特别注意到性现象的常态。在这一点上,这本小册倒是和它们相同的。以前有不少的变态的人到我这边来商讨他们各自的问题,我的研究经验当然有一部分就用他们做依据,那是不错的,但是主要的根据,还是我对于常态的男女的认识,我对于他们日常生活里种种问题的认识,同时,我以前也再三说过,常态与变态之间,是没有很分明的界限的;一切所谓常态的人多少总有几分变态,所变的方向尽有不同,其为变态则一;同时,所谓变态的人也为许多基本的冲动所支配,和常态的人一样。
本书是简括的,它更容易达到医学界的读者与学生的手里。这本书原是为了他们写的。不过,人人有性别,也人人有性的问题,这本书的对象当然也并不限于医学一界。有一部分的基本的事实,是谁都应当熟悉的。我在这本书里所能做的,不过是供给一些线索,好教有志于深造与应付前途更複杂的问题的读者,知所问津,至于这些问题的本身,本书旨在入门,当然是无法充分加以考虑的。

图书2目录

译序
原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性的生物学
第一节 性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性冲动的性质
第三节 所谓发欲带
第四节 求爱的生物学
第五节 有选择的求偶与性选择的因素
第六节 性择与触觉
第七节 性择与嗅觉
第八节 性择与听觉
第九节 性择与视觉
第三章 青年期的性冲动
第一节 性冲动的初期呈现
第二节 自动恋
第三节 性爱的白日梦
第四节 性爱的睡梦
第五节 手淫
第六节 影恋
第七节 性的教育
第四章 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徵
第一节 性的歧变
第二节 儿童时期的性歧变
第三节 溲溺恋及遗矢恋
第四节 物恋
第五节 兽毛皮革恋与动物恋
第六节 窃恋
第七节 裸恋
第八节 虐恋(施虐恋与受虐恋)
第九节 性的衰老
第十节 社会对于性歧变的态度
第五章 同性恋
第一节 性的逆转
第二节 性逆转的诊断
第三节 性美的戾换现象
第四节 治疗的问题
第六章 婚姻
第一节 引论(绝欲的问题)
第二节 婚姻的可取性
第三节 婚姻美满的问题
第四节 一夫一妻的标準
第五节 生育的控制
第六节 不生育的问题
第七节 阳痿与阴冷(性能不足与性感过敏)
第八节 贞节
第九节 经绝
第七章 恋爱的艺术
第一节 性冲动与恋爱的关係
第二节 何以恋爱是一种艺术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性冲动的动力性质
第二节 升华
附录
一 性的教育
二 性的道德
三 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
四 霭理士传略
参考书目
重刊潘光旦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书后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性心理学(心理科学分支学科之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