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
《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是2011年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编写。
基本介绍
- 书名: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
- 页数:446
- 出版社: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外文书名: Shanghai Imagination
平装: 4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1783504
条形码: 9787561783504
尺寸: 24.6 x 18.6 x 2.6 cm
重量: 780 g
内容简介
《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由黄树森主编,主要内容是:上海,曾经并依然是一个各式话语集聚叠加的舆论场。
这一切,皆因其由1843年开埠至1949年百年间所创造的炫目历史记忆而起,因1990年代以来由浦东开发而急速变迁的城市风景线而起,因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及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国家战略的想像而起……
《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适合上海发展关注者阅读。
媒体评论
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郑观应
在香港朋友的眼里,过了深圳,那边是广州省城,再以北韶关、南雄就是极边。再往北。便属于“上海国”了。——曹聚仁
上海人始终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最尴尬的一群。剖视上海人的尴尬,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沉重课题。——余秋雨
上海人最可贵的,不是绅士风度,而是理性精神。——易中天
“大城市不会偶然地出现,它们不会为一时的狂想所毁灭。地理上的事实曾经创立了上海;一旦和平在东亚恢复,这些事实将会使上海在未来的岁月里繁荣昌盛。”
——罗兹·墨菲自由、容忍、比较开放、实用和多元多样如果真能成为上海人的核心价值(当然并不表示狡诈、浮华机灵和软弱的积习即可一扫而空)。那幺上海成为中华民族腾飞的龙头便有历史意义。——(美)杜维明
图书目录
上海的可能(代前言)/熊月之
章一 诤论:爱恨与认知的纠结
论“海派”/沈从文
上海之歌/林语堂
上海气/周作人
鲁迅和上海的故事/钱理群
“上海味”和“北京味”/王安忆
倾斜的天平:上海文化失忆症/张闳
上海文化的反思(节选)/许纪霖
章二 城事:镇邑与邦国的想像
上海国?上海市?上海县?/曹聚仁
上海之梦/穆时英
乌泥泾的兴衰——“纪念上海建城七百年”上的演讲/樊树志
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节选)/[美]林达·詹森
被上海了——上海与日本/刘建辉
世界名人眼中的老上海/邢建榕
时空的漫游——访问上海/也斯
章三 “活法”:务实与浪漫的融通
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梁实秋
只认衣衫不认人/木心
上海人/余秋雨
啊,上海男人!/龙应台
上海的女性/王安忆
北京人与上海人/易中天
章四 风骨:云间与海上的传奇
晋书·陆机、陆云传
陈子龙及其时代/朱东润
明史·陈子龙传
“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樊树志
《明史》上海先贤列传
少年爱国奇人夏完淳/郭沫若
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吴敬琏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徐百柯
章五 风物:故事与世故的演绎
华亭十咏并序/(北宋)唐询
松江鲈鱼美/刘义庆
浦喻/(明)陆深
上海城隍庙/曹聚仁
外国人眼中的城隍庙/胡道静
泥佛头/王季思
上海的茶楼/郁达夫
上海蜃景(节选)/许江
开埠初期上海的建筑/金斯密
上海里弄的兴衰/巴斯卡尔·安富
章六 风情:商业与文化的共舞
新松江社落成小言/施蛰存
文学的上海——1931/王德威
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朱寿桐
海派京剧:中国近百年文化宏篇大作/张泽纲
早期上海电影业/汪朝光
“海上画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邵琦
章七 镜鑒:“双城”与“双城”的竟合
到上海去/熊月之宋钻友
双城记/李欧梵
文化双城记:上海和香港/李天纲
上海人:推动香港工业化进程/黄绍伦
全球金融中心向东方转移/杰弗里·加滕
章八 世博:城市与生活的交响
一切始于世博会——写在上海世博会倒数一周年之际/任仲平
赛会/(清)郑观应
近代“实业救国”的先驱/刘敬文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创作构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馆
创作设计团队
世博精神与上海的城市文化(节选)/陈燮君
章九 愿景:当下与未来的宏图
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罗兹·墨菲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白吉尔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关键何在/黄亚生
全球化与上海价值/杜维明
重建文化之都/李天纲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上海九章:中国奇蹟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