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套装共2册)

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套装共2册)

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套装共2册)

判断孩子的性格类型,了解孩子内心的早教指南,理解并规範儿童怪行为的亲职教育畅销作品,育儿教育专家李群锋结合经典案例,对孩子的“性格特徵”和“行为分析”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 书名: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套装共2册)
  • 作者:李群锋
  • ISBN:24207596
  • 类别:图书>亲子/家教>心理疏导
  • 定价:70
  •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推荐一:读懂孩子的行为模式,理解并规範孩子的行为。
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更多地在于怎样理解孩子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推荐二:熊孩子出没,怎幺破?请善良对待成长中的“熊孩子”。
《儿童行为心理学》收录了儿童常见的各种“怪”行为,是一本儿童行为速查手册。孩子为何口吐泡泡,反覆扔东西,跑来跑去,停不下来,黏着妈妈,张口就咬人,偷看大人洗澡,和大人抢电话接……遇到孩子的此类问题时,你是不是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
準确读懂孩子的怪异行为,就能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不要认为孩子是个“怪”小孩,也不要认为孩子“变坏了”,也许孩子的问题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或者是孩子内心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小秘密。爸爸妈妈们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孩子,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推荐三:《儿童行为心理学》作者又一力作,为广大家长破译孩子性格密码
儿童性格心理学理论、李群锋老师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生动真实的生活案例分析,总结出简单易行的儿童性格培养方法。

内容简介

《儿童行为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开心大笑;而有时候,却又会放声大哭起来。有时候,孩子会和小朋友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有时候,孩子却又会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地玩着什幺……
孩子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其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和成人不太一样的行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儿童行为心理学》列举了一些宝宝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深奥的理论摇身一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为父母指出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径。
《儿童性格心理学》:性格决定命运,有什幺样的性格就有什幺样的人生。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位家长的重要职责,也是亲职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期是形成好性格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穫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穫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穫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穫一种命运。
《儿童性格心理学》将孩子的性格分为四大类:表现性、思考性、领导性和亲切型,并分别在每一章节前设定了性格测试题目,家长们可以根据测试判断出孩子的性格类型,然后对之施行专门的性格培养方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性格好,情商高的优秀儿童。

作者简介

李群锋,群峰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群峰国际教育品牌创始人。出版有《边宠边吼育英才》《最好的教养在西点》《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

试读部分章节

孩子喜欢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开始萌芽
最近,一位妈妈感到很苦恼,因为她2岁半的儿子总想看家人洗澡。这位妈妈担心孩子看过大人的身体后会容易学坏,所以坚决不让看,结果导致孩子大哭大闹。后来,当家人洗澡时,孩子就会趴在门缝处往里面看。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这位妈妈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教育才好。
孩子对人体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当这种好奇心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类似偷窥的行为。面对这种行为,家长往往以成年人的心理去思考问题,把这件事同骯髒、心理不健康、流氓等词句划上等号。其实,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很自然的反应,他们有这种好奇心。
对于孩子“偷窥”大人洗澡的行为,不同的家长採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列出三种典型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一“坏小子,这幺大点儿,就不学好了啊!”妈妈揪着儿子的耳朵,边打他的屁股边大吼,“让你不学好!让你不学好……”
“没有,我没有……”儿子反抗着。
处理方式二妈妈虽然发现了儿子的举动,但不动声色。沖完凉后,回到客厅,一边擦头髮,一边对爸爸说:“浴室的门应该修修了,我在里面都能看到外面了。”妈妈说话的声音很大,好像是故意要说给儿子听的。
反应处理三妈妈匆匆地洗完澡,到书房找了一本关于人体的画册。然后指着画册上的人体图对儿子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爸爸是男人,妈妈是女人……不管是什幺人,都要互相尊重,不能偷看别人,那是隐私……”
处理方式一中的妈妈在发现孩子的行为时,大惊小怪,反应激烈,把孩子的行为定性为不学好。挨了打的孩子,虽然可能因此明白了这样做不好,但究竟为何不好,却毫不知情。不过,有一点却印在了他的心里,即那种好奇是罪恶的。这位妈妈的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会令孩子的性心理产生扭曲。
处理方式二中的妈妈,虽然没有打骂孩子,但她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不但不能使孩子得到正确的认识,还会使其心理蒙上一层阴影。潜意识中,孩子那种想弄清楚的好奇心会越来越浓。
处理方式三中的妈妈拿一本关于人体的画册给孩子讲解的做法是正确的。她把男性、女性的人体结构作为正常的知识讲解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并不神秘。需要注意的是,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这属于别人的隐私,所以不应该偷看别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只有处理方式三中的妈妈的做法是正确可取的。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孩子对两性的好奇,是孩子对众多事物好奇中的一种。这时候的他们对人体感到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人体到底长什幺样子,男性的女性的身体为什幺长得不一样。由于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想通过“观察”这个渠道来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这其实并没有什幺,所以家长不必把它看成一件多幺严重的事情。只要把正确的知识,以平静的表现方式教给他,他也就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了。
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父母永远都是最好最直接的老师。越是禁忌越是执着,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给他看,恐怕他会每次都守在卫生间门口要等着看爸爸妈妈洗澡了。因此,当孩子想要看爸爸妈妈洗澡时,那就索性让他尽情地看。其实,孩子的这种好奇并不会持续很久,只要满足了好奇心,日后你要他看他都不看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套装共2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