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12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是淮南市人民政府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12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 所属类别:工作报告
  • 发布年份:2012
  • 发布单位:淮南市政府
内容简介
一、科学发展,赢得“十二五”良好开局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应对严峻複杂巨观形势,远谋近施,奋力开局,圆满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138.85亿元,增长3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亿元,增长18%;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6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增长16.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COD、二氧化硫、氨氮分别削减1.5%、3.3%、1.5%,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荣获中国招商引资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最佳投资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魅力节庆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範城市优秀案例”奖。
(一)重大项目和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强力推动项目建设。项目谋划与推进、规划生成项目、月度集中开工、“双十”重大工程等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全年实施项目1080个,增长32.6%。朱集矿、顾桥煤矸石电厂等基本建成,朱集西矿、1000千伏特高压获得核准,淮沪二期、淮浙二期、平电三期获批开展前期工作。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修编完成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若干优惠政策意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平方公里扩区工作全面完成。陕汽新能源汽车一期、舜立机械、凯盛重工、北新建材、国瑞药业等项目开工建设。高新区开发全面启动,国家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竣工,日芯光伏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开工。煤化工产业园功能加快完善,煤化一体化项目推进有力,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国家批准。建设园区标準化厂房40万平方米。40户企业加快退城进园。省级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30%。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工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千百十”工程强力实施。“223”工程加快推进,248个项目列入省技改计画。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煤机装备製造业集聚效应凸显。比塞洛斯煤机、长壁煤机达产增效。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龙湖路地下商业街、淮矿物流园、安成鑫海物流园等建成投用。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新成果。《淮南子传奇》荣获中国动漫最高奖“美猴奖”、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创意奖。龙湖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新增国家3A级景区2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9.5亿元,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28%。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质量兴省先进市。潘集区被批准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防爆电气优质产品生产示範区创建扎实推进。国内首个“云海战略”创新实践区启动建设。获批国家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17个,认定国家火炬计画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技术标準5项。专利申请1800件,授权680件。新增省着名商标6件。“美亚”牌锚固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节能减排取得新突破。实施重点企业效能对标活动,新增重点节能项目30个,宏泰钢铁技改等项目竣工,淘汰落后炼焦产能30.6万吨。火电机组脱硝、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工作扎实开展。西部和凤台污水处理厂提浓提量,山南污水处理厂、6座生态式污水处理站、1.6万座无害化厕所全面建成。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跻身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範市。
(二)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坚持上下联动,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年”活动。招商引资成效显着。组团参加“9·8”投洽会、中博会等八大节会,扎实开展赴欧美、台湾等地招商,全年共签约项目223个。央企、知名民企、皖粤经贸合作项目累计开工116个。全年引进内资430亿元,增长65.4%;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20.5%。中国豆腐文化节、国际少儿艺术节品牌效应日益彰显,获得最具创新价值节庆、中国十大节庆产业金手指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成功举办合肥经济圈城市第二次会商会,发表《淮南宣言》,签署4项框架协定。积极申请加入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国内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战略合作,提升创新成果孵化水平。加强与德国多特蒙德市、泰国正大集团战略合作,与美国帝国郡签订友好城市备忘录。加强与美国安科、瑞孚乐公司技术合作,推动世界一流的高倍聚光太阳能光伏、透镜生产技术和产品落户。重点改革成功推进。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挂牌运行。启动设立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报工作。在地统计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业、教育投资公司挂牌成立,城投、产投、旅游发展公司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出中心”职工债权清偿工作。6户企业签订上市辅导协定。非煤矿山企业由14户整合到7户。银企对接资金92.2亿元。引进市外金融机构3家,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4家,新批准融资性担保机构3家,在全省率先建成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新增民营企业1710户、个体工商户9760户。
(三)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展示新风貌。城市化率达63%,提高1.2个百分点。大建设三年投融资计画顺利实现,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310亿元,增长40.3%。城市形象日益彰显。“五彩淮南”形象宣传片在央视播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新区开发提速。淮南二中、人防教育基地等15个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正源大厦、市档案馆新馆、五星级酒店等18个项目加快推进。市会议中心、居民安置点等27个项目开工建设。老区建设提质。滨河滨湖新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开工老城区综合改造项目16个,整治城市旧小区16个、小街小巷95条。矿区改造提量。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15158套。景区完善提效。龙湖景区二期、八公山文化中心、焦岗湖影视城一期基本建成,泰坦方舟动漫园、淮河公园等12个项目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提升。东西部第二通道、206国道改线全线贯通,淮潘公路升级改造、淮河大桥维修加固、惠利大道改扩建等一批工程完工。京福高铁淮南段暨淮南东站、淮蚌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朝阳东路延伸等6个新建工程、合淮路改扩建等工程扎实推进。凤台二桥正式开工。山南新区智慧型交通管控体系基本建立。山南七乡镇公交线路开通。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等7个专项规划、滨河新区等16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村镇规划加快推进,“新汉风”建筑与规划深入研究。数字城管一期建成,城区道路标识牌全面更新,城管志愿者活动扎实开展,人性化、市场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新增环卫洗扫设备59台,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完成成片造林1.38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30万平方米。全国绿化模範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创建扎实推进,荣获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四)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取得新成效。全市“三农”支出21亿元,增长15%。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出台创建稻麦“吨粮市”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意见。全年粮食总产141.6万吨,连续8年喜获丰收,凤台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级粮油储备机制。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实现增长。认证“三品”25个。新增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各1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以上“放心粮油”示範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农业产业化总产值130亿元,增长26%。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10个城乡一体化示範乡镇、50个示範村、44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扎实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範村扩大到300个。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13个,农家店实现乡级全覆盖。完成标準化菜市场改造32个。启动9条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建成5个农村客运站。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9座。整村推进10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1.1万亩、土地流转9.8万亩、退网还湖2.7万亩。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禹王泵站更新改造、泥河疏浚、3座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基本完成,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全面实施,永幸河站重建、乔口站新建工程开工建设。防汛抗旱成效显着,夺取了“8·26”凤台特大暴雨救灾的胜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012年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