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右派国家

右派国家

右派国家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美国等同于西方、西方等同于美国,却没有意识到其实从文化上而言,美国在西方世界也是一个“另类”。美国“另类”在哪,这种“另类”所来何处,又对世界产生什幺样的影响,《右派国家》对此做出了详尽而富有洞见的解答。——刘瑜(着名学者)

基本介绍

  • 书名:右派国家:美国为什幺独一无二
  • 作者:约翰·米克尔思韦特(John Micklethwait)、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
  • 原版名称:The Right Nation: Conservative Power in America
  • 译者:王传兴
  • ISBN:9787508644646
  • 类别:社科文化 | 政治 | 美国
  • 页数:416
  • 定价:52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4
  •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 《经济学人》总编倾力之作
★ 深刻阐述美国乃至西方的政治精髓
★ 卓越的洞察力堪称“当代的托克维尔”
★ 刘军宁、刘瑜、何怀宏 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右派国家》向我们介绍了形塑美国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保守主义。
美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以至于如今不论哪一党入主白宫,这个国家与欧洲相比——甚至与尼克森治下的美国相比——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明显更保守了:福利不复存在,死刑的传统根深蒂固,反堕胎呼声依然强烈,监管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义”的支柱轰然倒塌,保守主义的势力已推进到极为广泛的阵线。最近二十年,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隐秘但中坚的力量,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幺保守主义能够成功。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学人》杂誌致力于对美国的研究,被誉为“当代的托克维尔”。理解美国右派必须深入它的核心,在智囊团、发言人、组织者和基层民众之中体会权力的流向。这两位敏锐的观察家秉承《经济学人》一贯的反传统与严格论证的作风,以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考据、公正的态度以及充满智慧的笔触对保守主义的全景做了纵深剖析。
《右派国家》分为“历史”“剖析”“预言”“例外”四部分,它即将向你呈现的,不是极右派或极左派讽刺漫画里的美国;它不是要对保守主义运动妄加批评或盲目讚颂,而是希望从各个面向理解保守主义,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最有效的政治运动。
右派国家:美国为什幺独一无二右派国家:美国为什幺独一无二

作者简介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John Micklethwait),《经济学人》杂誌总编,2010年英国杂誌编辑协会“年度最佳编辑”;
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Adrian Wooldridge),《经济学人》杂誌“熊彼特”专栏作家,曾任该杂誌驻华盛顿站主任。

目录

中文版前言 保守主义前进的脚步停下来了吗
导论
第一部分 历史
第一章 从肯纳邦克波特到克劳福德农场
第二章 保守主义的溃败:1952—1964年
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煎熬:1964—1988年
第四章 平分秋色:1988—2000年
第二部分 剖析
第五章 为了德克萨斯州,为了工商界,也为了上帝
第六章 河右岸
第七章 膂力
第八章 非友即敌:右派与反恐战争
第三部分 预言
第九章 遥望前方:通往共和党的支配之路?
第十章 错误因何而起:太南方、太贪婪、太矛盾
第十一章在敌后方
第四部分 例外
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美国
第十三章 建国伊始:美国例外论的根源
第十四章 异端与改革:例外的美国保守主义
第十五章 自由主义退潮时忧伤而经久不息的轰鸣
结论 与右派美国相处
后记 保守派是如何获胜的
附录 众议员的保守主义得分情况

媒体推荐

法西斯主义造就了义大利和德国,马列主义造就了苏联和中国。保守主义造就了英国和美国。要想了解保守主义如何造就美国,应该读读本书。正如书中所言,保守主义等于美国主义。
——刘军宁,着名学者,《保守主义》《投资哲学》作者
——刘瑜,着名学者
《右派国家》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敏锐、独特而富有洞察力的美国政治图景。它的分析严肃而富有思想性,让我们明白美国的政治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参议员约翰·麦凯恩,200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
这部着作清晰且颇具说服力地描述了美国保守主义的实力,以及保守主义对美国当代政治和对外政策产生的广泛影响……本书解释了为什幺美国在全世界既受推崇又遭贬斥,并往往受到误解,及时矫正了瀰漫当今的欠考虑的反美主义论调。
——《金融时报》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人们一直好奇,“美国为什幺如此与众不同?”才华横溢的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回答了这一问题。美国混合着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和狂热的道德主义。无论你是欣喜于书中对美国前景的描绘,还是对它感到失望,都能从这本构思巧妙、充满智慧且易读的书中获益匪浅。
——法里德·扎卡利亚,《时代》杂誌主编
文笔洗鍊、分析全面、措辞严谨、不偏不倚。想了解今日美国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右派国家》。
——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美国对外关係委员会资深研究员
本书具有很深的洞察力,它可以帮助美国人明白,在过去的40年中,美国的政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或许是不可逆转的变化。
——《纽约时报》
近几年来最棒的政治读本。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一部伟大的着作。……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使我们相信,要了解美国,首先要了解保守派,这样才能了解世界。
——《国民评论》
《右派国家》将统计数字、诙谐趣闻和他人作品的有益归纳结合在一起,是有关保守主义运动从1952年发展至今的一种全面纪录。
——《华尔街日报》
这是一部兼具权威性、娱乐性、令人吃惊的广阔性和客观性的作品。……或许是迄今有关现代美国的最好作品。
——《观察家报》
在导论中,本书作者——供职于《经济学人》杂誌的米克尔思韦特和伍尔德里奇——强调他们不属于美国“两大政治阵营”的任何一方。作者凭藉这种托克维尔式的不偏不倚,极为有效地向读者解释,右派是如何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深刻地重塑了美国的政治图景。作者追溯了保守主义运动的历史,从麦卡锡时代开始(彼时“保守主义还只是个边缘思想”)直到小布希的第二任期(“右派的胜利”)。“保守主义的确立”是多个因素组合产生的结果,包括智库的智力、商业利益集团、“老大党”社会保守派“基层战士”的膂力,以及媒体充满同理心的报导。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度解析,作者认为共和党的霸权将持续存在。乐观的民主党人指出人口统计学的趋势正向民主党一边倾斜,而作者认为,这种看法夸大了拉丁裔及专业人士的自由主义倾向,同时郊区化和恐怖主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将进一步推动共和党价值的传播。不过右派也应注意其“不容忍和极端化”的危险,并谨慎与宗教道德派和小政府支持者结盟。但即便如此,作者说,保守主义思想已经渗透了美国社会,以至于连民主党的政府也无法使这个长期右转的国家转向。面对这一划时代的政治转型,米克尔思韦特和伍尔德里奇的分析极富洞察力,其透彻与公平的程度无人能及。
——《出版人周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右派国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