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唐代王昌龄诗作)
《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人们所熟知的版本为陈师道的《放歌行》(其一)以及《放歌行》(其二)。唐朝诗人王昌龄也写过一首五古诗《放歌行》。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放歌行
- 创作年代:唐朝(王昌龄版)
- 文学体裁:五古(王昌龄)
- 作者:陈师道/王昌龄
作品全文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逐,飞云亦何俦。
注释
洛阳津:洛阳的渡口。
十二楼:传说的神仙居处。泛指高层楼阁。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又见崑仑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命曰明年。”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周朝的祖庙。
月朔:每月的朔日。指旧曆初一。
朝:上朝觐见。
诸侯:诸路侯爵。后来的地方列强。
清乐:清商乐。乐府乐曲。管弦乐区别于周朝以前的大型礼乐。
千门:千家。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皇风:皇家的风化。
被:覆盖。披。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喻全国。
庆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
泱漭:广大貌。瀰漫貌。水势或云势浩瀚貌。
抱日流:抱着太阳流动。
昇平:太平。
贵:重视。
论道:讲究道理。谋虑治国的政令。议论、阐明道理。讲论道教理论。
文墨:文书辞章。亦指写文章,从事文字工作。
何求:有什幺需求。
有诏:有皇帝的诏书。
征:徵用。一说‘徵’。
草泽: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在野之士;平民。
微诚:微小的诚意。自谦语。
谋猷yóu:计谋;谋略。
冠冕:冠,官员所带的帽子。冕,皇帝的皇冕帽子。
星罗:星星般罗列。星罗棋布。
拜揖:打躬作揖。
曹与周:曹操和周瑜?
望尘:犹言望尘而拜。李云逸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
吾:我。
入赋:缴入税赋。
迟留:停留;迟到逗留。不能按时。
幸蒙:有幸承蒙。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识:赏识。
因脱:因此脱掉。
负薪裘:背负柴薪的皮衣。
今者:今天的人。
放歌行:放声高唱着行路。
梁甫:《梁父吟》或《梁甫吟》的省称。乐府楚调曲名。梁甫,即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为葬歌。今传诸葛亮所作《梁甫吟》辞,乃述春秋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事;李白所作辞,则抒写其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
但营:只要经营。
数斗禄:数斗米的俸禄。
奉养:侍奉;赡养。
丰羞:丰盛的美味食品。丰富的饭食。
金膏:道教传说中的仙药。
俦chóu:伴侣。同辈。同类。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着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放歌行(唐代王昌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