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拟人
【诗中拟人】 把动物、植物、无生物人格化,以刻画人的词语来刻画它们的一种比拟手法。运用此法能使作品形象生动,增加趣味,强化感情,富于感人力量。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在万物生长的季节及时下;怕白天妨碍人们劳动夜间下;为滋润万物又不影响人们睡眠细细下,想得周到,体贴入微。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满天作雪飞。”树木花草具有人的特性,探得春将归去的讯息,抓紧时间竞相争奇斗豔;连那没有才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但它们只能象白雪一样随风飞舞。运用时,对所咏之物要细緻观察,使其富有人的特徵,还须下字準确,富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