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极光)
南极光是出现在南半球的极光,极光是出现于星球极地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北半球的叫北极光,南半球的叫南极光。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极光的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发射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极光
- 外文名:Aurora australis
- 属性:自然现象
- 形成条件:带电的粒子碰撞地球的两极的磁场
形成原因

太阳是一个庞大而炽热的气体球,在它的内部和表面进行着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了强大的带电微粒流,并从太阳发射出来,用极大的速度射向周围的空间。当这种带电微粒流射入地球外围那稀薄的高空大气层时,被地球磁场吸引到两极,就与稀薄气体的分子猛烈地冲击起来,于是产生了发光现象,这就是极光。
出现地区
南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磁维度67度附近的环带状区域内,称为南极光区。在极光区内差不多每天都会发生极光活动。

观测站位置
从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一1958 年) 开始,对南极进行观测研究,各国争相开展,先后于南极光研究。在南纬60°以上至南极点设定观测站约29处,其中南纬60°-70°共17 站,位于70°-80°共11站,位于南极点有1 站;位于东西半球各14 站,位于南极点有1站。对南极光进行观测研究,有前苏联的和平站(MIR), 青年站(MOL)和东方站(VOS), 美国的赛普尔(SPL) 和南极点(SPA ),澳大利亚的凯西(CSY) 和莫森( MAW),法国的迪尔维尔(DRV),南非的萨纳埃(SNA),日本的昭和基地(SYO),以及中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参见右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