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聚效应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研究
《基于集聚效应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研究》内容简介:在我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都市圈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次,都市圈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载体;第三,都市圈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领域;第四,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内部的过度竞争、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的困惑。对于我国都市圈发展出现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但无论是传统的理论,还是已开发国家的成熟的经济管理理论,都无法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单个学科因为其理论方法的局限,以及视角的片面也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都市圈发展与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跨学科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书名:基于集聚效应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研究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页数:192页
- 开本:16
- 品牌:格致出版社
- 作者:吕巍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3217027, 7543217023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基于集聚效应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研究》: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吕巍,1964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复旦大学管理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法国INSEAD管理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从1999年至今担任中国市场行销学会常务理事,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以及多家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战略行销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市场行销、数据挖掘在行销中的套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研究课题。近年来,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系统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和案例60多篇,出版专着、译着20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市场行销、数据挖掘在行销中的套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研究课题。近年来,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系统管理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和案例60多篇,出版专着、译着20部。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言/1
1.1 长三角都市圈与产业集群/1
1.2 产业集聚与企业竞合/3
1.3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研究/4
第2章 产业集群与企业竞合研究回顾/6
2.1 产业集群/6
2.2 企业竞合战略/24
2.3 本章 小结/35
第3章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战略研究/37
3.1 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群现状与特徵/37
3.2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战略实证研究/42
3.3 企业竞合战略研究方法/46
3.4 数据分析与结果/50
3.5 实证研究结果/56
3.6 本章 小结/58
第4章 长三角都市圈不同产业集聚下的企业竞合现状及案例分析/59
4.1 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业集聚与竞合研究/60
4.2 长三角都市圈港口物流业集聚与竞合研究/86
4.3 长三角都市圈软体产业集聚与竞合研究/115
4.4 本章 小结/136
第5章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模式发展/138
5.1 企业竞合模式/138
5.2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纵向竞合模式/140
5.3 本章 小结/167
第6章 推动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168
6.1 产业集聚下的企业竞合是未来长三角都市圈稳步发展的需求/168
6.2 1足进企业竞合、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的政策建议/170
6.3 本章 小结/173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74
7.1 本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174
7.2 未来展望/175
附录 企业竞合行为与绩效状况调研问卷/178
参考文献/184
1.1 长三角都市圈与产业集群/1
1.2 产业集聚与企业竞合/3
1.3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研究/4
第2章 产业集群与企业竞合研究回顾/6
2.1 产业集群/6
2.2 企业竞合战略/24
2.3 本章 小结/35
第3章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战略研究/37
3.1 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群现状与特徵/37
3.2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战略实证研究/42
3.3 企业竞合战略研究方法/46
3.4 数据分析与结果/50
3.5 实证研究结果/56
3.6 本章 小结/58
第4章 长三角都市圈不同产业集聚下的企业竞合现状及案例分析/59
4.1 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业集聚与竞合研究/60
4.2 长三角都市圈港口物流业集聚与竞合研究/86
4.3 长三角都市圈软体产业集聚与竞合研究/115
4.4 本章 小结/136
第5章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模式发展/138
5.1 企业竞合模式/138
5.2 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纵向竞合模式/140
5.3 本章 小结/167
第6章 推动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聚状态下的企业竞合/168
6.1 产业集聚下的企业竞合是未来长三角都市圈稳步发展的需求/168
6.2 1足进企业竞合、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的政策建议/170
6.3 本章 小结/173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74
7.1 本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174
7.2 未来展望/175
附录 企业竞合行为与绩效状况调研问卷/178
参考文献/184
文摘
插图:
1.2产业集聚与企业竞合
我们应该认识到,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已开发国家都市圈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长三角都市圈内各地方、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由此造成城市定位、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无序竞争、低效利用、重複建设现象仍然存在。为了儘快推动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近期长三角都市圈两省一市高层频繁互访,极力推动区域内跨区域企业合作。例如:2007年底政府推动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进行全面合作,这次跨区域企业合作有效地加速了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产业的集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产生明显的推动,表明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长三角都市圈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间良好的竞争和合作。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与城市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竞争与合作是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竞争的存在,又要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在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中引入竞合战略势在必行。
企业是组成都市圈经济最核心的细胞,企业之间是否能够健康和谐地共同发展是整个都市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传统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关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竞争行为,Potter(1985)指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竞争观点认为企业必须在资源稀缺的现实背景下,通过进入有吸引力的产业并在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不断的竞争中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以获取竞争优势。第二种是合作行为,企业仅凭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保证收益的最大化,而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伙伴进行互惠性的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Bengtss-on and Koek,2000)。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兰登伯格(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教授内勒巴夫(Nalebuff)共同提出了企业的“竞合”(co-operation)理论。竞合理论就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对于企业而言,最终的出路就是打破原有的企业界限,从分立走向融合,从对抗式的竞争走向协同式的联合竞争,在利益一致的经营环节上达成长期的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尤其是在寡头竞争的行业领域内,寡头合作不仅可以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而且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企业通常要面对众多的经济主体,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战略已难以行之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不同的竞争与合作行为进行选择,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和持续优势,也会对其他参与方的行为和绩效以及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1.2产业集聚与企业竞合
我们应该认识到,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已开发国家都市圈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长三角都市圈内各地方、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由此造成城市定位、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无序竞争、低效利用、重複建设现象仍然存在。为了儘快推动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近期长三角都市圈两省一市高层频繁互访,极力推动区域内跨区域企业合作。例如:2007年底政府推动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进行全面合作,这次跨区域企业合作有效地加速了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产业的集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产生明显的推动,表明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长三角都市圈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间良好的竞争和合作。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与城市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竞争与合作是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既要看到竞争的存在,又要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在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中引入竞合战略势在必行。
企业是组成都市圈经济最核心的细胞,企业之间是否能够健康和谐地共同发展是整个都市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传统理论认为,企业之间的关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竞争行为,Potter(1985)指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竞争观点认为企业必须在资源稀缺的现实背景下,通过进入有吸引力的产业并在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不断的竞争中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以获取竞争优势。第二种是合作行为,企业仅凭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保证收益的最大化,而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第三方伙伴进行互惠性的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Bengtss-on and Koek,2000)。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兰登伯格(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教授内勒巴夫(Nalebuff)共同提出了企业的“竞合”(co-operation)理论。竞合理论就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对于企业而言,最终的出路就是打破原有的企业界限,从分立走向融合,从对抗式的竞争走向协同式的联合竞争,在利益一致的经营环节上达成长期的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尤其是在寡头竞争的行业领域内,寡头合作不仅可以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而且可以维持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企业通常要面对众多的经济主体,单纯的竞争或合作战略已难以行之有效地指导企业的战略选择。对不同的竞争与合作行为进行选择,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和持续优势,也会对其他参与方的行为和绩效以及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序言
在我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都市圈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次,都市圈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载体;第三,都市圈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领域;第四,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内部的过度竞争、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的困惑。对于我国都市圈发展出现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但无论是传统的理论,还是已开发国家的成熟的经济管理理论,都无法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单个学科因为其理论方法的局限,以及视角的片面也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都市圈发展与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跨学科的研究。
国际学术界对大都市圈的研究首先集中在都市圈的类型、形态特徵与功能特徵。其次是对大都市圈不同演化阶段的划分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一方面是从更加抽象的高度将大都市圈的几何特徵(空间投影)与经济生态特徵结合起来,揭示其深层次的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是对大都市圈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等进行实证研究和总结,以期为实践服务。
国内对大都市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研究;二是对大都市圈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城市之间关係进行广泛的研究;三是对大都市圈基础设施、环境、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和途径进行研究,直接为区域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国内近年来对都市圈的理论研究也比较重视,2001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多项相关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资助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
国际学术界对大都市圈的研究首先集中在都市圈的类型、形态特徵与功能特徵。其次是对大都市圈不同演化阶段的划分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一方面是从更加抽象的高度将大都市圈的几何特徵(空间投影)与经济生态特徵结合起来,揭示其深层次的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是对大都市圈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等进行实证研究和总结,以期为实践服务。
国内对大都市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比较研究;二是对大都市圈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城市之间关係进行广泛的研究;三是对大都市圈基础设施、环境、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和途径进行研究,直接为区域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国内近年来对都市圈的理论研究也比较重视,2001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多项相关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也资助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基于集聚效应的长三角都市圈企业竞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