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欧洲的再洗礼派教徒往往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宗教先驱。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再洗礼派教徒“批判所有的法律,他们认为所有好人都被圣灵指引……以这个前提他们到达了共产主义……”。小说《Q》则描述了这一活动及其革命性的意识形态。1548年,埃蒂安·德拉博埃蒂(Etienne de la Boetie)写了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志愿性服从之道),一篇探究人们服从统治者的文章。17世纪英国内战时,掘地者中的Gerrard Winstanley则出版了一个小册子,提倡公社所有制、以小块耕地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它也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驱。
麦克斯·施蒂纳(英文名:Max Stirner)在他所着的《自我及所有》(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一书中,主张一般社会所公认的制度—包括国家的概念、“财产是一种权利”的概念、自然权利的概念、和一般对社会的概念—都只是幽灵在脑海里作祟的幻象,主张“个人便是社会的本质”。他主张利己主义和一种形式的非道德主义,个人只有在切及他们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会联合起来成为“利己主义者们的组织”。对他而言,财产只是由能力决定的:“知道如何去拥有它们、保护它们,那便是他的财产”并且“在我能力所及之内的,便是我的东西。只要我能显示出自己占有者的身分,那我便是这个东西的所有人。”
无政府资本主义通常根基于互不侵犯原则上,先行使用暴力便是在道德上错误的行为。这和正义战争理论(Just War Theory)类似,先行侵略是错误的,但报复的反击(同比例的)是被允许的。支持这种自然法原则的无政府资本主义者指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在个人层次的互不侵犯原则,但却无法接受其套用在政府的层面,也因此给予了政府一种超高道德的地位。无政府资本主义者坚持应该将互不侵犯原则套用在政府层面上。其他的无政府资本主义者则以功利主义的基础来解释,认为政府的垄断有着和其他垄断一样的缺点,例如昂贵却品质低下的公共服务。
在《什幺是财产?》一书中普鲁东着名的宣称“财产权是一种偷窃”,在书里他反对建立一种“财产权”(propriété)的制度,以避免财产所有人得以随意“使用和滥用”他们的财产—例如剥削劳工以求取利润。然而普鲁东的看法在后来完全改变,他改为宣称“财产权是一种自由”,认为个人能以财产权来抗衡国家的权力。表面上看来普鲁东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但如同在他死后才出版的《财产权理论》(Theory of Property)一书里主张的,普鲁东“强烈地对比他所谓的‘财产’—依据平等和正义的原则有限制的运用资源、资本和产品的权利—与现代‘财产权’的形式”,但他最后也“承认了只有在所有权不受任何大小限制的情况下,自由才得以获得保证”。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普鲁东说:
(无政府共产主义)普鲁东厌恶共产主义在团队精神上的观点。而巴枯宁原本还相当同情之,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了俄文。之后巴枯宁也与共产主义断绝了关係,但他仍然保持中央集权的概念,成为无政府团队精神。无政府团队精神支持支付劳工酬劳,但仍坚持在革命后转型为共产主义体制的可能性,由共产体制依据每个人的需求来分配产品。巴枯宁的学生詹姆士·季佑姆(James Guillaume)将巴枯宁的概念写入论文里Ideas on Social Organization(1876):“当……生产的速度高过消耗的速度时……所有人将能从社会所储备的商品里拿取他所需要的部分,无须担忧匮乏;如此一来将能大幅提升自由而平等的劳工们的道德感,将能避免、或大幅减少滥用和浪费的现象。”
Joseph Déjacque是早期的无政府共产主义者之一,他也是第一个自称为自由社会主义(Libertarian socialism)的人。与普鲁东不同的,他主张“拥有产品的权利并不属于生产它的劳工,而是属于那些需要使用它的人”。
克鲁泡特金通常被视为无政府共产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家,在他所着的The Conquest of Bread和Fields, Factories and Workshops里描绘出他的经济理想,克鲁泡特金觉得合作会比竞争更有益,主张合作是自然状态的现象。他主张藉由人们自行“没收全社会的财富”来废止私人财产,并以一个由人们自愿组织、无阶层分别的网路来协调经济运作。他主张在无政府共产主义里“房屋、田地、和工厂都不再是私人财产,而是归属于公社或国家的。”而货币、工资、和贸易将会被废止。个人和团体将会使用并控制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无政府共产主义的目标便是将“收割或製造出的产品分配给所有人,让每个人自由的使用他们。”除此之外,他重複的强调道(如其他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将不会强迫个人接受共产主义,主张“占有他们所能耕种的土地大小”的小耕农们、“居住在对他们人数而言大小适当的房屋”的家庭们、和“使用他们自己的工具或纺织机”的工匠们都能自由的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一些人认为无政府共产主义在占有和财产的观念上与普鲁东的一些理念类似。克鲁泡特金
无政府工团主义是一种将劳工运动作为革命主要角色的无政府主义形式(“工团主义”一词源于法文syndicalisme,意味着“工会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主张建立革命性质的工会以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夺取对生产工具的控制、并以直接行动和总罢工等手段来推翻国家。无政府工团主义追求废止工资制度,并废止对生产工具的私人所有权—他们认为那是造成阶级分裂的原因。 在1871年的镇压后,法国的无政府主义再度出现,影响了Bourses de Travails自治劳工团体和工会。到了1895年,法国总工会(Confédération Générale du Travail, CGT)成立了,成为第一个无政府工团主义的主要运动。1914年后CGT开始远离无政府工团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採纳了合作主义。在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后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的第三国际合作。
西班牙的无政府主义工会联盟在1870年代至1910年代间形成,最成功的是在1910年成立的全国劳工联盟(Confederación Nacional del Trabajo, CNT)。在1940年代前CNT是西班牙劳工阶层最主要的政治势力,在1934年拥有158万名会员,CNT在西班牙内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政府主义运动是在西班牙,由西班牙联合总工会(Confederación General del Trabajo, CGT)和CNT组成。CGT宣称拥有定期缴交会费的成员60,000人,并在选举中获得超过一百万张选票。其他活跃的工团主义运动还包括美国的劳工团结联盟(Workers Solidarity Alliance)和英国的团结联盟。具革命性质的产业工会主义的世界产业工人联盟(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也依然存在,宣称拥有2,000名定期缴交会费的成员。
包括内斯托尔·马克诺在内的许多俄国无政府主义者流亡至巴黎,他们认为必须发展一种新形式的组织以与布尔什维克作区隔。他们在1926年发表了宣言,被称为“自由共产主义组织纲领”(Organisational Platform of the Libertarian Communists),被许多无政府共产主义者支持,不过也被许多人反对。
这份纲领持续影响一些现代的无政府主义团体,他们相信无政府主义运动应该围绕着“理论的团结”、“战术的团结”、“集体责任”、和“联邦主义”的原则。以纲领为原则的团体还包括爱尔兰的劳工团结运动(Workers Solidarity Movement)和北美的东北部无政府共产主义联盟(North Eastern Federation of Anarchist Communists)。
“法西斯主义并非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政府而已,它如同其他所有政府一般使用暴力,它是所能想像中最独裁而又最暴力的政府。它代表了对权力原则的理论和实践的极度讚扬。”[8]无政府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斗争首先在义大利出现。无政府主义者在反法西斯的组织“Arditi del Popolo”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个团体在义大利是无政府主义色彩最浓厚的一个,并且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包括1922年8月在帕尔玛的堡垒击败了数千名法西斯黑衫党党员。不幸地,无政府主义提出的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主义的呼吁被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们所忽略,直到后来大势已去。在西班牙,西班牙全国劳工联盟(CNT)最初拒绝加入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选举联盟,CNT的弃权导致右翼在选举中获胜。但在1936年CNT改变其政策,无政府主义者们投票支持人民阵线重新掌权,一个月后,统治阶层发动了政变,西班牙内战(1936-1939)爆发。
由于许多引人注目的暴力行动包括骚乱、暗杀、暴动,和一些人採取的恐怖主义行动,无政府主义者时常被描绘为是危险而暴力的。一些19世纪后期的革命者鼓励政治上的暴力行动,例如进行炸弹攻击和暗杀国家元首。这类行动通常被称为“行动宣传”(Propaganda of the deed)。这一词的原本涵义是指做出示範性的直接行动,以鼓舞民众进行革命。不过行动宣传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
无政府主义者们并没有对使用暴力的效用和正当性有一定的共识,以米哈依尔·巴枯宁和艾力格·马拉泰斯塔为例,两人认为暴力是必要的,有时也是革命中的理想手段。但他们也指责单独的个人恐怖主义行为(巴枯宁, "The Program of the 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1869)和马拉泰斯塔, "Violence as a Social Factor" (1895))。
自从19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无政府主义者们开始专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上,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绿色无政府主义。另一方面,支持自由市场的环境保护者认为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因为公共灾难(Tragedy of the commons)和缺乏对财产权利的适当定义而造成的。两种说法都支持生态的多样性和永续性。生态无政府主义者通常以直接行动来对抗那些被他们视为是地球破坏者的制度。当中最突出的是1980年代的地球优先!运动,他们採取了占据树林以阻止伐木作业等行动。另一个重要的流派是生态女性主义,她们认为压迫自然界便等同压迫妇女。米哈依尔·巴枯宁针对社会生态学的着作、大卫·华生(David Watson)在杂誌上的文章、史蒂夫·布斯(Steve Booth)针对绿色无政府主义的着作等都促成了绿色无政府主义和生态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