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属于自我意识的内容。按照某种分类,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G·奥尔波特等人对个体生理的自我的发生作了详细的研究。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这些认识能使个体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是寄托在自己的身躯上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生理自我
  • 相关概念: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 所属学科:心理学

定义

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形体、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有时候人们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密切联繫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繫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财产等)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表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或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

具体现象

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中生理的自我,婴儿从出生以后第8个月开始,到3岁左右基本成熟。
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是以躯体需要为基础的生理自我。
儿童一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自我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徵、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做出一定的评价。
到了3岁的时候,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有羞耻感、妒忌心与垄断欲,能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我”。

相关概念

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在巨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认同。

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慧型、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认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範等。
生理自我与上述两者即相互联繫又相互区别,他们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生理自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