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
《"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人文发展”是联合国开发计画署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世界範围具有广泛影响的发展思想,有完整的理论形态和评价方法。“人文发展”的提出是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的要求。本书从发展观念的演进入手,揭示了“人文发展”提出的历史前提与特定内涵,对“人文发展”的核心价值、主要维度、理论範式、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与我国当前的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紧密相联繫,就借鉴“人文发展”思想及其方法为我国发展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基本介绍
- 书名:“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
- 作者:徐家林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208085374, 9787208085374
- 外文名:Human Development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页数:237页
- 开本:16
- 品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根据发展学的特点与要求,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人文发展”理论的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拟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首先对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发展”,并对其进行初步介绍。紧接着是对“人文发展”的内涵和方法的深化研究。主要从该理论的价值目标、理论内涵、主要维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对“人文发展”内涵的研究中,主要从“人文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展开,并把政治维度融入其中,以期对“人文发展”有一个全面把握。最后是通过对“人文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理论方法分析,从理论方法方面探寻“人文发展”对我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并尝试在对我国发展评价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构想。
本书拟按照以下逻辑思路展开。首先对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历史考察,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思想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人文发展”,并对其进行初步介绍。紧接着是对“人文发展”的内涵和方法的深化研究。主要从该理论的价值目标、理论内涵、主要维度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对“人文发展”内涵的研究中,主要从“人文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展开,并把政治维度融入其中,以期对“人文发展”有一个全面把握。最后是通过对“人文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理论方法分析,从理论方法方面探寻“人文发展”对我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并尝试在对我国发展评价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构想。
作者简介
徐家林,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主要科研成果有:合着及参编着作4部,参编高校教材2部。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界》、《人文杂誌》、《河北学刊》、《党政论坛》、《探索与争鸣》、《理论与改革》、《云南社会科学》、《辽宁教育研究》、《科学经济社会》、《上海师範大学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有5篇被人大複印资料转载。 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上海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并多次获得校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励。
图书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概况与尝试
第二章 “人文发展”的提出
第一节 发展观的演变
第二节 “人文发展”的涵义
第三节 “人文发展”的指标
第三章 “人文发展”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人文发展”以人为本
第三节 “人文发展”促进人权
第四章 “人文发展”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发展不等于经济成长
第二节 发展应使全社会受益
第三节 当务之急是反贫困
第五章 “人文发展”与文化发展
第一节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人文发展”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人文发展”与文化权利
第六章 “人文发展”的评价问题
第一节 “人文发展”的评价原则与理论方法
第二节 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分析
第三节 我国“人文发展”评价体系构想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概况与尝试
第二章 “人文发展”的提出
第一节 发展观的演变
第二节 “人文发展”的涵义
第三节 “人文发展”的指标
第三章 “人文发展”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人文发展”以人为本
第三节 “人文发展”促进人权
第四章 “人文发展”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发展不等于经济成长
第二节 发展应使全社会受益
第三节 当务之急是反贫困
第五章 “人文发展”与文化发展
第一节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人文发展”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人文发展”与文化权利
第六章 “人文发展”的评价问题
第一节 “人文发展”的评价原则与理论方法
第二节 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分析
第三节 我国“人文发展”评价体系构想
文摘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意义
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问题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们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展开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甚至成为一门显学。人们关于发展的观念本身也随着各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实际发展问题的不同而发展着。发展观念的演进基本上沿着三个维度进行。
一是横向的扩展,即从单纯的经济成长到比较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60年代,许多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的欠已开发国家的恢复、重建和发展过程,即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成为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根据现代化理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些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现代转型的最主要标誌就是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的城市化和市民化。而这些国家摆脱不发达状态成为当务之急,所以现代化即被化约为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快速增进国民财富,加快经济成长成为发展的主题,于是发展即是增长。这是当时人们对发展的一般理解。但是,这些被现代化理论称之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演变成片面追求经济成长的过程,把现代化化约为工业化和经济成长,其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无发展的增长”(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现象。在发展的挫折面前,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并不能简单化约为工业化和经济成长,它应该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
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问题成为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们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展开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甚至成为一门显学。人们关于发展的观念本身也随着各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实际发展问题的不同而发展着。发展观念的演进基本上沿着三个维度进行。
一是横向的扩展,即从单纯的经济成长到比较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60年代,许多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的欠已开发国家的恢复、重建和发展过程,即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成为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根据现代化理论,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些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现代转型的最主要标誌就是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社会的城市化和市民化。而这些国家摆脱不发达状态成为当务之急,所以现代化即被化约为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快速增进国民财富,加快经济成长成为发展的主题,于是发展即是增长。这是当时人们对发展的一般理解。但是,这些被现代化理论称之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演变成片面追求经济成长的过程,把现代化化约为工业化和经济成长,其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无发展的增长”(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现象。在发展的挫折面前,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并不能简单化约为工业化和经济成长,它应该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