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内容有好习惯,从孩子的生活小事做起,好性格,一定要懂得慢养,好素质,细节决定孩子的品位、好成绩,妈妈只需要1%的改变、好品德,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开始、孩子有暴力倾向——“他不和我玩,我就打他”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 书名: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页数:274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岳贤伦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3938407, 7563938400

图书目录

第一章好习惯,从孩子的生活小事做起
1孩子爱睡懒觉——“妈妈,让我再睡会儿吧”
2孩子爱偏食挑食——“我不吃土豆丝,我要吃鱼”
3孩子爱喝饮料不喝白开水——“我不喝白开水,我要喝可乐”
4孩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我不想吃饭,我想吃蛋糕”
5孩子贪吃没饑饱——“妈妈,我还想再吃点儿饼乾”
6孩子不吃水果——“我不要吃苹果,太酸了”
7孩子浪费,不懂节俭——“吃不完就扔掉呗”
8孩子不讲卫生——“妈妈,已经很乾净了”
9孩子乱花钱——“这些不够用,再多给我点儿吧”
10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我看完电视再睡觉”
11孩子沉迷于网路游戏——“不就是玩会儿游戏吗”
12孩子随手乱丢东西——“我的袜子哪儿去了”
13孩子不注意保护眼睛——“我就喜欢躺着看书”
第二章好性格,一定要懂得慢养
14孩子任性——“你别管我,我就要这样”
15孩子自私——“这盘烤鸭是我的,谁都不能吃”
16孩子霸道——“这个小板凳是我的,谁都不能坐”
17孩子性格腼腆——“我下次再和阿姨打招呼”
18孩子依赖性强——“妈妈呢?我要妈妈”
19孩子有暴力倾向——“他不和我玩,我就打他”
20孩子爱发脾气——“哼,不让我玩茶壶,我就摔了它”
21孩子倔强不认错——“那不是我的错”
22孩子叛逆不听话——“我不要去,就不去”
23孩子胆小怕这怕那——“妈妈,我害怕”
24孩子懦弱常受欺负——“我如果反抗,他们还会打我的”
25孩子动不动就哭闹——“呜呜呜……我就要那架小飞机”
26孩子动不动就生气——“你走开,我不和你玩了”
27孩子自卑没信心——“我不行,我怕我做不好”
28孩子好动坐不住——“老是坐着多累呀”
第三章好素质,细节决定孩子的品位
29孩子爱顶嘴——“不用你管,我就爱这样”
30孩子没有耐心——“真烦人,公车怎幺还不来”
31孩子没有毅力——“妈妈,我坚持不下去了”
32孩子自制力弱——“我想吃饺子,现在就要吃”
33孩子爱慕虚荣——“我也要穿爱迪达的运动鞋”
34孩子懒惰不爱劳动——“为什幺总是让我干活”
35孩子受不了批评一“你们都在说我,我不喜欢你们了”
36孩子输不起——“我要赢,我就是要赢”
37孩子承受不了挫折——“这道题很难,我不做了”
38孩子没主见——“我不知道怎幺办,妈妈你决定好了”
39孩子自理能力差——“妈妈,给我繫鞋带”
40孩子不懂与人分享——“这是我的,不能给她”
41孩子不与他人交往——“我不想和他一起玩”
42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合作——“各做各的,我才不帮他呢”
43孩子安全意识薄弱——“没事,我不就是玩玩开关吗”
44孩子体质差老爱生病——“妈妈,感冒好难受呀”
第四章好成绩,妈妈只需要1%的改变
45孩子爱信手涂鸦——“快来看,我画在墙上的房子多漂亮”
46孩子不去幼稚园——“我不想去幼稚园”
47孩子贪玩不爱学习——“我不要看书,我想出去玩”
48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上课时老走神”
49孩子粗心马虎——“呀,我点错小数点了”
50孩子成绩差——“我这次考试没及格”
51孩子没有求知慾——“不学,不学,我就是不学”
52孩子不懂得珍惜时间——“今天做不完就明天做呗”
第五章好品德,从孩子的一言一行开始
53孩子没有上进心——“73分已经够多的了,有的同学还不及格呢”
54孩子说髒话粗话——“×××,你给我滚”
55孩子不懂礼貌——“老头,给我一杯豆浆”
56孩子撒谎不诚实——“我也不知道,成绩还没出来呢”
57孩子不懂得尊敬长辈——“糟老头儿,我讨厌你”
58孩子不懂得宽容——“都怪他,我就不原谅他”
59孩子缺乏同情心——“那是她倒霉,我凭什幺给她捐钱”
60孩子缺乏责任感——“这不关我的事,和我没关係”

序言

如今的孩子,比父辈们更加聪明、机灵,然而出现的问题也更多。为此,妈妈对孩子“爱恨交加”,而现代的亲职教育也更像是一场劳心费神的“心理战争”。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就需要妈妈充分运用自己的爱心与智慧,如此才能够在这场战争中百战百胜。
当然教育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亦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日常生活中,妈妈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的细节来循循善诱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托起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教育孩子,完全可以用智慧来代替打骂,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则小故事中,深刻地了解这个道理。
大卫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的儿子,一个7岁的女儿。
一天上午,大卫教9岁的儿子怎样使用割草机。这时,妻子玛丽叫大卫接电话。没想到,大卫刚刚转过身,儿子没有控制住割草机,一下子将两尺多宽的一片段预告草夷为平地。大卫看到后,非常生气地对着孩子大吼大叫。因为这是他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才培养出的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
玛丽很快走过来,温柔地对大卫说:“亲爱的,请记住,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在养花!”大卫明白了妻子的意思,没有再发火。
一次吃晚饭时,7岁的女儿不小心将自己面前盛汤的碗给打翻了,大卫开始责备她。这时,玛丽也故意将桌子上的碗给打翻了,然后向大家解释说,她36岁了还会将东西打翻,所有的人都笑了。
面对同样的事情,可能很多父母会打骂孩子,然而这又能起到什幺样的教育效果呢?大人因孩子犯了错在一旁生气,孩子因受了批评在一旁赌气,其结果是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紧张情绪,伤害了孩子的幼小心灵。其实,在处理此类事情上,妈妈完全可以像玛丽那样智慧,如此教孩子,既轻鬆又有效。
我们再来看另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约翰是个8岁的小男孩,他非常了解金钱的用处,什幺都想用金钱来衡量。然而,约翰并不知道,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那些最宝贵的亲情和友谊。 一天早晨,约翰在妈妈的床头上放了一张小纸条,妈妈好奇地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着:
妈妈应付给约翰:
倒垃圾3美分
擦桌子2美分
拖地板3美分
妈妈一共应付约翰8美分。
妈妈看完后,皱了皱眉头,但是她并没有责骂约翰,而是微笑着将纸条收了起来。
晚上,妈妈将一张纸条和8美分放在约翰的床头柜上。约翰看到了钱,眼神立刻亮了起来。他赶紧把钱塞进了口袋里。这时,约翰才发现,旁边还有一张纸条,他打开纸条,发现那是妈妈给他的账单:
约翰应付给妈妈:
怀胎十个月0美分
餵奶0美分
生病时照顾他0美分
每天给他做饭0美分
约翰应付给妈妈0美分
约翰把账单拿在手里,没说一句话。过了几分钟,他从口袋里拿出那8美分,将它还给了妈妈。
从那以后,约翰经常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也没有抱怨过。
不可否认,上述两则小故事中的妈妈都是充满智慧的。她们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发怒,更没有打骂孩子,而是用自己的智慧轻轻地点拨了孩子,起到的效果是峰迴路转,柳暗花明……
为了向妈妈系统传授诸如此类的教子智慧,让亲职教育变得更轻鬆、更有效,作者特地选取亲职教育中常见的60个问题,分别从好习惯、好性格、呼素质、好成绩、好品德五大方面进行系统讲述。文中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方法切实可行。
最后,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用心呵护、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以他们为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打不骂60招教出好孩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