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黄志愿者协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青年组成的志愿服务团体,接受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现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範站、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一级志愿团体、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学生组织、校级枢纽志愿服务组织。岐黄志愿者协会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丰富的精神传承,以岐黄爱心社的成立为标誌,有组织行为的志愿服务开展已经超过十五年,形成了义务健康谘询、敬老服务、健康讲师团、医院导医、同伴教育、语言服务、排队引导、绿色义骑一批志愿服务知名品牌项目。
岐黄志愿者协会负责组织开展全校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和协调正式注册的志愿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截至2018年9月,协会内正式注册21个志愿组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
- 外文名:Qihuang Voluntary Association of BUCM
- 所属组织: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 机构性质:非营利性校园学生公益组织
-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 邮政编码:100029
基本信息
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青年学生组成的社会团体,由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原岐黄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理事会)及下属各志愿组织构成,在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岐黄志愿者协会在校内统一进行招新和培训,新注册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通过“志愿北京”平台统一管理,累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超过6.1万人次,服务时间达到200万小时。经过资格考试后从事医疗类、教育类、社会服务类、赛事服务类等多种类别的志愿服务,主要对接机构包括社区、高校、国小、医院、养老院、残障中心、博物馆、交通指挥站和个人等。
建立以来,岐黄志愿者及服务活动学校志愿工作形成了“以常规化志愿服务为主体,藉助大型活动与重大事件为跨越”的发展思路。在建国60周年、澳门回归、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世界青年锦标赛、奥运会和残奥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园博会、农博会、防治爱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岐黄志愿者们勇于担负使命,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大医精诚”的医学生理念,参与到各类志愿活动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所起到的先锋和引领作用。
起源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组织的组建源于一个护老小组(后来发展成为岐黄爱心社),四年如一日照顾我国第一位获南丁格尔奖殊荣的王秀瑛老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报着朴素的热情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组成了一支医疗谘询服务队,开始入社区、进高校,为有需要的人进行医疗健康谘询活动,从而开启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服务的历史。
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岐黄”一词就成为了学校志愿服务的代名词。随着志愿者人数的增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志愿组织及团队,岐黄常务机构也应运而生。截至2018年5月,岐黄志愿者协会共在册21个志愿组织,分别是:岐黄爱心社、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新绿志愿者协会、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太阳花志愿者协会、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微光志愿者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临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等12个志愿者分会,以及推拿协会、手诊协会、耳针协会、察耳学社、自强社、脉学社、本草堂、博物馆志愿者协会、中医气功协会等9个志愿类团体,从事多方面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準则,开展了包括“一助一”助老、走进社区、走进高校、医疗谘询、健康讲师团、环境保护、三下乡、爱滋病宣传、支援西部、服务基层、助残爱幼、奥运绿色义骑、服务体育赛事等各种有影响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并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志愿服务数据
年份* | 年度新增注册志愿者人数/人 | 年度志愿时长累计/小时 | 注册志愿团体数目/个 |
---|---|---|---|
2013 | 3300 | 115457 | |
2014 | 3400 | 125623 | |
2015 | 3675 | 145884 | 16 |
2016 | 3774 | 151526 | 18 |
2017 | 3200 | 153121 | 20 |
2018 | —— | —— | 21 |
2019 | —— | —— | —— |
合计 | 17349 | 691631 | —— |
表格说明:
*:2013年前数据暂未计入
——:最新数据尚未公布(当年数据最早于次年1月发布)
组织架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由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和各注册志愿服务团体组成。
主席团
岐黄志愿者协会主席团经岐黄志愿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直接指导。
岐黄志愿者协会(含常务机构各部门及各志愿组织)在岐黄志愿者协会主席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是志愿者工作的基本单位。
岐黄志愿者协会历届主席团成员名单:
届数 | 职务 | 姓名 | 分管部门/组织 |
---|---|---|---|
第十七届 | 主席 | 常慧 | 协会 |
副主席(分管常务机构) | 彭炬烽 | 传媒部 | |
马冰冰 | 办公室,外联部 | ||
闻銮 | 活动部,权益部 | ||
陶俊安 | 组织部 | ||
李睿 | 西区工作部 | ||
副主席(分管志愿组织) | 陈儒骜 | 岐黄爱心社,太阳花志愿者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自强社,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气功协会 | |
刘天骁 | 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推拿协会,本草堂,察耳学社 | ||
彭煜暄 | 新绿志愿者协会,微光志愿者协会,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蒲公英志愿者协会,脉学社 | ||
陈露莹 | 耳针协会,手诊协会,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博物馆志愿者协会 | ||
第十六届 | 主席 | 徐训航 | 协会+西区工作部 |
副主席(分管常务机构) | 常慧 | 组织部 | |
李睿 | 办公室 | ||
刘凤仪 | 活动部、权益部 | ||
任丽江 | 外联部 | ||
周渝金 | 传媒部 | ||
副主席(分管志愿组织) | 李莉 | 推拿协会、太阳花志愿者协会、微光志愿者协会、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中医气功协会 | |
李玥 | 岐黄爱心社、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绿志愿者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自强社wolf团队 | ||
彭炬烽 | 耳针协会、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手诊协会、博物馆志愿者协会 | ||
孙满意 | 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察耳学社、本草堂、脉学社 | ||
第十五届 | 主席 | 李子祎 | 协会+办公室、东区工作部 |
副主席(分管常务机构) | 徐训航 | 组织部、西区工作部 | |
明雨 | 活动部、外联部、权益部 | ||
陈崇德 | 传媒部 | ||
副主席(分管志愿组织) | 王泽平 | ||
李嘉 | |||
张楷童 | |||
张异卓 | |||
第十四届 | 主席 | 刘璐 | |
副主席 | 李梦缘 | ||
连妍洁 | |||
张誉腾 | |||
第十三届 | 主席 | 黄依婷 | |
副主席 | 杨德爽 | ||
陈瑞琳 | |||
刘雪寒 | |||
刘殿龙 | |||
第十二届 | 主席 | 王馨伟 | |
副主席 | 傅丽元 | 网路部、新闻部 | |
吕晓晨 | 权益部、宣传部 | ||
舒琛洁 | 办公室、东区工作部 | ||
王睿 | 组织部、外联部、培训部 |
常务机构
岐黄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9月,岐黄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相应成立。2015年,根据岐黄志愿者协会机构改革方案,更名为岐黄志愿者协会理事会;经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批准,于2016年正式更名为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
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管理岐黄志愿者协会的日常事务,指导协会各志愿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承担着为协会内各支志愿者队伍提供服务的职责,保障志愿者的利益,为志愿者提供各种便利,是为志愿者们服务的志愿者。深入贯彻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有关内容与精神,落实《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管理办法》,围绕《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章程》及配套档案,切实保障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顺利完成“五个一”工程推进活动,打造了集认证体系、网站、资料库为一体的志愿者管理平台。根据团市委、校团委统一要求,启用“志愿北京”平台,创立志愿时长认证规範、志愿组织管理办法等。使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工作更加规範化、制度化。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0年园博会、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2016年北京国际农展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志愿者工作等众多赛会服务中,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全程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工作,作为学校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招募、选拔、组织及评优等重要任务,受到了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表扬。2014年岐黄常务机构承办了北京市以“孝敬父母,关爱老人——青春同行 健康相伴 助老护老我志愿”为主题的政府项目,围绕“关爱老人,服务社区”的宗旨开展了社区义务健康谘询、入户义务健康谘询、养老院义务健康谘询、养生知识宣讲和老年人健康情况调研五个项目的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自成立至今,数千名北中医学子秉持志愿者精神,无私奉献,尽职尽责,谱写了一首首志愿讚歌。
岐黄志愿者协会常务机构以主席团的领导为中心,其下常设八个部门,包括:办公室、传媒部、培训部、权益部、外联部、活动部、组织部、西东区工作部,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为岐黄志愿者协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下属志愿组织
根据各志愿组织有效上级组织不同,将在岐黄志愿者协会正式注册的志愿组织分为:志愿分会,志愿团体。
截至2018年9月,岐黄志愿者协会共在册21个志愿组织,分别是:岐黄爱心社、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新绿志愿者协会、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太阳花志愿者协会、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微光志愿者协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等12个志愿者分会,以及推拿协会、手诊协会、耳针协会、察耳学社、自强社wolf团队、脉学社、本草堂、博物馆志愿者协会、中医气功协会、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等10个志愿类团体。
志愿组织名称 | 志愿组织简介 | 志愿组织标誌 |
---|---|---|
岐黄爱心社 | 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爱心社是由一批志愿从事社会服务事业的热心青年组成的全校性学生公益组织,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的核心力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精英社团之一。 岐黄爱心社以“弘扬祖国医学,服务社区百姓”为宗旨,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青年志愿者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为学校发展、社区建设、扶贫开发、抢险救灾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 | ![]() |
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 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会下属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和教师分会。红十字会学生分会是校级组织之一,下属的志愿者服务部的志愿者分队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协会的分会之一。作为校级组织之一,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管辖和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多次结合我校办学特点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社区及高校医疗健康服务活动,造血干细胞採集,防艾反歧视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在北中医校园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志愿者组织。 |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一临青协)是一个以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学生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志愿者协会,协会成员皆为大三及以上的临床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技能经验。 一临青协的志愿活动包括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小候鸟”健康护航行动、健康服务走进社区系列活动、打工子弟健康护航系列活动、东直门医院爱心导医等等,其中“小候鸟”健康护航行动被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评为希望工程激励行动“优秀项目”。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杏林飘香"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1年11月。几年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党团总支直接领导以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司堃范护士长的长期关怀下,服务队以“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尽职尽能,无私奉献”为宗旨,贯穿“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真心关爱”老人的理念展开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新绿”是我们的名字,象徵着“新的起点,绿的希望”。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4年4月,分属于中医学院团委、校岐黄志愿者协会管理,成员覆盖全校。秉承着“奉献爱心,服务他人,提高自我,造福社会”的理念。 协会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志愿者,面向社会提供多样、特色、优质的志愿服务,包括社区高校医疗健康服务谘询、中国小义教、医院导诊等。并于校内开设志愿者技能培训课程,举办衣物募捐、健康小屋、大团建、耳针推拿大赛等特色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 |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歧黄志愿者协会心手相连分会于2004年9月15日正式组建,现已全面建立了涵盖幼儿、青少年及中老年各个年龄阶层的志愿服务。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我们通过更多途径展现我们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并传播中医知识及中医文化、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社区、高校以及医院患者带来温暖,同时体现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 |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是于2006年在针灸推拿学院团总支的带领下创建的一个志愿者团队。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主要活动包括同伴教育、医疗义诊等。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大量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众多高水平志愿者。每年我们都会在假期前往偏远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关爱的种子散布各地。协会有骨干志愿者70余人,都经过了志愿者协会的系统培训,掌握了基础的医疗志愿服务技能,多次参加高校和社区服务,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太阳花志协取名“太阳花”表达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播撒阳光和爱心,将“太阳花”开遍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自成立以来,“太阳花”十分重视志愿者精神的传承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志愿服务水平和志愿者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因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有效上级组织变更且尚未提交有关材料,故简介暂无。 | |
手诊协会 | 手诊协会成立于1981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共青团委员会组织下的老牌资深协会之一,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手诊协会的特点就是通过手掌(包括掌纹、掌色、掌形、指甲等等)来诊断健康状况。 手诊协会每周都会在校内开展授课,还会到社区和大学进行医疗健康服务,并多次与北大清华以及留学生做学术交流。手诊协会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会手诊,关爱健康。 | ![]() |
耳针协会 | 耳针协会创立于1986年,在被评为五星级社团、十佳志愿组织的同时,耳针协会已发展为我校规模最大的社团之一。 社团日常的活动包括授课、医疗健康服务和团建,希望大家在收穫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快乐。协会本着“推广耳针知识,服务社会大众”的宗旨,三十几年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会员和志愿者。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最专业、致力于研究耳针的社团,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了更好。All for auricular acupuncture, all for you. | ![]() |
推拿协会 | 推拿协会成立于1985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一直以专业的手法指导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最受欢迎的志愿组织之一。 协会每周有一次讲课、一次手法练习,由协会的高年级讲师、助教详细讲解手法操作要领,以求会员可以更加熟练的掌握手法的套用。协会每周都有去社区和高校的志愿服务,日常和高校还有其他合作交流。无论是做志愿服务时同学们的手法还是我们在交流会上教他们的保健方法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 ![]() |
察耳学社 | 察耳学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支学术性社团,于2002年望京校区建成时由中药学院前辈组织建立的专业技能类社团。 以“学耳针以博识,怀仁心以济世”为宗旨,集学术性、志愿服务性和娱乐性为一体,主要于社区、高校举办医疗健康服务、与其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应邀为非专业类院校的中医爱好者授课解惑,旨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使耳针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普及儘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活跃于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发起社员们感兴趣的中医药知识及活动,深受同学欢迎,为北中医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 | ![]() |
自强社wolf团队 | 自强社 wolf 团队隶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自强社,团队成立于 2011 年,现阶段是一个以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老年人为主要目的的公益组织。 wolf 公益团队名字取意于 w、o、l、f 四个字母,w 即 warm,温暖、温馨之寓意;o 即 organized,寓意有组织性的;l 即 lead,先驱之寓意;f 即 friendly,寓意友好。所以我们希望团队是一个温馨友好、有组织纪律性的团队,希望在未来的公益之路上能起一个引领先驱的作用,而 wolf 合起来就是“狼”的意思,也希望着团队像狼一样,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与强敌,奋力拚搏,勇于前进。 | ![]() |
脉学社 | 脉学社以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瑰宝——脉诊为首要任务,以“把握阴阳、参悟动静、亦师亦友、同入杏林”为宗旨,以“真、勤、敬、静、谦、恆”六字为精神内涵。旨在通过对脉学经典的学习以及把脉实践以增进彼此的中医诊断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共同探寻、传承中医的精髓。不仅如此,本社也会主办注重“临床”的讲座,会请一些在脉学诊断上有造诣的前辈来为杏林学子解答学习和实践中的疑惑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 ![]() |
微光志愿者协会 | 微光志愿者协会是由学生自发组建的,接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团委和岐黄志愿者协会指导和管理的学生团体。 微光志愿者协会长期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大型公益活动,例如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改宣传员等,涉及敬老爱幼、宣传中医药文化等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团结更多的青年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收穫成长。 | ![]() |
本草堂 | 本草堂成立于2005年9月,为传统学术社团,是北中医唯一与中药直接相关的社团,2017年5月与手行协会合併,2017年7月分别加入岐黄志愿者协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学术联盟。 本草堂定期开展本草大讲堂、健康医疗服务培训、中药饮片鉴识、药园实践等学术活动。中药面膜、中药香囊、中药贴图等中药相关的兴趣类活动。社区和高校健康医疗服务、“药植园丁”等志愿活动。 本着“弘扬本草文化,传承识药精髓”的理念,本草堂秉承创社以来对学术探索的热诚,在建社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全校同学搭建一个了解、学习中药知识的平台,希望引导北中医学子接触本草、了解本草,乃至进行一系列更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在这里找到同样爱好本草文化的知己。 | ![]() |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 |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北京中医药大学分队是由护理学院的莘莘学子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成立于2016年5月12日。 友爱、奉献、团结、互助是我们的志愿服务信条。现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下设实践部、培训部、宣传部三个部门,採用阶梯管理模式,各部门设定部长分管干事,定期召开例会以提高工作水平。同时服务队定期对志愿者们进行推拿、耳豆和手诊等基本技能的专业培训及考核,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志愿服务。 | |
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 | 简介暂无 | |
博物馆志愿者协会 | 博物馆志愿协会致力于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精神。协会隶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所有在册成员均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来自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中医药专业学科。 目前,志愿服务内容包括:为前来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的观众义务讲解中药综合展厅、中国医学史展厅,深入社区进行医疗健康服务,带领民众体验中医耳针、推拿按摩、香包、饮片贴画等体验项目,中医药义教以及中医药博物馆组织的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 |
中医气功协会 | 简介暂无 |
岐黄志愿者协会下属志愿组织历届负责人名单:
届数 | 志愿组织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
第十七届(2018-2019学年) | 岐黄爱心社 | 陈儒骜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刘天骁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彭煜暄 | |
微光志愿者协会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华浩南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
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 | ||
手诊协会 | ||
耳针协会 | 陈露莹 | |
推拿协会 | 杨浩田 | |
察耳学社 | ||
自强社 | 黄厚钰 | |
脉学社 | ||
本草堂 | ||
博物馆志愿者协会 | 孙凌逸 | |
中医气功协会 | ||
第十六届(2017-2018学年) | 岐黄爱心社 | 李玥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孙满意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周心蓓 | |
微光志愿者协会 | 刘忠翰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刘子琴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徐才钦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黄世豪 | |
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分队 | 蔡莉姣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江古丽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范玉筱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王泽平 | |
第二临床医学院精诚志愿者协会 | 周慧灵 | |
手诊协会 | 孙溪溪 | |
耳针协会 | 彭炬烽 | |
推拿协会 | 李莉 | |
察耳学社 | 谢欣媛 | |
自强社 | 洪峰 | |
脉学社 | 郭禹佟 | |
本草堂 | 王婉懿 | |
博物馆志愿者协会 | 吴葳 | |
中医气功协会 | 程大鹏 | |
第十五届(2016-2017学年) | 岐黄爱心社 | 王泽平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李嘉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张异卓 | |
微光志愿者协会 | 黄晶晶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徐英莉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徐雯清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邹钱芳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李梦迪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张亚世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肖锶瑶 | |
手诊协会 | 董佳敏 | |
耳针协会 | 张楷童 | |
推拿协会 | 庄垚雪 | |
察耳学社 | 杨林 | |
自强社 | 徐婧怡 | |
脉学社 | 朱志 | |
手行联合志愿者协会 | 张厚琳 | |
第十四届(2015-2016学年) | 岐黄爱心社 | 许淋洁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郭智玉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常金圆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欧钰婷 | |
之雨志愿者协会 | 金上青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张玉鑫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王鑫妍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李孟迪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戴水源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周文清、刘婷 | |
商务志愿者协会 | ||
手诊协会 | 杨思红 | |
耳针协会 | 闫家馨 | |
推拿协会 | 石涵 | |
察耳学社 | 许文鐠 | |
手行联合志愿者协会 | 陈子琪 | |
第十三届(2014-2015学年) | 岐黄爱心社 | 许琳洁 |
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 陈莹莹 | |
新绿志愿者协会 | 常金圆 | |
太阳花志愿者协会 | 高星 | |
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 | 王长志 | |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 夏子麒 | |
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 | 王鑫 | |
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 | 吴艺卓 | |
商务志愿者协会 | 郭雅欣 | |
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 周文清 | |
手诊协会 | 王亚菲 | |
耳针协会 | 李洪峥 | |
推拿协会 | 林树鹏 |
志愿服务管理
志愿者实名注册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持高尚品行,争当奉献社会的模範,在新的志愿服务格局中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引领青年、服务社会、践行“北京精神”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创新高效志愿者工作体制,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高校志愿服务经常化储备、规範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社会化运作。对入校新生进行志愿者注册,加强学校系统志愿者实名注册工作。
志愿者培训
通识教育培训
通过“志愿大讲堂”的模式,邀请校内外专家、资深志愿者为在校志愿者进行志愿者礼仪、志愿者权益、志愿精神等方面的讲座,旨在提升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志愿者的整体素质与基本志愿者知识掌握程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範化进程。
专业技能培训
从富有经验的志愿者中挑选出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术娴熟的骨干成员,组成讲师团。为新成员授课,培训。讲授的内容主要是耳针,推拿,手诊。讲师团力求将课程做到有效化,专业化。讲师们每节课前都专心备课,每张幻灯片都精心製作。为了配合教程,还专门印製了教材。同时,每节课都设定了实操部分,这是为了让新社员们熟悉实践,儘早具备走向社区、高校进行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志愿活动项目管理
岐黄志愿者协会根据多年从事志愿者管理经验已形成完备的《岐黄志愿者协会标準化操作流程(SOP)》,并组织编写《岐黄志愿者手册》,会员注册制度、志愿服务时间认证规範、活动项目管理、志愿者激励评优、活动模式化运作、公开招募制度、志愿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急招募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均有涉及。
岐黄志愿者协会激励机制以评促建,通过评选学校优秀志愿者、各志愿服务团体优秀志愿者,通过岐黄志愿者协会团委官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校园宣讲展示志愿者感人事迹,展示志愿风采,形成榜样效应。
岐黄志愿者协会重视对志愿者及志愿组织的培训。针对运行团队开设岐黄培训大讲堂,由五个组成部分组成:常务机构部长团培训、常务机构全体成员培训、志愿服务团体骨干培训、TOT(Training Of Trainers)培训和志愿者通用培训。这些培训增进常务机构成员对协会的整体了解,对工作的熟悉把控,增强管理能力。
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岐黄志愿者协会因其专业背景优势,志愿服务大部分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实用的耳针、推拿技能以及灵活的临床保健诊疗为基础,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展示并传播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广泛深入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日常志愿者服务活动,扎实的专业医学知识,热情的志愿服务态度使得志愿服务对象对岐黄志愿者的志愿做出高度评价。
“进高校,入社区”基层义务健康谘询。
长效基地:西坝河社区、和平里十四区、太阳宫社区、东直门海运仓社区、十三条社区等社区,以及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央美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央戏曲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受到长效基地的认可及媒体的报导。
“一助一”敬老服务、养老院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是朝阳区第一家专业护理型养老院,在我校团委的指导下,我校与寸草春晖养老院协商决定在养老院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学生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关注外来农民打工子弟
“童声绽放,梦想飞翔”与“小候鸟”健康护航行动
“小候鸟”健康护航行动,岐黄志愿者定期为皮村的同心实验国小、崔各庄的红旗国小、豆各庄的新华学校、春蕾国小、育才国小、小井学校等打工子弟国小的2250多名小学生进行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内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在长期为打工子弟国小的小学生体检的过程中,岐黄志愿者与这些打工子弟国小及小学生的家长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岐黄志愿者经常应邀参加打工者及打工子弟国小的各项活动。“童声绽放,梦想飞翔”筑梦童声打工子弟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并举办演唱会,为外来务工子弟搭建展现才华的舞台。

北京市敬老爱老专项活动
北京市“青春同行,健康相伴”共建项目,扎实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在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小组的领导、团市委的监督支持以及校团委的指导下,岐黄志愿者协会整合校内志愿团队资源,招募团队,走进以和平里社区为主的八大社区及寸草春晖养老院同时进行“关爱老人,你我同行”社区义务健康谘询活动;“爱心进家门 情定夕阳红”入户义务健康谘询活动;关爱老人养老院义务健康谘询;中医药知识进我家养生知识宣讲活动四项志愿活动以及老年人身心健康情况专项研讨会及总结项目,预计直接受益人群达6000人,为探索长期有效的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机制搭建桥樑,奠定了“未病先治”中医药思想的实践基础。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同时,起到节省社会资源以及减轻医疗负担的作用。
荣誉回顾
2000年 岐黄志愿者四年如一日照顾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老人,被团中央领导誉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史上的一个创举;荣获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2001年 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奖”、“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优秀组织奖”;
2003年 荣获“北京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2004年 荣获“全国百支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2005年 荣获“北京市十佳志愿者(团体)评选提名奖”;
2006年 荣获“第十一届国际田联世界青年锦标赛志愿者优秀集体奖”;
2007年 荣获“好运北京”测试赛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2008年 荣获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组织贡献奖;
2009年 岐黄志愿者在国家会议中心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2010年 岐黄志愿者荣获北京市朝阳区“最美不过夕阳红”孝亲敬老孝星奖;
2012年 荣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产儿互助工程的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
2014年 荣获“中青公益筑梦童声公益计画最佳奉献奖”、团市委“环太平洋大学生微记录作品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5年荣获“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最佳支持单位”、2015北京市“青春同行,健康相伴 — 助老护老我志愿”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项目优秀项目、北京市“ 圆计画长期战略合作机构”、全国“2014-2015年度西部计画优秀项目办”、“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论坛长期支持合作单位”。
2016年 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範站”称号、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颁发的“圆计画活动卓越组织奖”、团市委颁发的“新青年学堂项目优秀志愿团体奖”
岐黄志愿者协会大事记
1998
1.岐黄爱心社成立;
2.第一临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
2000
1.胡锦涛同志亲切接见岐黄志愿者;
2.新起点志愿者协会成立(后商务志愿者协会,已注销)。
2001
1.荣获“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优秀组织奖”;
2.荣获“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称号;
3.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奖”;
4.杏林飘香志愿者协会成立。
2003
1.荣获“北京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2.岐黄志愿者参与到抗击非典工作中;
3.岐黄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成立。
2004
1.荣获“全国百支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2.心手相连志愿者协会成立;
3.新绿志愿者协会成立。
2005
1.荣获“北京市‘十佳’志愿者(团体)评选提名奖”;
2.举办首届《感动校园》。
2006
1.荣获“第十一届国际田联世界青年锦标赛志愿者优秀集体奖”;
2.举办第二届《感动校园》;
3.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成立;
4.语言交流志愿者协会成立;
5.太阳花志愿者协会成立。
2007
荣获“‘好运北京’测试赛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2008
1.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岐黄志愿者协会全程参与我校志愿者工作;
2.荣获“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组织贡献奖”。
2009
1.积极参与到国庆60周年民众游行活动;
2.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防治爱滋病活动;
3.岐黄志愿者受到胡锦涛同志亲切接见;
4.开展以弘扬五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2010
1.承接北京市“期颐”项目和“蓝天计画”项目;
2.成功开展“岐黄志愿大课堂、完善自我、传承岐黄”的培训活动;
3.完成SOP、项目化、宣传画册、一体化网站建设、志愿者普查的筹备工作;
4.连续出版五期协会会刊《岐黄·志愿》;
5.接受“城市发展示範服务计画”项目挂牌;
6.荣获北京市朝阳区“最美不过夕阳红”孝亲敬老孝星奖;
7.参加“反歧视·我们在行动”2010年世界爱滋病日《健康之路》特别节目录製
8.举办岐黄志愿者志愿服务经验交流论坛。
2011
1.举办第三届《感动校园》;
2.对优秀志愿者个人与团体进行表彰,鼓励先进,树立楷模。
2012
1.荣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产儿互助工程的“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
2.举办“向雷锋同志学习”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3.参展2012中国志愿服务博览会;
4.参与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志愿服务。
2013
参加第九届中国园林博览会志愿者工作。
2014
1.承接并开展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提升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北京中医志愿者基层暖心行动”项目。以“志心、愿心、热心、爱心、暖心”的“五心”志愿服务为行动主题,深入北京市社区和周边农村开展健康讲堂和健康谘询服务;
2.开展全校百名优秀志愿者评选工作,激励我校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广大志愿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志愿者组织的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
3.原创志愿音乐短剧《亲爱的》首上新晚,让志愿者从幕后走向前台。短剧表现了当代都市老人与子女长期分离,志愿者入户服务老人真实经历等,真实展现当代社会空巢老人渴望社会关爱、期盼家人团聚的需求,凸显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年晚会“在一起”主题;
4.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届志愿文化月活动纪念“一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5.参与“筑梦童声”,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
6.开展雷锋精神主题宣传活动;
7.製作岐黄志愿者协会宣传册;
8.开展中医药特色讲座,增进大众对中医学的认识,扩大了志愿服务範围,增强全社会影响力;
9.红十字会志愿者分队组建我校首届学生应急救援队伍;
10.展开志愿服务长效基地建设,包括有和平街街道办事处“温馨话吧”、流浪狗之家、胜古庄社区助残义教基地等。
2015
1.参与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志愿者工作;
2.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系列活动;
3.参与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成功召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画专项宣讲会,通过宣传、推优、考核、选派,成功推荐6名学生赴西藏、新疆等地参加为期1年的“西部计画”志愿服务工作;
4.承接并开展北京市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项目“青春同行,健康相伴”—助老护老我志愿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项目,并荣获“北京市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项目优秀项目”;
5.对接建设社区青年汇“新青年城市体验营之走进高校”活动,接待来自北京各地区的青年500名参观我校中医药博物馆,使广大青年感受校园浓厚文化的氛围和蓬勃朝气的精神,继续打造新青年城市体验营品牌系列活动,促进广大在京青年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建设北京;
6.参与“温暖衣冬”社会公益项目。岐黄志愿者协会用最短的时间在全校範围内共招募331名志愿者,从团市委领取冬衣700件,利用假期返乡携带冬衣,转赠给最需要的人;
7.参与“中国圆计画”社会公益项目:本次活动在前期的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考察筛选后,最终确定48名志愿者参与本次公益项目,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将“圆满行囊”带给身边的留守儿童;
8.完成2015级新生注册志愿北京工作;
9.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届志愿文化月活动,以“创意微公益”为主题,鼓励同学们关注身边的问题,自发组队发起公益项目,通过实用、创新、公益的方式改变现状,解决身边的问题;
10.积极参与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岐黄志愿者协会“走进腾冲——关爱滇缅抗战老兵”实践团获优秀实践团;
11.修改岐黄志愿者协会SOP;製作岐黄志愿者宣传册。
2016
1.荣获“北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示範站”称号;
2.承接并开展北京市市级“青春聚爱,志愿良乡”——传播中医药文化,志愿服务在良乡项目。本项目共23支志愿者团队,485名志愿者,深入16个志愿服务地,开展100余期志愿服务,受益人群达7000余人;
3.统筹本校校庆60周年志愿者工作;
4.参与“中国圆计画”社会公益项目,并荣获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颁发的“圆计画活动卓越组织奖”;
5.参与新青年学堂项目,并荣获团市委颁发的“新青年学堂项目优秀志愿团体奖”;
6.承接2016北京国际农展会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展会唯一高校志愿组织,这是我校本学期首次承接的市级志愿服务项目;
7.举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志愿文化月活动,以“创新、创益、创想”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