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SN/T 1366-2004)》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準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準主要起草人:王寿民、郑雪明、王振忠、鞠洪绶。本标準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準。
基本介绍
- 书名: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
-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出版日期:2004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155066215830
- 外文名:Methods For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Of Grape Phylloxera Viteus Vitifolii(Fitch)
- 出版社:中国标準出版社
- 页数:2页
- 开本:16
内容简介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SN/T 1366-2004)》由中国标準出版社出版。
文摘
着作权页:
4仪器、用具及试剂
4.1体视解剖镜、生物显微镜。
4.2手持放大镜、小镊子、解剖针、毛笔、剪刀、小玻瓶、指形管、标籤纸、橡皮塞、脱脂棉、载玻片、盖玻片。
4.375%乙醇,用于蚜虫的採集及保存。
4.45%氢氧化钾、so%乙醇、95%乙醇、蒸馏水、品红、无水乙醇和二甲苯混合液(1:1)、丁香油、中性树胶,用于玻片标本的製作。
5现场检疫
5.1检查
5.1.1检查葡萄根部(尤其鬚根),有无被害后形成的菱形(或鸟头状)根瘤,侧根和大根处有无关节形肿瘤。
5.1.2检查叶片上有无虫瘿。
5.1.3检查运输工具、包装物及四周区域。
5.2将获得的各虫态蚜虫放入盛有75%乙醇的小玻瓶或指形管中保存,在实验室根据鉴别特徵进行结果判定。
6室内鉴定
6.1将现场检疫所得的乙醇浸泡标本,换上棉花塞,放在开水杯中水浴一次至两次,凉后换橡皮塞保存。用体视解剖镜观察各虫态浸液标本的形态特徵。
6.2玻片製作
6.2.1用“0”号昆虫针在蚜虫腹部刺穿一孔至二孔,在5%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3min~10min,清除蚜虫腹内残余内容物,用蒸馏水清洗一次至二次后,依次用50%乙醇(5min)、70%乙醇(5min)、95%乙醇(2min)脱水,然后用1%的(以95%乙醇作为溶剂)品红溶液染色,再用95%乙醇清洗多余的颜色,移入无水乙醇和二甲苯混合液(1:1)中,用小毛笔除去污物。
6.2.2在载玻片上滴数滴丁香油,放入标本,整姿,用吸水纸吸乾丁香油,滴入中性树胶数滴,盖好盖玻片,置入40℃~50℃恆温箱内烘烤二至三天。
6.3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的形态特徵。
4仪器、用具及试剂
4.1体视解剖镜、生物显微镜。
4.2手持放大镜、小镊子、解剖针、毛笔、剪刀、小玻瓶、指形管、标籤纸、橡皮塞、脱脂棉、载玻片、盖玻片。
4.375%乙醇,用于蚜虫的採集及保存。
4.45%氢氧化钾、so%乙醇、95%乙醇、蒸馏水、品红、无水乙醇和二甲苯混合液(1:1)、丁香油、中性树胶,用于玻片标本的製作。
5现场检疫
5.1检查
5.1.1检查葡萄根部(尤其鬚根),有无被害后形成的菱形(或鸟头状)根瘤,侧根和大根处有无关节形肿瘤。
5.1.2检查叶片上有无虫瘿。
5.1.3检查运输工具、包装物及四周区域。
5.2将获得的各虫态蚜虫放入盛有75%乙醇的小玻瓶或指形管中保存,在实验室根据鉴别特徵进行结果判定。
6室内鉴定
6.1将现场检疫所得的乙醇浸泡标本,换上棉花塞,放在开水杯中水浴一次至两次,凉后换橡皮塞保存。用体视解剖镜观察各虫态浸液标本的形态特徵。
6.2玻片製作
6.2.1用“0”号昆虫针在蚜虫腹部刺穿一孔至二孔,在5%氢氧化钾溶液水浴加热3min~10min,清除蚜虫腹内残余内容物,用蒸馏水清洗一次至二次后,依次用50%乙醇(5min)、70%乙醇(5min)、95%乙醇(2min)脱水,然后用1%的(以95%乙醇作为溶剂)品红溶液染色,再用95%乙醇清洗多余的颜色,移入无水乙醇和二甲苯混合液(1:1)中,用小毛笔除去污物。
6.2.2在载玻片上滴数滴丁香油,放入标本,整姿,用吸水纸吸乾丁香油,滴入中性树胶数滴,盖好盖玻片,置入40℃~50℃恆温箱内烘烤二至三天。
6.3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的形态特徵。
编辑推荐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SN/T 1366-2004)》由中国标準出版社出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