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人民法院
始建于1950年5月20日,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教育西路52-53号,占地面积40亩,现有25个职能部门,在编干警209名,下辖人民法庭7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宜兴市人民法院
- 区位:江苏省宜兴市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教育西路52-53号
- 成立时间:1950-05-20
- 全院人数:209人
- 院长姓名:刘勇
法院简介
宜兴市人民法院位于宜兴市宜城街道城南河南岸、岳堤桥西侧,宜兴市人民法院始建于1950年5月20日,前身为原宜兴县人民政府司法科,1974年1月1日恢复建院。2001年6月,先后成立中共宜兴市人民法院党委和中共宜兴市人民法院纪委。现有编制209个,在职干警196名,中共党员178人,大学本科学历171人,法律硕士28人。内设25个职能部门,其中庭、室、科、处、队16个,人民法庭7个。
机构设定
宜兴法院现设有政治处、纪检监察室、办公室、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诉讼服务中心、刑事审判庭、少年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民事审判第四庭、简易案件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内设综合科、执行裁决科、执行实施科)、司法鉴定办公室、行政装备科、司法警察大队(直属机构)、丁蜀、和桥、张渚、官林、周铁、徐舍、开发区七个人民法庭(派出机构),总计25个部门。
法院建设
宜兴法院以“崇法、尚德、清廉、务实”立院,近年来,每年收案数量均在2万件以上。在经济成长减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宜兴法院切实保护金融生态,全力助推转型发展。于2013年8月在无锡地区率先成立金融、破产专业法庭,强化力量配备,建立健全排查预警、应急处理和风险管控机制,切实推行专业化审理,加快对倒闭企业的破产清算和执行清偿。在国内首次发出保护紫砂智慧财产权的司法建议,建议紫砂行业协会建成“宜兴紫砂名家名作信息平台”,打造名人名作的专利和商标资料库,构建了紫砂智慧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为地方特色产业的高效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深入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专项行动,在市区商圈集中公布执行“老赖”名单,接连推出限制“老赖”出境、限制高消费禁令、移送公安刑事侦查等雷霆般的手段,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营造诚信的司法社会环境。
所获荣誉
多年来,该院坚持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受到上级法院、地方党委、人大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好评。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江苏省人民满意法院、优秀法院、文明法院,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和集体一等功。法院主要庭室都先后获得省以上先进荣誉,官林法庭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记集体一等功,并被评为“全省最佳法庭”。2008年2月,该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範法院”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宜兴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