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图书(第三版))
《国际法》(第三版)是一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书籍,由邵津主编,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
基本介绍
- 书名:国际法
- 作者:沼津
- ISBN:978-7-301-14576-0
- 页数:549页
- 定价:46.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2-1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际法的教材,全面、系统地对国际法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本次新版又对近年来新出现的国际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第一章导论着重论述国际法的概念、发展、主体、渊源、效力根据、与国内法的关係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二、三、四章主要讨论国际法上的国家、居民及领土法律制度。
第五、六、七、八章分别介绍、论述国际海洋法、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和国际环境法。
第九章论述联合国和区域组织。
第十章全面论述外交和领事豁免及国际组织的豁免。
第十一章介绍和阐述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其中重点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论述人权的国际保护。
第十三章研究条约法。
第十四章阐述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责任的免除和承担责任的方式。
第十五章论述国际争端和平解决的方法、制度。
第十六章论述集体安全保障制度。
第十七章介绍和论述军备控制与裁军问题。
第十八章论述武装冲突法,内容包括国际人道主义法、战争罪行、前南国际法庭和卢安达国际法庭,以及新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法内容丰富、複杂,本教材提供基本知识,阐明基本理论,篇幅保持在一定範围。每章之后列有参考书目,试图为有志进一步学习者提供方便。本书对外语专业、新闻专业和国际关係专业的师生,外交、外事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者,也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
第二节国际法的发展
第三节国际法的主体
第四节国际法的渊源
第五节国际法的编纂
第六节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与学派
第七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係
第八节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第一节国家概说
第二节国家、政府及其他实体的承认
第三节国家的继承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一节国籍
第二节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难民及其法律地位
第四章国家领土
第一节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第二节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
第四节国家的边界和边境
第五节中国的领土和边界
第六节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第五章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国际海洋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及编纂
第二节内水、领海、毗连区
第三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
第四节专属经济区、大陆架
第五节公海
第六节国际海底区域
第六章国际航空法
第一节航空法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国际航空运输
第五节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六节国际航空安全的法律保护
第七章外层空间法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
第三节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空间技术及其套用的原则
第四节外层空间法的新领域和新发展
第五节中国的航天政策和空间立法
第八章国际环境法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概述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国与国际环境法律实践
第九章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一节国际组织概述
第二节联合国
第三节联合国专门机构
第四节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十章外交和领事豁免、国际组织的豁免
第一节外交特权和豁免
第二节领事特权和豁免
第三节联合国和各专门机构的特权和豁免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法律制度
第一节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三节世界银行集团
第四节世界贸易组织
第十二章人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人权的分类及其基本内容
第三节普遍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第四节区域性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第五节中国在人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和实践
第十三章条约法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条约的缔结与生效
第三节条约的遵守、适用及解释
第四节条约的修改、终止、停止执行与无效
第十四章国家责任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国家责任的免除
第四节国家责任的形式
第五节国际罪行问题与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
第六节程式规则
第十五章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确立及其意义
第三节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
第四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第五节联合国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六节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七节其他国际组织或国际公约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八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十六章集体安全保障制度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体制
第三节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第四节当代集体安全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十七章军备控制与裁军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内容
第四节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
第十八章武装冲突法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武装冲突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第四节武装冲突中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五节中立
第六节惩治战争罪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
参考书目
第一版后记
再版说明
第三版后记
作者简介
邵津
邵津教授

1948法学学士英士大学法学院法律系
1983年8月—1984年8月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国际法研究会会长。其代表性着作有:统编教材《国际法》(合着,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及1995年版)、《中国法学四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国际公法学部分)、“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等系列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其代表性论文有:《关于外国军舰无害通过领海的一般国际法规则》(《中国国际法年刊》1989年,此文英文本题为《外国军舰无害通过领海问题: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以后》)、《中国与人权——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四十周年》(《中国建设》1989年第1期)、《日内瓦人道主义四公约的解释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国际人道主义法论文集》(葡文版),澳门红十字会1997年版1。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图书(第三版))